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湘軍中江忠源、羅澤南資歷最老,他們為何死心塌地跟隨曾國藩?

湘軍中江忠源、羅澤南資歷最老,他們為何死心塌地跟隨曾國藩?

咸豐二年(1852年)六月,在籍丁憂的曾國藩接到了朝廷的旨意,讓他在湖南辦理團練以對抗太平軍。不過,咸豐帝很小氣,並沒有給他一個有實權的官職,只不過是侍郎銜。雖說侍郎也是二品大員,不過到了地方只能唬唬人,真要辦起事來頂不了大用。

而當時,湖南已經有江忠源的楚勇、羅澤南和王錱的湘勇,他們都具備一定的實力,而且也在對抗太平軍中立下了戰功。可是,曾國藩既無兵也無權,卻最終成了他們的領袖。不僅如此,江忠源、羅澤南等戰死後,其後的李續賓、李續宜、劉騰鴻、王開化、張運蘭等人也都心甘情願接受曾國藩的指揮和調度。那麼,問題來了,曾國藩到底有何魅力,能讓這些湘軍元老們俯首帖耳?

答案就是「推誠」二字。接受曾國藩節制的湘軍將領,除極少數如塔布齊、鮑超、多隆阿等出身行伍外,絕大多數都是僻居鄉里的知識分子,他們以維護名教為己任,與曾國藩心心相印。然而,他們之所以獨尊曾國藩,除了思想相通這一點外,更是由於曾國藩有過人的人格力量。

在短短的幾年中,曾國藩把一支地方武裝發展成大清最有戰鬥力的部隊,其原因就是他把誠信觀念上升到世界觀的層次,引入到統兵治軍領域,使誠信在維持與鞏固湘軍中發揮出空前的作用。

曾國藩認為,作為將領,首先就得具備「待人以誠」的美德。如果待人以權術,恃盛氣,挾私見,也可能得勢於一時,但最終會遭到唾棄。只有以誠換誠才可常保不敗。

在湘軍中,像塔齊布這樣的滿人極少,但曾國藩對這個異族將領格外看重。塔齊布原先不過是一名守備(低級軍官),後來曾國藩發現他忠勇可嘉,習苦耐勞,因此上奏舉薦他,說他是「忠勇可堪大用」。在一年多時間裡,塔齊布從游擊將軍、參將、副將一直升到提督,成為湘軍前期的主要將領。

塔齊布也知恩圖報,盡心儘力為曾國藩效命,在關係到湘軍存亡的湘潭、岳州兩次戰役中,塔齊布立下了汗馬功勞。咸豐五年(1855年),在攻佔九江時,塔齊布嘔血死於軍中,年僅三十九歲。

塔齊布是曾國藩軍興以來最為得力的左膀右臂。當晚三更,曾國藩得知塔齊布去世的消息後,悲痛萬分,精神恍惚。第二天一大早,他就率領高級將領來到九江營地,在塔齊布的靈柩前祭奠。隨後,他又派人護送靈柩至南昌公祭,然後送回原籍安葬。

接著,曾國藩上奏朝廷,請求為塔齊布建專祠紀念,還親自寫下了輓聯:「大勇卻慈祥,論古略同曹武惠;至誠相許與,有彰曾薦郭襄陽。」他把塔齊布比喻為北宋名將曹彬和唐朝中興名將郭子儀。不難想像,塔齊布是個滿人,他能如此追隨曾國藩,肯定是有原因的。

對於屬下的各級將領,曾國藩都尤其倚重,他知道,自己只能算是一個帥才,即只有馭將之才,如果親自帶兵,可能還不如一般的將領。所以他認為:「統領、營務官須得好,真心實腸是第一義。」具體說來,第一是保護將領的名聲和威望;第二是在錢糧後勤方面不加以掣肘;第三是及時加以褒獎提撥。

李鴻章後來就犯了一個毛病,淮軍成立之初,他在用人上有權術的痕迹,曾國藩對此很不以為然,於是教導他說:「最貴推誠,不貴權術。」讓他在馭將的時候要以推誠為本。

在曾國藩的多次教導下,在多次吃到了玩弄權術的苦頭後,李鴻章也開始嘗到了「推誠」的好處。自從淮軍在上海立足後,李鴻章對權術的運用大加收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有的人靠權勢壓服別人,有的人是用利益吸引別人,這些手段只能起到一時的作用。因為但權勢減弱,就無法壓服,當利益給的不夠的時候,也就無法繼續吸引人。人與人之間,惟有感情上的溝通最長久,也最可靠。曾國藩在這方面可謂運用的爐火純青,難以超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古歷史 的精彩文章:

清代官員如果不犯錯,只要遵循此「一字秘訣」,便可步步高升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