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帝內經》中的養生智慧

《黃帝內經》中的養生智慧

《黃帝內經》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被稱為「醫之始祖」,其主張的養生、攝生、益壽、延年,正符合了現代社會的人們的需求。了解其中的養生智慧將會使您受益匪淺。

1. 余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釋文:我已經知道許多疾病的發生,都是和氣的變化有關。大怒使氣向上逆行,大喜使氣渙散,大悲使氣消損,大恐使氣下沉,受驚使氣紊亂耗損,思慮過度使氣鬱結。

2、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

釋文:意志調和,就會精神集中、思維敏捷,魂魄正常活動而不散亂,沒有懊悔、憤怒等過度的情緒刺激,五髒的功能正常而免受邪氣的侵襲。

3、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

釋文:心是五臟六腑的主宰,所以,悲傷、哀怨、愁苦、憂傷的情緒會牽動心神,心神不安就會使五臟六腑都受影響。

4. 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

釋文:所以明智之人的養生方法,必定是順應四季的時令,以適應氣候的寒暑變化;不過於喜怒,並能良好地適應周圍的環境;節制陰陽的偏勝偏衰,並調和剛柔,使之相濟。像這樣,就能使病邪無從侵襲,從而延長生命,不易衰老。

5. 喜則氣和志達,榮衛通利,故氣緩矣。

釋文:人的心情高興時,營衛之氣運行通暢,但過度喜悅可以使心氣渙散,所以說喜則氣緩。

6. 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蹺盛,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矣。

釋文:衛氣在白天行於陽分,人處於清醒狀態,夜間衛氣入於陰分,人就能入睡。如果衛氣不能入於陰分,而經常停留在陽分,就會使衛氣在人體的陽分處於盛滿狀態。相應的陽蹺脈就偏盛,衛氣不能入於陰分,就會形成陰氣虛,陰虛不能斂陽,所以就不能安睡。

7. 人生十歲,五臟始定,血氣已通,其氣在下,故好走。

釋文:人生長到十歲的時候,五髒髮育到一定的健全程度,血氣的運行完全均勻,人體生長發育的根源是腎臟的精氣,精氣從下部而上行,所以喜愛跑動。

8.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釋文:人體臟腑的功能各不相同,它們之間的關係,如果拿一個君主制的朝廷君臣職能做比喻的話,那麼心臟就好像地位最高的「君主」,它具有主導和統率全身各臟腑功能活動,並且使它們相互協調,人們的聰明智慧,都是從心臟產生出來的。

9. 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於面而走空竅。其精陽氣上走於目而為睛。其彆氣走於耳而為聽。彆氣者,心主之氣也。

釋文:周身的十二經脈以及與之相通的三百六十五絡脈,其所有的血氣都是上達於頭面部而分別入於各個孔竅之中的。其陽氣的精微上注於眼目,而使眼能夠看見東西;其旁行的經氣從兩側上注於耳,而使耳能夠聽。

10. 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

釋文:邪氣侵犯人體而產生病變,有的先發生在陰經而後才影響到陽經,有的則先發生在陽經而後才影響到陰經。先發生在陽經的病變,多數是由於遭受了風雨寒暑等外邪的侵襲而引起的;先發生於陰經的病變,則多數是由於飲食失調,生活起居沒有規律,*過度以及情緒波動劇烈等內因所導致的。

11. 夫心藏神,肺藏氣,肝藏血,脾藏肉,腎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內連骨髓,而成身形五臟。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

釋文:心臟蘊藏著人體的神,肺臟蘊藏著人體的氣,肝臟蘊藏著人體的血,脾臟蘊藏著人體的肉(形),腎臟蘊藏著人體的志。五臟各有不同的分工,而形成了有機的人體。

但人體只有精神暢快,氣血才能流通正常,並與內部的骨髓相聯繫,才能使五臟和全身的功能正常協調,從而形成一個身心平衡的健康人體。

五臟是人體的中心,五臟與身體各部分之間以及五臟之間的聯繫,都是由經脈運行氣血,使身體各部分之間發生聯繫,協調全身的功能。如果氣血的運行發生障礙,各種各樣的疾病就要產生了。

所以,必須保持經脈的暢通無阻。

12. 故人卧血歸於肝。肝受血而能視,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攝。

釋文:人在睡覺的時候,對血液的需要量減少,因而就有部分血液貯藏到肝臟;而當人體從事各種活動時,血液便又及時地運行到所需部位。所以眼睛得到血的營養,才能看見東西;腳得到血的營養,才能走路;手掌得到血的營養,才能握住東西;手指得到血的營養,才能靈巧使用。

13. 五臟各以其時受病,非其時各傳以與之。人與天地相參,故五臟各以治時。感於寒則受病,微則為咳,甚者為泄為痛。乘秋則肺先受邪,乘春則肝先受之。

釋文:至於五髒的咳嗽,是由於五臟各自在所主管的季節受邪氣侵襲,發病而產生咳嗽。

因此,如果不是在肺臟所主管的秋季發生咳嗽,則是其他臟腑受邪氣侵襲而轉移到肺,引起咳嗽。

人體與自然界息息相關,人體的五臟和季節有一定的對應關係。所以,五臟在各自主管的季節中受寒邪侵襲,就會產生疾病。輕的容易造成咳嗽,重的會造成腹瀉和腹痛。

一般在秋天肺臟先受邪氣侵襲而引起咳嗽;在春天肝臟先受邪氣侵襲,然後再影響到肺,產生咳嗽。

14. 怵惕思慮則傷神,神傷則恐懼,**而不止。悲哀動中者,竭絕而失生;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愁憂者,氣閉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懼者,神盪而不收。

釋文:所以怵懼、驚惕、思考、焦慮太過,就會損傷神氣。神氣被傷,就會經常出現恐懼的情緒,並使五髒的精氣流散不止。

因悲哀過度而傷及內髒的,就會使人神氣衰竭消亡而喪失生命;

喜樂過度的,神所就會消耗渙散而不得藏蓄。

憂愁過度的,就會使上焦的氣機閉塞而不得暢行;

大怒的,就會使神氣迷亂惶惑而不能正常運行;

恐懼過度的,就會使神氣流蕩耗散而不能收斂。

15. 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淡之能,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聖人之治身也。

釋文:所以明達事理的人,懂得調和陰陽的重要性,不做對養生不利的事,而能順乎自然,以安閑清靜為最大快樂,使自己的精神意志始終保持無憂無慮的境界,因而可以長壽。這就是聰明人的養生方法。

-----

-----

《黃帝內經》,中醫的圭皋,被歷代醫家奉為經典,可是能從《內經》之中參悟明白精髓的卻沒有幾個。

這些年由於大家對健康的需求,很多人都在講《內經》,可是看完聽完了,用上的不多,反而更糊塗。

一本無價的經典, 一本天人合一的奇書,到底離我們有多遠?老祖宗的智慧真就成了極少數人的遺產了嗎?

學以致用,一個非常簡單的邏輯,可是由於封建文化的影響,被我們錯誤地解讀了兩千多年。

撥亂反正,重啟經典的致用門戶,需要新思維與老實踐的結合。劉明素老師錄製了『黃帝內經20講』音頻專輯, 為大家揭開這部奇書的神秘面紗。

劉明素老師查閱中醫典籍

劉明素,醒筋道創始人,濟南素和堂創辦人。

劉明素老師出身書香門第、中醫世家,追隨禮父研習中國傳統醫學,首重經典,躬行實踐。致力於將醫學與武學相融貫。

20講,講透《黃帝內經》,說起來就夠玄的。劉老師認為,從致用的角度來說,其實已經綽綽有餘。二十講的課程都有什麼呢?

在講解過程中,劉老師力求深入淺出,把精深的中醫思想用平易的日常語言表達出來;同時躬行實踐,注重將經典和現實生活有機結合。

點擊試聽

看看聽過的人怎麼說:

看來,有了劉明素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黃帝內經》不再是普通人眼裡只有醫生才能看懂的書啊。

學習中醫養生,不只是為了自己受益,還能福及自己的父母、配偶和孩子。

『黃帝內經20講』開始,領悟中醫養生智慧,為自己和家人構築健康生活。

· 億課精品課程推薦 ·

20堂課

領悟中醫養生智慧

購買須知:

本課程為音頻課程,購買後即可永久收聽該課程。

本課程為虛擬內容服務,購買成功後概不退款,請您理解。

爆款好課推薦

點擊文字 了解課程詳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世界 的精彩文章:

2018僅剩30天,請不要浪費!
外國網友:中國古代只有「四大發明」不值得驕傲?

TAG:詩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