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銀行上演融資「總動員」

銀行上演融資「總動員」

在沉寂了一段時間之後,商業銀行上市步伐突然加快。

新年伊始,紫金銀行和青島銀行先後登陸上交所和深交所。據統計,自2018年9月19日和9月26日鄭州銀行、長沙銀行首發上市以來,在不到4個月的時間裡,已有4家銀行在A股上市。另外,還有多家銀行處於IPO審核排隊中。相比較而言,2017年登陸A股的銀行僅有張家港行1家。

除了加快上市融資步伐之外,已上市銀行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12月份發布的再融資公告「如雪片般」,資本補充的方式也是花樣翻新。

比如,在2018年12月17日、18日及19日3天內,中信、平安、興業、華夏、交行和浦發6家銀行集中披露了各自再融資獲批情況。其中,前5家銀行再融資方案獲證監會審核通過,浦發銀行的再融資方案則獲得銀保監會的批複同意。

每逢歲末年初,銀行的手頭都有些緊,但今年尤為明顯。究其原因,除了與商業銀行要完成年度監管考核指標之外,也與新的資本監管辦法有關。2018年是《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試行)》過渡期的最後1年,按照監管要求,到2018年12月底,系統重要性銀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必須分別達到11.5%、9.5%和8.5%,其他銀行則分別達到10.5%、8.5%和7.5%,這一數值較2017年年末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與此同時,業務轉型或擴張成為商業銀行資本補充的最主要動力。2018年,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各項紓困民企的政策漸次落地,商業銀行信貸的重要性凸顯。在新的一年,民企和小微企業信貸需求整體上升將成為大概率事件。此外,加強布局各類子公司,也是商業銀行資本消耗的重要內容。最受各方關注的是理財子公司落地。目前,工行、中行、建行和交行成立理財子公司計劃已獲銀保監會批准。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超過30家銀行對外公布了設立理財子公司的計劃,資本總規模已超千億元。

另外,從開放的視角看,一些銀行在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與此同時,隨著國內金融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一些銀行與外資股東開展合作的可能性也在大幅上升,若成功落地無疑也需要一筆不菲的核心資本支出。一方面要加大信貸投放,另一方面要提升綜合金融服務,「糧草」是否充足成了這些銀行生存發展的關鍵,通過各種渠道著急「找錢」也就不難理解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評媒 的精彩文章:

為人才賦能!八月瓜知識產權承辦國際人才共享高峰會
9分鐘批貸,被投訴暴力催收,鉅寶盆遭遇大面積逾期?

TAG:金評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