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矮星被稱為「失敗的恆星」,質量介於恆星和行星之間的一種存在
赫羅圖是由丹麥天文學家赫茨普龍和美國天文學家羅素,在1911年和1913年各自獨立提出的,這張圖研究恆星演化的重要工具。赫羅圖是反映恆星的光譜類型與光度之間的關係圖,其縱坐標是光度與絕對星等,而橫坐標是光譜類型和恆星表面溫度。從恆星在赫羅圖中的分布來看,我們發現恆星不是均勻分布的,而是在某些區域集中分布的。
恆星和行星之間的褐矮星
恆星之間的光度差別很大,光度是指恆星每秒鐘輻射出的總能量,科學家把光度大的恆星稱為「巨星」,光度比巨星還要強的稱為「超巨星」,光度較小的稱為「矮星」。在赫羅圖中位於主序星行列的恆星基本都是屬於矮星,其中光譜型為O、B、A的矮星為藍矮星,如天狼星就是屬於藍矮星;光譜型為F、G的矮星稱為黃矮星,比如太陽就是屬於黃矮星。而白矮星通常是指像太陽一樣的恆星最終的遺骸,具有低光度、高密度、高溫度的恆星。
赫羅圖
還有一種矮星叫「褐矮星」,也可以叫做「棕矮星」,褐矮星是一種比較特殊的存在,褐矮星的質量介於恆星和行星之間。我們都知道恆星之所以能夠發光發熱,主要是源於恆星內部的核聚變反應,而要使恆星產生核聚變反應,起碼要達到0.08倍太陽質量,這是成為恆星的最小質量要求。
太陽系八大行星和太陽
褐矮星的質量沒有達到0.08倍太陽質量,所以它不可能成為一顆正常的恆星,但是其質量依舊遠遠大於我們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通常褐矮星的質量為木星的20至70倍。由於褐矮星沒有獲取足夠的質量而形成恆星,所以褐矮星被稱為「失敗的恆星」,是一種介於恆星和行星之間的特殊存在。
恆星生命周期
由於褐矮星內部沒有核聚變反應,所以褐矮星的表面溫度不會超過3000℃,也就是說褐矮星看起來非常的暗,它們「又冷又小」,很難被人類觀測和發現,所以直到1995年人類才發現確認了褐矮星的存在。距離地球1200光年,位於獵戶星座的兩顆褐矮星雙星系統,人類通過了12年的研究,進行了超過600個夜晚的觀察和超過1600次的測量才最終確認。
褐矮星2m1207和gpcc
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距離地球最近的褐矮星是位於南半球星空中的印第安座,其中印第安座ε星距離地球11.83光年,是一顆主序星,質量大約是太陽的75%。天文學家在2003年發現,印第安座ε星有一對伴星屬於褐矮星,它們的質量大約為木星的40至60倍,距離地球大約12光年。褐矮星會怎樣繼續它的演化歷程呢?難道會一直處在恆星和行星之間,顯得那麼不倫不類。
褐矮星
※農曆二十四節氣之大雪:北風卷地白草折,至此時而雪盛也
※天狼星:是夜空中最亮的一顆恆星,一直是人類重要的「星空燈塔」
TAG:地理沙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