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冗繁削盡留清瘦,一枝一葉總關情——再談素仁風格

冗繁削盡留清瘦,一枝一葉總關情——再談素仁風格

素仁是嶺南盆景的傑出代表人物之一。二十多年前我曾寫過「談素仁盆景藝術風格」的文章。當時憑有限的資料以及前輩的零星記憶,以及自己對素仁盆景作品的欣賞和理解,對素仁盆景的風格特色作了一些的論述。現在看來,這些論述雖還不能說是對素仁盆景風格的全面概括,但總的來說自以為還是基本反映了素仁盆景風格的主要藝術特色的,在當時也起到開拓素仁盆景藝術風格探索及拋磚引玉的作用。(見下圖)

(刊於廣東《花卉》雜誌1989年第2期,後編入《中國嶺南盆景》一書)

近年來,隨著對素仁盆景風格(盆景人稱為「素仁格」)的研究和討論,盆景界對素仁風格也有了更多的認識。但我也注意到,在討論素仁盆景風格的過程中,不少人還未能深入去探討發掘素仁盆景風格的藝術特色及精髓,而是多從形式上去談素仁盆景是否稱為「文人樹」之類的討論。雖然這些討論對推動素仁盆景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意義,開闊了素仁盆景討論的範圍和空間,但我認為光停留在這些爭論還是不夠的,有時可能在學習借鑒方面還容易起到誤導盆景愛好者的作用。

何為「文人樹」?近年來通過討論也基本有了較為統一的認識。即「文人樹(木)」名稱從日本傳入我國,但又是他們仿效我國古代文人畫的樹型創作而成,以區別於干壯枝繁、外形規整對稱的模樣木的一種盆景形式。文人畫重意,將事物的形神有機地結合起來,把揭示事物內在的神韻作為最高的藝術追求,而不是將再現事物表象作為創作目的。因此,創作「文人樹」不能一味仿效高挑瘦勁的樹型,而是強調神韻以及意境締造的文人畫的精髓。

據了解,中國文人畫最早出現於兩晉,成熟於唐,盛於元,至明代已上升為畫壇的主導地位,影響到清代繪畫的基本格局和審美取向。它的主要特徵是,摒棄華艷,唯取真淳,返樸歸真、大巧若拙,以最簡單的工具(筆、墨、紙),最概括的語言(黑、白、灰3色),傳達出最深切的感受。因此,文人畫重意,重簡,重墨趣。這又決定了文人畫在手法上多採用寫意的畫法。寫意是國畫中相對於工筆的一種畫法,用筆不講究工細,注重神態的表現和抒發作者的情趣,是一種形簡而意豐的表現手法。因此,胡運驊大師認為把素仁盆景納入寫意盆景更合適,是很有道理的。

在我看來,素仁盆景的確具備了「文人樹」的要素和特徵,如它重意輕形,通過看似簡單的造型和形式,著重表現神韻和意境,盡情宣洩人生的感悟和追求。它的造型形似傳統文人畫中的一些樹木,但更重要的是它與中國傳統文人畫所表現的內涵和追求的境界基本是一致的,有異曲同工之妙。從這個角度說,把素仁盆景稱作「文人樹」也未嘗不可。但如果把素仁盆景簡單等同於「文人樹」,以為素仁盆景就是「文人樹」,我以為是不恰當的。

素仁 九里香《姻緣》

素仁盆景雖然有「文人樹」的顯著特徵,但在型格、風格和內涵上又有不同的區別。如與素仁同時期的嶺南盆景代表人物莫眠府,作品以野趣天然、作風豪放著稱,它與孔泰初、素仁的不同特色而成為嶺南派初期的三大風格之一。其盆景的型格多樣,不拘一格,但都是採用寫意的手法,都具有文人樹的特徵。素仁的兩個徒弟潘岐山和黃錦,前者原供職廣州六榕寺,曾任廣州市佛教協會秘書長。後者出身小商人。他們學習繼承素仁盆景風格,也是著重在意不在形,也不都是直立高飄型格。因此,如果簡單地把素仁盆景等同於「文人樹」,在認識上是有失偏頗的。

莫珉府 相思《醉意闌珊》

黃 錦 石榴《婀娜》

我認為,研究素仁盆景風格,關鍵是要認識和挖掘素仁盆景的精神實質,也即把握素仁盆景風格的精髓。與「文人樹」不同的是,「素仁格」是在嶺南土生土長,有自己的獨立發展歷史。更重要的是兩者在內涵追求上的區別。雖然兩者形式上都有清高脫俗、簡括自然的特點。但在精神內涵上,「文人樹」體現的是一種文人情調和風骨,更多的是離不開以「我」為中心。而「素仁格」更多的是追求超脫自然的空靈和禪悟,體現「無我」的境界。

那麼,素仁盆景風格的精髓是什麼?我在「談素仁盆景藝術風格」一文中,從選材、造型、意境三個方面作了分析,並以鄭板橋畫竹的兩句詩作概括:「冗繁削盡留清瘦」,「一枝一葉總關情」。看來還是基本反映了素仁盆景風格的基本特點的。下面再從「清高脫俗,簡括自然」兩方面談談個人的見解。

「清高脫俗,簡括自然」,我以為是對素仁盆景風格較好的概括。

首先是「清高脫俗」,這是素仁盆景風格最主要的特徵和實質。它不僅反映了素仁盆景型格的基本特色,而且表現了素仁盆景中蘊含的內涵和精神。大家都知道,素仁的盆景 基本都是直立清疏高飄的型格。這是與他個人的經歷、性格、喜好分不開的。他一生與佛結緣,基本在寺廟度過,養成了孤僻自傲,清高脫俗的個性,也形成了他特有的價值觀和審美觀。有人指出,素仁盆景基本由一些簡單直線條組成,而這些線條構成的樹木盆景,透出一種高尚脫俗的氣質,也符合大乘佛教的普渡眾生的基本教義,是對禪理的詮釋。此說有一定道理。素仁雖然喜好盆景,有時也參加一些活動,但為人比較低調,平時除了與幾個志同道合者如蘇樵、黃錦、潘岐山等在寺內切磋盆景外,與人交往並不多,留下的資料更少。他的盆景,表現在外形上是清疏高飄,體現在內涵上,則是清高脫俗、清靜無為的精神境界。而學習素仁盆景的外形容易,學習它內在的境界則較難。現在社會不少人心態浮躁,急功近利,看重名利,是很難體會和學習素仁盆景的內在神韻的。有的盆景作品也仿效素仁盆景,但總覺得雖形似而缺乏精神,我想大概也是這個原因。

素仁 蜜梨《春初》

再說「簡括自然」,這是素仁盆景風格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有的人把這個特點與佛教的「禪靜」聯繫起來,也是有道理的。佛家追求空靜的境界,平常心是道,外在表現則是簡單、自然、一切隨緣。唯其如此,才能做到萬物皆空,心靈清靜。素仁盆景的外在形態表現得簡括清靜、舒展自然,與他內在的心靈清靜是一致的。綜觀素仁留下的盆景作品,基本沒有矯揉造作和牽強附會之嫌。素仁曾說過,「我愛自然,我不愛過分用人工造作的自然」。因此,其枝條簡潔吝嗇,主要用的是自然枝,也有少量微垂枝,但基本不用曲枝和回頭枝,也甚少人工加工的痕迹。觀賞素仁的盆景,完全沒有迫逼、緊張的感覺,給人的是一種自然、平和、舒暢的享受。有人可能把素仁盆景的簡括,看成是一般的簡單,這是不懂素仁盆景實質的認識。正如哲人所說,「由簡入繁易,由繁出簡難」。有的東西看似簡單,實際並不簡單。特別是有內涵的簡單,沒有深厚的人生閱歷和功底,是難以達到的。所謂「言簡意賅」。素仁的盆景同樣是這個道理。

素仁盆景的「清高脫俗,簡括自然」,還表現在他的盆景用盆上。他偏愛造型樸實,線條簡潔的盆景古盆。如他珍藏的一個古盆(見圖四)。此盆是清初石灣長方淺盆,長40公分,寬22公分,盆高連腳只有4公分。由於年代久遠,釉色已發白成「冬瓜青」,造型除樸實無華和線條簡潔外,特別之處是其大斜角飄邊,顯得格外脫俗和與眾不同。對此盆素仁特別珍愛,特意在盆底用紅漆寫下 「盤皇第壹號 素仁」字樣(見圖五)。他在臨終前將此盆送給弟子黃錦。原廣州盆景協會副會長、現任名譽會長勞秉衡收藏賞玩十多年,現珍藏於另一收藏家手中,十分難得和珍貴。

素仁曾用盆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近年嶺南盆景界在發揚和發展素仁盆景風格方面,理論和實踐上都做了大量工作和探索,也取得較好的成績。如韓學年、溫雪明等,近年創作的「素仁格」盆景就很有特點,很有素仁盆景的味道和風韻。特別是韓學年大師,其作品可以說源於素仁又有新的變化發展。如他的一些作品,雖清疏飄逸,但樹身枝條曲折迴旋,形態奇特,有素仁的影子但更多是體現了其大膽探索和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特點,被稱之為「韓格」是受之無愧的。

以上是個人對素仁盆景風格的一些再認識和體會,粗淺甚至謬誤在所難免,敬請同行給以批評指正。

作者:韓學年

作者:韓學年

作者:溫雪明

作者:勞秉衡

作者:謝榮耀

鳴謝:感謝謝榮耀老師授權發布!

嶺南盆景公眾號編輯,轉載請註明出處。

ID: lnpjsj

點擊進入

嶺南盆景分享最有價值的盆景文化

盆景交流:微信lnpj179

商務書畫:微信tyzw17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嶺南盆景 的精彩文章:

劉傳剛大師的第100場盆景創作演示
盆景人的聖蛋——玩轉老鴉柿、金彈子全攻略

TAG:嶺南盆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