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綿陽搖錢樹: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

綿陽搖錢樹:禁止出國展覽的國寶

作者:歷史講壇老白

在我國西南地區出土的東漢、三國、魏晉時代的磚室墓和崖墓中,常常會發現一種隨葬明器——青銅樹,考古人員發現,這種樹古代被人們叫做「柱銖」。第一個字是柱子的柱,第二個字是漢五銖的銖。

因為這類器物上裝飾著大量圓形方孔錢,也就是從秦朝統一貨幣開始,全國一直流行2100多年的大家都很熟悉的,存世量非常大的銅錢。所以後來,文物考古工作者就根據這些青銅鑄就的葉片上有這種五銖錢,又聯繫到民間「搖錢樹」的傳說,遂決定把這些青銅樹稱為「搖錢樹」。

這種搖錢樹,在結構上分兩部分:陶制或者石雕的基座和插於樹座的青銅樹。樹的部分又可分兩部分:樹榦和枝葉。早期樹榦多為實心,但大多數發現的搖錢樹樹榦為空心,橫截面為橢圓形,布波浪紋。一般樹榦長1.5-2.0米,分4-6節。每節都有四個插槽,供插嵌枝片之用。枝片裝飾圖案多種,主要的有:鳳、西王母、龍、羽人、猴、射弋等等。

昨天我跟蔡老師夫婦及鍾班長,自駕去了綿陽。就是為了看一件頂級的青銅搖錢樹。它,可是全國目前發現的共計189棵搖錢樹里,最珍貴的。這所有的搖錢樹,出土分布也不止西南的四川、重慶、雲南、貴州有其實在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湖北等地也有出土。

只不過,出土最早的搖錢樹年代是在東漢早期,那時的這類文物還數量稀少,也主要集中在成都平原地區;到了東漢中期和晚期該器物迅速在周邊流行起來,覆蓋今天的四川、重慶以及周邊地區;東漢末到三國時期,搖錢樹數量又銳減了;西晉時徹底消失。有搖錢樹出土的墓葬大多為大中型墓葬,表示該器物在當時的使用者屬於富有家族。

要說共計出土過189棵搖錢樹,數量也真是不少,這裡面有些搖錢樹,就是農民在山上古墓里挖出來的,可見當年在西南的流行程度。

1972年,江口農民在石龍村開山採石,在一座古墓里發現一個「銅枝枝」,就把它當作廢銅賣給江口供銷社的廢品收購站。幸好收購人員識貨,立即派人送到彭山縣文化館。一個星期後,縣文化館又派一位女同志用背篼背上這棵「銅枝枝」,坐上公共汽車送到成都四川省博物館。四川省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一看,這不是搖錢樹嗎?如獲至寶,立即進行修復。修復完了一鑒定,國家一級文物。

那麼,這麼多棵搖錢樹,為什麼這棵被規定為禁止出國呢?

下面您就聽我慢慢說,這棵搖錢樹,是1990年在四川省綿陽市何家山二號漢墓出土的。年代就是東漢時期的,通高198厘米。整體保存十分完整,由基座、樹榦、樹冠等共二十九種部件銜接扣掛而成。基座為紅陶質,樹用青銅澆鑄。在全國20棵,綿陽地區有7棵完整的搖錢樹中,他是這189棵中體積最大,鑄造最精美的。

這顆樹冠可分七層,頂層飾鳳鳥為樹尖;其下二層的干與葉合為一體,飾西王母、力士和壁等圖案;下部四層插接二十四片枝葉,向四方伸出。飾老首、朱雀與犬、象與象奴、朱雀與鹿以及成串的錢幣等圖案。樹桿直徑約1厘米,葉片最長約15厘米,最短為10厘米,每片樹葉厚約2毫米,樹高度應在1米左右,為三向八枝。所謂三向,即為搖錢樹枝桿被分為三層共八片枝葉,呈對稱分布。 特別有意思的是樹桿上有造像,高約5厘米,寬約2.5厘米。兩側各有一條飛老,老長約6厘米。人像站立狀,身著袍衣,雙手下垂合於腰前,整體造型美觀而大方。 細看枝葉,每兩片為一對,有如芭蕉葉的,葉片上鑄有圓形方孔錢,每錢相互連接,鑄有一人作彎腰伸臂撿錢狀,葉片外側四周猶如太陽的光芒,延生出許多長短不一的萬縷細絲;有如橢圓形的,一頭為乒乓球大小的圓環,兩側鑄有飛老,老頭頂著錢幣,兩老之間用錢幣連接,葉片外側如同刺猥般的短刺所包裹。

您可能要問了,搖錢樹是怎麼起源的呢?他是幹什麼用的?

關於她的起源,一直有一些爭議:

一說源自三星堆文化。因為在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就有青銅樹,咱們前面兩集正好講到,這種神樹後來慢慢從國王專用轉向貴族使用,樹的體積減小了,就形成了現在大家看到的搖錢樹。

第二種說法,說源自戰國時期的流行器物,多枝燈,就是漢代那種一個主幹,然後上面有很多燈盞的像現在我們常用的衣架似的燈架。目前,多數學者認為,搖錢樹應該是從多枝燈盞演變進化而來的。

還有一個故事:東漢末年的名士,給曹操做過司空的邴原。說他年輕時,有一次在路上看到別人丟的一串錢。就好心,把錢掛到大樹上的明顯的地方,他想來尋找丟錢的人,更加容易看到。

丟錢的人,沒來,其他人來來往往,看到這串錢,感覺很奇怪。以為這是一顆神樹,可以生錢,於是也把錢掛上去試試。看看能不能長出錢來。結果錢越掛越多。

這就成了後來搖錢樹的來歷。

那麼,這搖錢樹的用途,也有多種說法:

一說是祭祀器物,就是死者生前,在家裡祭祀祖先,祈求財富的。

也有人說是早期的道教法器。

再有就是說,專門用於陪葬的冥器。

現在學術界普遍認為第三種說法最有依據,並承認搖錢樹可能賦有多種意義。最主要是引導死者靈魂進入死後仙界(「引魂升天」),其次也是民間祈求財富的表現,同時搖錢樹還可能有庇護死者家庭子孫的作用。

關於搖錢樹的文化屬性,主要有兩派說法:

一說搖錢樹是西南地區文化的產物,此種意見持有者佔大多數,理由是搖錢樹這種器物只在西南地區發現,絕無僅有。

第二種說法是搖錢樹為漢文化產物,使用者為移民到成都平原的漢人。該說法在20世紀90年代後被提出,依據是出土有搖錢樹的墓葬與中原地區墓葬在格局、規模、其它隨葬品的類型上都一致;並和同時期西南地區文化出土的隨葬品和規模有很大的差別。

東漢中期以後的很多搖錢樹樹榦上鑄有小型佛像,在少數例子中佛像還代替了西王母在頂枝的位置。學者稱這種西王母-佛像共存的現象為「仙佛模式」,其表現了佛教初入中國時候佛被中國民眾當作仙界的神仙之一,而把他與其他本土神仙共置於西王母仙境之中。

雖然在學術界還存在爭議,搖錢樹佛像可能是中國最早的佛像刻畫。對搖錢樹佛教的研究還涉及了佛教南傳的爭議。

搖錢樹在各個朝代所表現出來的特徵也呈現不同。商代的三星堆銅樹就比較寫實地反映了古蜀國宗廟崇拜的中心,而到戰國的干海銅樹,則變成了薩滿使用的儀仗化了的法器。發展到秦漢時期,搖錢樹已經成為人們日常使用的燈具,引人追思那些給人間帶來光明的日神之樹,或注入金權主義的觀念,成為了象徵土地和金錢財富的明器。搖錢樹在東漢時,可以根據購買的人,進行定製鑄造,也可以選擇不同的花紋進行安裝。

搖錢樹不僅是古代蜀地和巴楚民俗信仰的物證,更是中國貨幣文化的產物和典型代表文物,從一個側面充分反映了中國古代特有的貨幣文化思想和理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百家爭鳴 的精彩文章:

五十元紙幣帶著「這個特徵」留好別花,隨便一張能值三萬
二戰時期,德國為了迷惑反法西斯同盟,製造大量的假坦克

TAG:歷史百家爭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