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趣味 > 《愚公移山》最後為什麼是神仙移走了山?僅僅堅持不懈是不夠的

《愚公移山》最後為什麼是神仙移走了山?僅僅堅持不懈是不夠的

對於《愚公移山》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呢?按照一般理解,無非就是堅持不懈,以頑強的毅力克服困難等等。原文出自道家經典《列子·湯問》。

如今我們以脫離了學生時代的局限的思維,來重新品讀《愚公移山》的故事,發現這個故事,並非僅僅告訴我們堅持不懈那麼簡單,其中有很多元素都被我們忽略了。

首先就是故事的結局,山神對愚公移山的行為感到危機,於是上告到天帝那裡,天帝對愚公的行為很感動,就派了兩位天神把山背走了。沒錯,到最後我們才發現,這其實是一個神話故事。

如果沒有這最後一段結局,愚公的精神還是很令人感動的,但在神話的世界裡,愚公的這種堅持精神就要大打折扣了,愚公幾輩子,幾十輩子也移不走的山,天帝一句話就弄走了,這是什麼道理?

所以我認為這個故事重點,其實不在堅持不懈的毅力上,或者說,僅僅堅持不懈是不夠的,其實《列子·湯問》中《愚公移山》和下一個故事,是有關聯的,要結合起來看就好理解了。

其中《愚公移山》的下一篇,我們也很熟悉,就是著名的《夸父逐日》,夸父和愚公之間,其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有人說,愚公可能移走山,夸父也不可能追上太陽啊?

並不是這樣,大家忽略了夸父逐日也是神話,現實中人不可能追上太陽,但在神話的世界裡是可以的,實際上夸父已經追到了隅谷附近,隅谷就是神話中太陽落山的地方。

只是夸父太渴了,想要喝水,才死在了找喝水的路上,所以夸父做的事情,本質上和愚公是一模一樣的,他們都是挑戰大自然,都是堅持不懈的進行一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只不過愚公成功了,雖然是靠天帝幫忙,而夸父卻失敗了,顯然這其中毅力並非是影響結果的主要因素,夸父與愚公的唯一不同,就在於《夸父逐日》開篇第一句話,夸父不量力。

這個量力才是重點,夸父顯然就是一時興起,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沒有考慮到中間可能遇到的困難,而愚公年近九十才開始移山,顯然是預謀已久,對移山可能產生的問題都有規劃,因此才能說的智叟啞口無言。

所以愚公並非是盲目的蠻幹,而是對自身的力量有著清醒的認識,以此進行了完善的計劃,把自身的力量發揮到極致,這才是重點,也是打動天帝的地方。

其實《列子·湯問》是道家經典,主要闡述的就是道家思想,愚公的精神就是道家思想的精髓,無為而無不為,先有量力的無為,才能做到移山的有為,而夸父僅僅只是有為的境界而已。

這也是為什麼最後要寫天帝把山移走的原因,因為愚公到底能不能真的移走山,並不是故事的重點,自身境界到了,事情就會水到渠成,這也是在闡述道家的治國思想。

我是鹹魚道長,感謝您的支持。

道家常說的聖人、真人、至人誰的境界更高?很多人都被小說誤導了

中國神話女媧補天補的到底是什麼?為什麼要用石頭?

希臘神話中的宙斯相當於道教神話中的誰?跟玉皇大帝不是一個級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鹹魚道長 的精彩文章:

《山海經》中記載的一種怪獸,專門有一句成語,卻經常被人讀錯
玉皇大帝和三清是什麼關係?道經記載跟大家想的完全不一樣

TAG:鹹魚道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