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直接獲取利益,失去對某物恐懼才是好的激勵措施
最新一項研究表明,對失去某物的恐懼是比獲得既得利益更好的一種激勵機制。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最新一項研究表明,對失去某物的恐懼是比獲得既得利益更好的一種激勵機制。
近日,美國衛生和社會服務部部長馬特·漢考克(Matt Hancock)準備在全球保險公司Vitality召開的一次會議上發表講話,該公司將公布一項有關促進健康動機的最新研究。
目前該研究報告尚未經過正式的同行評審,但最終該報告將發表在醫學類雜誌上。在當前階段,該研究報告的內容十分吸引人。
「軟硬兼施」
Vitality公司關於激勵機制在英國、美國和南非對40多萬測試者進行了為期兩年的跟蹤分析,通常情況下,通過刷卡可以確定定期前往健身房的保險客戶是否獲得電影票或者咖啡店代金券等優惠。
這項研究試圖衡量在這些激勵措施之外,當顧客得到一塊內置運動監測功能的蘋果手錶時將會發生什麼。大約有10萬人可以接受這塊手錶的報價,他們只需支付很少一部分錢就能買到這款手錶,之後就不再花錢,他們要做的是經常鍛煉就行。
蘭德歐洲公司的研究人員通過蘋果手錶記錄實際身體活動數據,與測試者在健身房刷卡數據進行了對比,後者數據僅表明某人是否去過健身房,而不是他們在健身房做過什麼運動。
基於一項假設——經常到健身房的人在健身期間確實做了一些劇烈運動,這些數據似乎表明,蘋果智能手錶用戶的運動量明顯增加。研究人員指出,這似乎表明擔心不得不為智能手錶支付更多錢是一種很好的激勵方式,可以促進測試者體能鍛煉,而且比傳統獎勵制度更加有效。
有人對該研究報告提出置疑,聲稱該數據主要來自那些享受個人保險或者公司保險的人群,因此測試群體偏向於中等收入人群,他們可能比沒有保險的人群更傾向於鍛煉身體。研究報告作者表示,該測試群體涉及面較廣泛,其中包括了各種年齡段和體重指數,因此數據結果是比較客觀的。
「助推理論」
這不是一項無懈可擊的科學研究,但是涉及的調查人群達到40萬以上,而且歷時兩年,經濟學家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將出席這次會議,他首先提出了「助推理論」,意思是幫助人們做出最符合自己利益的決定。涉及這項研究的人群初步分析結論是行為方案和獎勵措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那麼這對於英國國民保健服務體系意味著什麼呢?當前很難做到診所對每位就診者送一塊智能手錶,但是國民保健服務體系也有一些激勵計劃,其中包括:大曼徹斯特健康中心向戒煙孕婦提供購物券和社會福利。
只要人們堅持鍛煉計劃,就會得到一些免費的物品激勵他們,如果未完成鍛煉計劃,他們就必須付費,這種想法不會被忽視,目前有關肥胖健康危機的科學討論仍在繼續之中。(葉傾城)
※為什麼黑洞內部永遠在增長?
※南科大生物系全體教授聲明:強烈譴責基因編輯嬰兒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