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宋代詩僧只留下這麼一首古詩,勾勒春日之景令人沉醉,曾入選課本

宋代詩僧只留下這麼一首古詩,勾勒春日之景令人沉醉,曾入選課本

中國傳統文化各個學派當中,儒釋道是最為重要的三個流派。他們各自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傳統和哲學體系,對於其他的所有文化藝術形式都有著明顯的影響。

具體到詩詞當中,儒家思想的古典詩詞,句句充滿了對於仕途的渴望;佛家思想的古典詩詞,多以景動人,多有禪機意味,追求含蓄之美;道家思想的古典詩詞,多追求自然之美,且多有神仙出沒……

在這三派當中,儒家和佛學對詩詞的影響是最大的。尤其是佛學思想,很多人將人生理趣、自然之美和個人的生命感悟與佛學融為一體,寫出了很多精彩的詩篇。

比如今天我們所分享的這首古詩,乃是宋代詩僧只留下這麼一首古詩,勾勒春日之景令人沉醉,曾入選課本。且看:

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這首古詩的題目是《絕句·古木陰中系短篷》,作者是宋代一個詩僧,名為志南。在這首古詩流傳下來的時候,是沒有題目的,只有簡簡單單的兩個字「絕句」。後世的人們為了記錄和傳播這首古詩,也為了能把古詩絕句和體裁絕句區別開來,所以才在這首古詩的題目後面加上了第一句詩句。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們學習初中語文的時候,都應該見過這首古詩。畢竟在朱自清的一篇寫春天的經典散文《春》中,就引用了這首古詩當中的精彩詩句。

開篇就寫詩人從遠處乘船而來,他把船系在岸邊,拄著拐杖走過小橋,開始充分地感受這春日美麗的景色。「古木陰中系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尤其是這首古詩當中的第二句,詩人以「杖藜扶我」把拐杖擬人化了,讀起來很有味道,富有詩意。

相比前兩句古詩後兩句更是流傳甚廣。「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春天的時候,春風和春雨是最不可或缺的,這兩句古詩把春天的這兩種自然景象全部書寫出來。「沾衣欲濕」,說明春雨淅淅瀝瀝,但是不過是濛濛細雨而已,有一點潮濕,但還並不足以打濕人的衣服。

而後的一句「吹面不寒楊柳風」更是一句妙語,春風吹到臉上,卻並不讓人感覺到有那麼哪怕是一絲的寒冷。畢竟春暖花開的季節,一切都充滿溫暖的。尤其是「楊柳風」的運用,更體現了詩人獨具匠心,他並沒有寫這風是從什麼方向吹過來的,而是寫風吹動了楊柳樹枝,進而拂到詩人的臉上,讓詩人感受到「不寒」,頗有詩意。

也正是因為這首古詩獨具匠心的勾勒出了春日之景,也才促使其流傳後世這麼多年,還出現在語文課本當中。今天讀來,依然令人神往,讓人沉醉。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感謝圖片原作者對本文的貢獻。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西漢著名政論家,我們曾學過他的古文,李商隱一首唐詩曾極力推崇
早年沉迷風流,晚年如大夢初醒,一首唐詩盡顯風流浪子本色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