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補齊大眾文化中的勞動缺失

補齊大眾文化中的勞動缺失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勞動對人類自身和社會的價值,在全國教育大會上首次將勞動教育放到全面發展教育理念中。

在以往生活、文學和大眾文化的記憶中,勞動者形象有著清晰的符號。1963年焦裕祿考察泡桐的形象,1964年《中國畫報》封面上王進喜手握鑽機手柄眺望遠方的形象,1987年版50元人民幣上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的形象等經傳媒生成,已成為經典勞動文化符號。1980年代的知青文學、改革文學則在更深層次上反思著勞動和生產。1990年代以來,大眾文化中勞動和勞動者的感性符號逐漸多元化、模糊化,勞動者的故事由生產中心向生活和社會中心轉移,如《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從小說到影視劇的過程。新世紀以來,勞動逐漸背景化,跨越12年的電視劇《鄉村愛情》(2006—2018)逐漸不見了勞動影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2017)作為三條線索之一的工人,其承擔敘事衝突的功能也不是生產性的而是社會性的。

近年來,大眾文化中勞動和勞動者的形象由「清晰塑造」轉向「模糊不清」,筆者認為主要有四個原因:一是隨著後工業社會的到來,生產實踐由物質勞動向非物質勞動轉型,衝擊物質勞動形象在感覺世界中的霸權位置。在後福特和後工業時期,非物質勞動(比如智力勞動、情感勞動、關係勞動和語言勞動)日益成為價值創造的中心元素。但由於非物質勞動空間和時間的分散性,傳統勞動敘事的美學經驗遭遇了挑戰。儘管政治經濟傳播學領域對非物質勞動的研究已經非常深入,但對非物質勞動如何進入勞動影像敘事的思考仍然是單薄的,「勞動符號」正在逐漸虛無化,被上班、管理、議事等「工作符號」所替代。

二是非物質勞動帶來的經濟轉型對社會生活造成了新的衝擊,轉崗和再就業等現實問題為新寫實主義提供了美學前提。三是大眾文化文本的娛樂性與勞動的辛苦性文化記憶是相衝突的。大眾文化的功能側重於休閑娛樂,勞動符號要麼因與受眾的休閑娛樂需求相矛盾而缺席,要麼則成為娛樂化符號的一部分而被消費。四是在消費社會中,大眾文化更多展現的是消費場景,勞動則處於商品生產、流通和消費環節的生產前端,而大眾文化受制於消費意識形態生產,因此勞動難以成為其前台景觀,「生產符號」逐漸讓位於「生活符號」。

無論人類的勞動形式如何變遷,就勞動的傳播符號而言,創造和創造的辛苦應當是永恆的所指。在傳統的農業和工業化社會中,物質勞動的能指形式守護著創造性和辛苦性的本源意義,並以話語實踐方式引導著人們尊重勞動、堅守勞動,克服人性好逸惡勞的弱點。但在由工業化向後工業化過渡的社會轉型中,消費主義和娛樂主義的感性文化使勞動的能指不斷懸空,勞動所蘊含的辛苦意味被淡化,文化主體在拉康所謂的象徵階段建構中將缺少有關「勞動」的質詢。勞動是人的本質力量對象化的活動,而如果這種對象化活動沒有在文化影像中被虛化,文化主體的鏡像階段必然也缺少認同的對象。勞動作為一種話語實踐,本源意義上的能指和所指均正在不斷被大眾文化的消費主義抽空。

從涵化理論來看,大眾文化景觀中勞動和勞動者形象的模糊化被消費化會強化現實生活中輕視物質勞動的傾向。由於後工業化社會對腦力勞動的倚重,文化慣性對體力勞動的輕視,獨生子女的家庭結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娛樂文化的泛濫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現實社會中淡化體力勞動的傾向日益加劇。儘管非物質勞動成為後工業社會的重要生產形式,但物質勞動在長期範圍內並不會消逝。就中國而言,目前在一、二、三產業中從事物質勞動的人口仍佔主要比例。如果視覺文化中由於諸多因素造成朗西埃所謂「感性分配」的不合理,則會構成對作為重要社會歷史主體的物質勞動者的遮蔽,乃至帶來社會文化的區隔、歧視和結構性對立。實際上,社會愈進步,體腦勞動愈不可分,體力勞動的意義愈變得可貴。中國文化素以勤勞為價值,勞動文化對於14億人「社會學習」意義重大。大眾文化有必要「講好勞動的故事」,況且,勞動又是中國大眾文化活動主體性的本源。

2009年,服務建築工人群體的小報《大工地》創刊,引發媒體的關注;央視春晚為農民長設一席之地,借小品喊出「勞動人民是最美的!」「農民春晚」「農民工春晚」漸成現象,電視劇《最美的青春》和打工詩人紀錄片《我的詩篇》讓勞動成為視覺景觀……上述事例足以顯現大眾文化重視勞動的文脈未斷和對勞動精神的呼籲。但相較於鋪天蓋地的娛樂化造星運動,勞動者的形象塑造在數量及質量上未免有一傅眾咻之感。後工業文化對有機社區的浪漫想像完全不同,對勞動感性形象的建構,一方面要在物質勞動中尋找象徵資源,在人類的經驗中,物質勞動對於勞動的符號意義已經被文化綁定,只有「擼起袖子」才能象徵「加油干」;另一方面,要在非物質勞動的社會歷史真實中建構,建構的關鍵是回到勞動的創造性和辛苦性相統一的本源意義。

勞動是人類的本質活動,傳播本於勞動,目前「勞動傳播」還未如「健康傳播」等成為一種知識領域和範式,傳播政治經濟學尚只關注傳播行為本身的勞動屬性等問題。就傳播與勞動深層聯繫及大眾文化導向而言,筆者認為應「回歸勞動」。

(作者單位:吉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中國教育報》2019年01月07日第5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視像中國年會探討創新
2018年度校長周刊排行榜(TOP5)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