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質量監測這個「晴雨表」
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結果報告反映的是區域教育的「健康圖譜」,但報告數據無法形成對每一所學校的精準指導。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的辦法是,通過多措並舉,繪就區域質量監測「晴雨表」,打通教育質量監測結果應用「最後一公里」,全面提升區域教育水平。
構建監測結果應用機制
近年來,蓮都區提出「教育提質八條」,即:明確辦學質量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創建特色品牌學校、完善質量監控機制、優化教師隊伍建設、推進教育均衡發展、全力打造高效課堂、營造良好提質氛圍。
教育行政部門動了,學校不動怎麼辦?為此,蓮都區一改過去教學質量考核獎勵「學校和學校比」的橫向評價方式,更加註重「學校現在和過去比」的縱向與橫向並重的評價方式。只要學校有變化,就會得到監測評價的認可。如此一來,就給中小學校長、教師們吃下「定心丸」,一心一意補齊學校短板。
教育評估監測結果運用於改進學校教學,是要進行系統化設計的。要建立評估監測結果的多維反饋機制,也就是評估監測結果要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教研機構以及學校等不同層面、不同主體反饋,這樣便於不同主體明晰自身問題和責任,有利於形成不同層次的干預措施。
建立評估監測結果的不同問題反饋機制,也就是面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教研機構以及學校反饋不同的問題,有所側重,這樣便於不同主體在自己的權能範圍內解決主要問題。
打造一支專業評價團隊
蓮都區著力打造一支專業評價團隊,設立了「區域評價員」和「校級評價員」兩級,教育局教研室專門設立「評價教研員」崗位,承擔區域內評價工作,「校級評價員」承擔學校內部的教育教學評價工作,兩級評價員活躍在全區52所中小學校。
開展基於教育質量監測數據的學校自我診斷研究。選擇與學校發展階段相適應的評價內容和方法,發揮診斷在育人目標落地過程中不斷「糾偏」的保障作用,使學校走上穩定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通過建立基地校,積極探索內部評價辦法的制定及自我診斷文化的建設。實踐中,學校和教師逐步摸索出質量監測的解讀之道。括蒼中學成立了「校級評價室」,構建起「三級」評價管理機制;梅山中學開展基於大數據評價診斷的校本研修活動。同時,蓮都區13所中小學還結成了「教育評價聯盟」,大家互相交流、碰撞,形成了一些好的典型、經驗與做法。
開展基於數據的再調研
評價的目的是診斷與發展,要善於分析數據背後的原因。我們關注學生全面發展、關注質量形成的過程與成本。監測結果報告顯示:在全國323個樣本縣中,蓮都區四年級「數學學業成績」綜合排位第35名、八年級第47名。「數學教學行為」綜合排位四年級第108名、八年級第38名。
當找出與「數學教學行為」相關的數據信息深入分析時,我們發現,有15.2%的四年級教師和38.5%的八年級教師的教學行為「好」,有13%的四年級教師和8.2%的八年級教師的教學行為「有待改進」。
從數據看,八年級教師表現優於四年級教師,但在「學業成績」指標的排位上八年級卻低於四年級,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我們將「教師教學」作為研究的突破口,通過制定調研方案、開展網路和實地調查、整理分析數據等收集每一所學校的數據,為教學改進提供證據。
建立問題干預和改進機制,重點對評估監測發現的不同問題設計出可行性的干預措施和策略,並通過一些干預行動,不斷提升學校教學質量。
(呂春耀為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教育局副局長,本報記者蔣亦豐參與整理)
《中國教育報》2019年01月08日第5版
※這8個教育孩子的關鍵點,比成績更重要!
※學前教育深化改革當堅持公益方向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