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一邊倒的戰事,卻因為趙雲的出現,勝負天平出現逆轉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七回,發生在袁紹與公孫瓚之間爆發的磐河之戰當中,相關人物分別為公孫瓚、文丑和趙雲。原文如下:
文丑急捻槍來刺。忽見草坡左側轉出個少年將軍,飛馬挺槍,直取文丑,公孫瓚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瓚部下救軍到,文丑撥回馬去了。那少年也不追趕。瓚忙下土坡,問那少年姓名。那少年欠身答曰:「某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趙,名雲,字子龍。本袁紹轄下之人。因見紹無忠君救民之心,故特棄彼而投麾下,不期於此處相見。」瓚大喜,遂同歸寨,整頓甲兵。
次日……只聽得山背後喊聲大起,閃出一彪人馬,為首三員大將,乃是劉玄德、關雲長、張翼德。因在平原探知公孫瓚與袁紹相爭,特來助戰。當下三匹馬,三般兵器,飛奔前來,直取袁紹。紹驚得魂飛天外,手中寶刀墜於馬下,忙撥馬而逃,眾人死救過橋。公孫瓚亦收軍歸寨。玄德、關、張動問畢,瓚曰:「若非玄德遠來救我,幾乎狼狽。」教與趙雲相見。玄德甚相敬愛,便有不舍之心。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袁紹與公孫瓚在磐河一帶爆發激戰。公孫瓚被袁紹大將文丑追殺,性命堪憂。此時,趙雲挺身而出,與問候大戰五六十個回合,終於救了公孫瓚的性命。次日,麹義擊敗公孫瓚的白馬義從,再度追殺公孫瓚,又是趙雲及時出現,刺死了麹義。此後,趙雲又與劉備、關羽、張飛等人一起大敗袁紹,終於取得了磐河之戰的勝利。
本文要介紹的三國成語,是趙雲出場時的英姿,叫做「威風凜凜」, 意為聲勢或氣派使人敬畏、恐懼。這也是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所首創的一句成語。
小說中描述的袁紹與公孫瓚之間爆發的這場戰事,在歷史上的確發生過,不過不叫磐河之戰,而是叫做界橋之戰。《三國志?公孫瓚傳》載:「紹軍廣川,令將曲義先登與瓚戰,生禽綱。」這裡指的就是界橋之戰。而在《三國志?袁紹傳》注引《英雄記》中,有關這場戰事的記載則更為詳細。該書稱:「紹自往征瓚,合戰於界橋南二十里……紹令麴義以八百兵為先登,強弩千張夾承之,紹自以步兵數萬結陳於後。義久在涼州,曉習羌斗,兵皆驍銳。瓚見其兵少,便放騎欲陵蹈之。義兵皆伏楯下不動,未至數十步,乃同時俱起,揚塵大叫,直前衝突,強弩雷發,所中必倒,臨陳斬瓚所署冀州刺史嚴綱甲首千餘級。瓚軍敗績,步騎奔走,不復還營。義追至界橋;瓚殿兵還戰橋上,義復破之,遂到瓚營,拔其牙門,營中餘眾皆復散走。」
從當時的歷史大背景來看,界橋之戰是袁紹與公孫瓚之間為了爭奪中原霸主地位而進行一場大決戰。在這場戰鬥中,袁紹部將麹義以八百步兵成功擊潰公孫瓚的精銳——白馬義從,從而取得了戰事的勝利,袁紹也因此取得了中原霸主地位。至於小說中提到的趙雲擊敗文丑,僅僅是小說家言,並非歷史的真實。按照《三國志?趙雲傳》的說法,此時趙雲的確委身公孫瓚,但並未參加界橋之戰,更無擊敗文丑並扭轉戰局之事。
既然界橋之戰是以袁紹的勝利而告終,小說家為何又要改變戰事的結果呢?其實理由非常簡單,完全是因為趙雲。為了讓趙雲出場時有一個閃光點,作者這才不惜改變戰事的結局,讓原本袁紹的一場決定性勝利變成了一場慘敗。當然,站在文藝作品的角度,這樣的改動也無可厚非。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此人被稱為無能之輩,沒栽在諸葛亮手裡,卻被自己的妻子陷害
※三國謀士系列之二六一:張松被曹操激怒,與自己的長相毫無關係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