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耳式的頭戴藍牙降噪耳機:Nuraphone 體驗
一般在發燒圈耳機有兩種選擇——入耳式和頭戴式,入耳式有著優秀的隔音和輕巧的身材,而頭戴式的有著出色的音質和更寬廣的聲場,那麼有沒有能將兩者結合的呢?Nuraphone就是這樣一款入耳式的頭戴藍牙降噪耳機。對,你沒聽錯,這款耳機既有入耳式的結構又有頭戴式的包裹。
外觀上,Nuraphone和普通的頭戴式耳機並無差別。金屬的支架搭配柔軟硅膠材質不管是看上去還是摸上去都十分舒適。然而耳罩內部卻另有乾坤,Nuraphone在耳罩的內部加入了一個入耳式的結構,這就讓它化身一個即擁有耳罩又擁有入耳式結構的耳機。
這種結構的感覺很奇怪,因為從來沒有一家耳機廠商會這麼做。我對這個「邪惡」的入耳式的結構有股異樣的感覺,不管是看起來還是摸起來。畢竟耳罩式的結構就意味著我要尋求一定的舒適性,所以我對這個入耳式的結構的舒適性一直存疑。
然而戴上去的感覺卻要比我預想中舒適很多,Nuraphone的入耳式結構和我們平時所佩戴的入耳式耳機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在短時間佩戴過程中你幾乎感受不到這個入耳式結構的存在,我覺得應該把這個歸功於Nuraphone上類膚質的硅膠材質。這種硅膠摸上去就是那種很高檔很柔軟的材質,有種嬰兒皮膚的觸感。
為什麼要把一款耳機做成頭戴和入耳的呢?我們都知道耳罩的結構可以讓音樂的聲場更廣,而入耳式的由於更接近耳膜所以並不需要很大的音量就可以帶來更多的細節。還有一點就是分工不同,Nuraphone耳機的低頻由耳罩部分輸出,中高頻可以交給耳塞部分,這樣三頻之間的干擾就會更少,理論上這會讓Nuraphone的三頻表現更好。
Nuraphone真正主打的是nurasound,它可以根據每個人的聽覺特徵建立個人聽覺檔案,定製專屬你的聲音曲線。Nura的CEO Slater稱:「和主觀聽力測試不一樣,我們的自動診斷技術能夠在沒有噪音和認知過程影響的情況下,繪製用戶的聽覺曲線,從而打造真正個性化的音樂體驗。」
聽起來很黑科技,我們來聊一聊背後的技術。我們都知道耳朵是接收外界聲音感知世界的器官,但如果有人告訴你耳朵也能發出聲音,你相信嗎?這也是Nuraphone個性化聲音定製的原理「耳聲發射」——這是近二十年來聽覺生理學和聽力學界最重要的發現之一。
什麼是耳聲發射(OAE)?現代醫學已經發現耳聲發射是一種產生於耳蝸,經聽骨鏈及鼓膜傳導釋放到外耳道的音頻能量。而耳聲發射又分為自發性耳聲發射(SOAE)和誘發性耳聲發射(EOAE)。前者為耳蝸不需任何外來刺激即可持續向外發射機械能量,後者為通過外界的刺激引起的耳蝸反應。利用「耳聲發射」的基本原理,在臨床上已經有很多應用。比如兒童聽力篩選,對發現早期聽覺障礙有重大價值。
Nuraphone的採用的原理就是誘發性耳聲發射(EOAE),檢測過程也很有意思。通過播放一系列不同的音調,向耳蝸發送聲音,然後在外耳道記錄耳蝸內返回的微弱的彈性波能量。Nuraphones通過這些微弱的OAE生成你對各個頻段的敏感度並存儲下來。全程大概在60秒左右,然後你就會得到一個非常均衡的頻率響應,這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可能是最適合你的。打開個性化音頻曲線後整個耳機的聲音感覺更有穿透力,不管是低頻中頻還是高頻都有了從未有過的舒適感。也正是因為這個創新,Nuraphone獲得了CES2018最佳創新獎(註:CES2018最佳創新獎共有20個產品獲獎,Nuraphone只是其中之一)。
Nuraphone的降噪能力也不容小覷,這畢竟是一款售價3000元左右的降噪藍牙耳機。既然提到降噪就很難避開索尼和Bose,我們就拿索尼的WH-1000XM3來作為對比。在不播放音樂的時候,Nuraphone降噪後有種夏天蟲鳴的感覺,而索尼就像在風平浪靜的大海。Nuraphone的過濾會更強一點,黑軸敲擊鍵盤清脆的聲音傳進來時會更弱一點,而索尼就會比較明顯。在播放音樂的過程中,Nuraphone幾乎能把外界噪音完全隔絕,而索尼還會有一丁點的聲音。不過我個人還是更喜歡索尼,因為索尼更輕,沒有入耳式的結構佩戴舒適性也要好於Nuraphone。
降噪很重要,社交模式也很重要。Nuraphone和索尼WH-1000XM3都支持社交模式,只不過二者的開啟方式不一樣。索尼為捂住右側的耳罩一段時間,而Nuraphone只需觸碰一側的圓形觸摸按鈕就行了。當你點擊這個按鈕的時候還會伴隨著清脆的震動聲,反應十分靈敏,反觀索尼的社交模式就會有點拖沓了,我身邊用索尼WH-1000XM3的小夥伴都說這個設計要好很多。
然而我最喜歡的倒不是降噪之類的,而是Nuraphone的全程傻瓜式的操作。不管是檢測聽力曲線時的全程無需按下一個按鈕,還是APP全程傻瓜式的動畫引導,更為舒適的就是這款耳機沒有開機按鍵,沒有配對模式。你戴上耳機就會自動開機進入配對模式,摘下耳機自動休眠,當你想切換藍牙設備的時候也不必進入麻煩的配對模式,直接用另一個設備搜索找到Nuraphone然後點擊連接就能切換,即使Nuraphone此時正連著其它耳機。等一下,那在地鐵上會不會被別人強行連接?有這個可能,為了易用性肯定要犧牲一點東西。
當然Nuraphone也不是沒有缺點的,這個入耳式的結構雖然已經足夠柔軟佩戴足夠舒適但還是經不起長時間佩戴,基本上2個小時就是極限了,再長時間佩戴還是會疼,當然每個人的耳朵構造不一樣,這個疼痛感來的早晚肯定也不一樣。Nuraphone的充電介面也是特殊介面,這也就意味著你一旦臨時找不到這根線或者丟失那麼只能歇菜,原裝一根充電線要179元。如果你想去買一根Lightning介面的轉接線也不便宜,售價349元。
Nuraphone適合那些對聲音有極致追求,對新鮮的產品有著瘋狂的喜愛的消費者。入耳加頭戴式的體驗十分新鮮,個性化的聲音曲線也很具科技感,當然前提是你要抑制住你腦子裡對這個耳機奇怪的想法。
※投影儀是一種生活方式!堅果 X3 4K 智能投影體驗
※在 ColorOS 推出五周年,OPPO 談起了 ColorOS 6
TAG:ZEAL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