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巨型蝸牛入侵史

巨型蝸牛入侵史

Anytime You Need Me

 The Sound of Sunshine (Deluxe Edition)

Michael Franti & Spearhead 

00:00/03:43

利維坦按:看到非洲巨型蝸牛,不由得想起梅天穆所言的「成吉思汗大交換」——相比「哥倫布大交換」,不知道從宗教、傳染病、農作物、動物、文化等等方面帶來了哪些影響至今的重大改變。「外來入侵」這個辭彙,並非只是適用於外星人入侵地球,它同樣可以指代一個時期對某相對封閉場域的入侵,比如文中的非洲巨型蝸牛。

當然,蝸牛不太可能完成跨海遷徙……我們人類才是最大的傳播介質,只不過,一位貝類愛好者看似普通的行為,慢慢形成了蔓延全球的蝴蝶效應。

文/Sarah Laskow

譯/大葯

校/Maybeshewillx7

原文/www.atlasobscura.com/articles/giant-african-snails

本文基於創作共同協議(BY-NC),由大葯在利維坦發布

文章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利維坦立場

非洲大蝸牛(Giant African land snails)是最大的陸棲蝸牛種類之一。圖源:Preloved

非洲大蝸牛總能活下去。它們拳頭一般大小的圓錐形外殼可以生長到六英寸半(約16厘米,最大則可長到超過20厘米)。如果它們周圍的環境過於乾燥,它們就分泌出一種特殊的粘液,附著在殼上,把身體縮進殼內。在那裡,它們能以休眠的形態存活數月。這些蝸牛通常生活在地面,但它們也能爬樹。作為無脊椎生物,它們很長壽,能活5到7年,這也意味著它們很聰明。它們能溜進陷阱,吃掉誘餌,然後離開牢籠。

它們也有旺盛的繁殖力。非洲大蝸牛既有雌性又有雄性的性器官。所以無論何時兩隻興沖沖的蝸牛相遇,它們都可以交配。在無法遇到交配對象的情況下,一隻單身的蝸牛可以繁殖出更多的「自己」。倖存的卵個數雖不會很多,但每一隻活下來的蝸牛在獨立生長的情況下都能繁殖出一小批自己的後代。而當任意兩個孤獨的個體相遇——「嘭!」,它們就能產出數百個結實的卵了。

非洲大蝸牛的卵。圖源:wikipedia

「這使得消滅行動非常困難,因為你必須得把每一隻蝸牛都殺掉,」艾米·羅達(Amy Roda),一位來自美國動植物衛生檢驗署(U.S. Animal and Plant Health Inspection Service,APHIS)的昆蟲學家說。「它們有驚人的生存機制。」

圖源:Redbubble

它們的本領,以及人類的移民活動,讓整個世界在過去的兩個世紀中成了大蝸牛的殖民地。它們的分布如此之廣,蔓延速度如此之快,以至於它們幾乎可以成為我們時代的明確的標誌之一。它們留下的外殼將成為地質記錄的一部分,在幾個世紀後,變成「深時」(Deep Time,地質時間的概念)中的標記——它們曾來過這裡。在《人類世》(Anthropocene)中,漢堡大學的軟體動物學家漢斯道夫·波恩哈德(Hausdorf Bernhard)寫道,Lissachatina fulica,也就是非洲大蝸牛,會在世界上留下「結實、數目……多到能被迅速發現、特徵明顯能被輕易識別的」化石,向後人揭示人類對世界的影響。它們將成為人類在地球上長久遺產的一部分。

(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3305418300328)

它們也爬樹。圖源:GUILLERMO NOVA / DPA

許多研究地質年代與人類對地球影響的科學家認為,地球已經走出了全新記(Holocene,全新記自11650年前最後一次冰河時期結束時開始),步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人類世。地質世代是根據每個時期在地殼中的遺留痕迹劃定的,這些痕迹能夠保留幾百萬年。化石記錄的重要變化或者地球化學(geochemical)上的重要改變意味著時代的分界。如果這是個新的紀元,科學家們得通過在地下遺留的億萬年前的標誌物才能做出判斷。

現在,地質記錄了各種各樣奇怪的改變,足以象徵著新地質時代的到來——人們記錄到了碳同位素或者亞硝酸鹽的改變、塑料和飛灰(fly ash,燃料燃燒所產生煙氣灰分中的細微固體顆粒物)的出現。而在世界範圍內最有代表性的則可能是在核子時代開始就散布全球、落入土壤的鈈-239以及其他放射性同位素。這個星球上的任意一處,都有這種化學痕迹標誌著某個相當具體的時期。它們將在地下長留。

圖源:Tumblr

討論到了這裡,動植物扮演的角色還不那麼重要。在地質記錄中,某個物種突然的大量出現或者消失也是劃定時代變化的關鍵。「也許有人想當然,認為生物標記(biological marker)不重要,因為它們要花點時間才能在地球上發展起來,」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Leicester)以及英國地質調查局(British Geological Survey)的科林·沃特斯(Colin Waters)說。他是研究地層學和人類世的專家。「想要找到一下子在全球範圍內滅絕的物種,或者是在20世紀中期這個時間段內突然擴散到全球的物種都不太容易。」

亞伯達(Alberta)受侵蝕而顯現出K-T界限(K-T boundary,白堊紀-古近紀界線)的岩石。在這一距今6600萬年前的時期,恐龍和其他許多物種滅絕了。圖源:GLENLARSON/WIKIMEDIA COMMONS/PUBLIC DOMAIN

即便如此,生物標記依然能顯示代表人類活動對地球深刻影響的界限,而且它們還有些優點。化石通常極易被發現,在勘探中,它們可比放射性同位素更容易找到。明確的生物標記有幾個必備的重要特點。「我希望這種生物能留下遺骸,越結實越好,」萊斯特大學的古生物學家馬克·威廉姆斯(Mark Williams)說。無論這種動植物是什麼,它們也必須要在全球範圍內快速地繁殖(或者消失)。有些貝類是優秀的候選物種,它們有易於保存的厚殼,這些入侵物種附著在船體上或者被遺落在倉底的積水裡,隨船隻往返於世界上的港口間。非洲大蝸牛是另外一個不錯的選擇。

兩百年前,這些在科學文獻中被稱作L. fulica或Achatina fulica的蝸牛隻生活在東非的沿岸地區。自19世紀中期起,它們逐漸出現在遠離家鄉的地點。1847年,威廉·本森(William Benson),一位英國文官及貝類愛好者,撿了幾隻大蝸牛,把它們帶到了印度。作為禮物,這些蝸牛被送給文官的朋友,養殖在加爾各答(Calcutta)亞洲協會博物館(Asiatic Society Museum)周圍的花園中,在那兒,它們開始大量繁殖。

圖源:Imgur

19世紀末,它們已經出現在了斯里蘭卡,並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遍布亞洲,直至馬來半島,穿越泰國,來到緬甸、中國南部以及台灣。在二戰時,日本士兵將蝸牛帶到了包括菲利賓和新幾內亞的太平洋島國上,試圖把它們開發成食物(通常用水煮的方式來烹飪,據說口感獨特)。到19世紀80年代,這些蝸牛已經到了西非,並跨越大西洋來到了加勒比海域以及巴西。在這個世紀里,它們在中美洲、阿根廷以及古巴立住了腳。全球入侵種檔案(Global Invasive Species Database)將它們列為地球上百大外來入侵種之一。最近一次在弗羅里達州的剿滅活動消滅了將近16.8萬隻非洲大蝸牛。

這些蝸牛殼能以化石的方式保留下來,成為人類對地球影響的記錄。圖源:H. ZELL/CC BY-SA 3.0

大蝸牛在全球的勝利一部分可歸結於人類把它們帶到世界各地的活動,但它們的繁殖能力才是它們成功的根本原因,說實在,已經到了有點兒噁心的程度。在一個菲律賓島嶼上,一次剿滅行動在幾個月內清除了超過4500萬隻蝸牛。羅達,那位APHIS的昆蟲學家,曾在特立尼達見識過一個被她稱為「完美的蝸牛巢」的地區,那兒成了蝸牛們的舒適之家。「樹上、建築上爬的都是蝸牛,一英畝內大概能有上千隻。它們可以爆炸性地繁殖。

伯納德在《人類世》發表的論文中寫道,這些特點讓大蝸牛成為了在未來標註這個時期最好的選擇之一:「與其他花幾百年甚至更長時間才完成擴張的物種相比,L. fulica(也就是非洲大蝸牛)在人類的幫助下只花200年就遍布全球,在地質學上幾乎就是一瞬間的事。」

「大蝸牛有非常棒的標記潛力。」古生物學家威廉姆斯說。一部分是因為我們能比較精準地判斷出蝸牛抵達世界各處的時間。「討論『深時』的時候,我們能以百萬年作單位,」他說,記錄的時間越久遠,我們就越難精準地判斷。「但在人類世,在有歷史背景的情況下,我們想要按年來分析地質,例如,找到代表1952年的地質記錄。」許多地方,我們可以利用蝸牛做到這點。幾百、幾千年後,甚至在更遠的未來,大蝸牛的外殼依然會留存在地下,它們不僅僅證明了自身的存在,也代表著我們人類,以及我們是如何改變了一切的。

往期文章:

「利維坦」(微信號liweitan2014),神經基礎研究、腦科學、哲學……亂七八糟的什麼都有。反清新,反心靈雞湯,反一般二逼文藝,反基礎,反本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SetApp:Mac應用打包訂閱服務
又有14項著名的心理學實驗被證明無法重現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