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顧盼多姿,逸趣橫生——楷書創作管見

顧盼多姿,逸趣橫生——楷書創作管見

顧盼多姿,逸趣橫生——楷書創作管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曹恩東老師

顧盼多姿,逸趣橫生

——楷書創作管見

曹恩東

顧盼多姿,逸趣橫生——楷書創作管見

一、楷書概念闡釋

楷書,楷即:楷模,從廣義上來說凡具一定法度規矩的書體皆可稱「楷書」。唐.劉熙載《書概》曰:「楷無定名,不獨正書當之」。篆、隸、行、草諸體中具經典者,都可視作楷模。但狹義上楷書指:在漢隸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字體,又稱「真書」、「正書」,從歷史看它萌於漢末,盛於魏晉南北朝,繁於隋唐,余脈元明清。由於其自身特點:筆畫嚴謹,體型方正,分布得當,規範易識,一直處於實用下的主導地位,沿用至今。

顧盼多姿,逸趣橫生——楷書創作管見

二、楷書的生存環境

任何藝術的存在和發展都是自身的需要和時代的產物,並被烙上時代的印記。縱觀中國書法藝術,尤其是楷書的存在,無不源於先民深厚的文化積累,無不跟儒、道、釋結緣下的自我關照,無不被視為實用性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但當歷史的車輪駛入二十一世紀,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隨著時代的變遷,書法賴以生存的文化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舊文化的此消彼長、東西藝術觀點的百年碰撞、尤其是近十年來,隨著印刷技術的提高,電腦的普及,使得楷書這一「二重性」下的書體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戰。可以說它完成了它的實用性使命,已退出歷史的舞台,這一現象的出現既喜又憂,喜的是它擺脫了實用性的桎梏,進入到本體論的純藝術創作追求;憂的是它的存在與時代不合拍,對它的認識被時代誤讀,它的創作被書家漠視。以上是對楷書存在文化環境的簡單分析比較,可知差異顯而易見。那麼我們如何面對當今楷書的發展與創作?

顧盼多姿,逸趣橫生——楷書創作管見

三、楷書的發展與創新

面對楷書在當代文化語境下的生存,它的發展與創新毫無疑問應該是大力高揚它的藝術性。措施:一是要在認識上避免三大誤區:過分強調楷書的基礎(學楷是學它體必備條件),而忽略它的獨立藝術性;過分誇大楷書的功能(楷書只要寫快便是行草書),而誤讀它的本體語言性;過分強調楷書的規範(楷書是在遵循「永」字八法前提下的嚴格完成),而忽略它的獨特抒情性。二是在創作上,要繼承傳統又不局限傳統,大力加強語言表達的多樣、技術表現的豐富、風格追求的多元。這樣才能給歷史以記憶,給時代增光添彩,給自己的楷書創作以價值。因此在楷書創作上我有一觀點:不要以楷養楷,而是以他體補楷。「伯英不真,而點畫狼藉;元常不草,而使轉縱橫」。具體來看用筆上,可用行草筆意改造早已成「規矩」的筆法,使其筆法輕鬆、自然、豐富。結體上,可將某些篆隸結體改造後在創作中運用,增加古意和陌生感;將某些高度約定俗成行草結體引進來,增加輕鬆感和跳蕩性;甚至在楷書大字創作中,可將行草墨法借鑒應用,以豐富墨韻及書寫性。章法上,為了通篇氣勢的連貫,不僅要著眼於用筆的表現、結構的經營和單字的意趣,更要以行草式的追求著眼於字與字之間,行與行之間,整段與整段之間的氣脈暢達。整幅作品才能和諧統一。總之,楷書創作結構是靈魂,用筆是精髓,章法是體現。但必須強化書寫性和抒情性。寫出來的字,再不能「正襟危坐,如對至尊」,總是像科舉時代要求的那樣去表現烏、方、光,而是要「顧盼多姿,逸趣橫生」,成為自我內心觀照下「寫心」「寫意」的、有新意味的「藝術性」的楷書形式。

(此文為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二屆楷書邀請展研討會發言稿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攸金群:《張遷碑》白話譯文
反對「裸體藝術」:土耳其藝術家如何克服文化阻力?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