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韓復榘丟失山東,蔣介石派人問馮玉祥該不該殺,馮寫下16字回應

韓復榘丟失山東,蔣介石派人問馮玉祥該不該殺,馮寫下16字回應

馮玉祥是民國時期的風雲人物,新軍閥的代表之一。馮的勢力最盛時有四十多萬軍隊,佔據西北數省,其麾下有13位主要軍事將領,他們追隨馮玉祥南征北戰,戰功赫赫,這就是有名的馮玉祥十三太保。

馮玉祥十三太保之中,老大應該首推韓復渠。他20歲即投身軍旅,在時任營長的馮玉祥手下當兵。兩人建立起了良好的關係,名為上下級,情同父子。

中原大戰中,蔣介石向韓復榘許以其保持原有軍政兩職,並發給大批軍餉為厚利,收買了韓復榘。在此情況下,韓復榘與他的舊部孫桐萱、曹福林、李樹椿等密謀叛變,臨陣倒戈。中原大戰結束後,韓復榘擔任山東省政府主席,成為名副其實的「山東土皇帝」。

韓復榘雖投蔣,但在個人感情上,與馮玉祥仍然情同父子。馮玉祥避居泰山,只帶有兩連手槍隊。韓復榘每月給老長官馮玉祥五千大洋,五百袋麵粉。

抗日戰爭時期,韓復榘雖身為山東省主席,擁兵10餘萬,在面對日寇入侵時,卻不放一槍,擅自放棄黃河天險,丟棄濟南、泰安等山東要地,造成了整個會戰前期的戰略被動,受到了全國人民的譴責。不止如此,韓復榘還暗中與日方經常保持著聯繫,一旦中日雙方軍隊在山東開戰,可事先獲信息免遭一舉全殲,從而保全實力。

馮玉祥在擔任第六戰區司令長官指揮津浦前線作戰期間,曾三次致電駐在濟南的韓復榘,命令韓迅速派兩個師的兵力向正面增援。韓復榘在電話里回答部隊已增援,卻是按兵不動,並未派一兵一卒。戰後,馮玉祥極為氣憤,對身邊人說,韓復榘此人不但腦後有反骨,還有降骨,降是投降的那個「降,並斷言以後絕不會有好下場!

1938年1月11日,蔣介石在河南開封召開第一、第五戰區高級將領軍事會議。會上,韓復榘遭到逮捕,後押至漢口,按罪當槍決。蔣介石考慮到韓復榘曾在馮玉祥手下近二十年。派張治中到馮玉祥的住處,徵求馮對韓復榘的處理意見。

馮玉祥並未立即回答,而是大步走向寫字檯,揮筆在一張白紙上寫了十六個大字:「違抗命令,叛國降敵,軍法從事,決不姑息。」馮把這張紙交給張治中時說:「請文白回復委員長,這就是我馮玉祥的態度。在抵抗日寇侵略戰爭面前,這十六個字不僅適用於韓復渠,而且對切守土有責的將領均可適用!」

於是,這個和日本暗中勾結,違抗命令,丟失山東的韓復榘便在全國人民責罵聲中被處決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天下 的精彩文章:

為何古人喜歡用「九齡」來起名字?背後的真實原因很殘酷
可口可樂秘方100多年無人破解,如何做到的?保密方法實在厲害

TAG:文史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