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劉永坦:為祖國「海防長城」安裝「火眼金睛」

劉永坦:為祖國「海防長城」安裝「火眼金睛」

科技日報記者 李麗雲

【人物簡介】

他是黑龍江省唯一一個「兩院院士」。他,1991年和2015年兩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劉永坦,著名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對海探測新體制雷達理論與技術奠基人和引領者。

40年來,劉永坦領導和培育的創新團隊,率先在國內開展了新體制雷達研究,技術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成功實現工程應用,在保衛祖國海疆中發揮著強大作用。他為祖國「海防長城」安裝上了「火眼金睛」。

1月8日,在人民大會堂,劉永坦從國家主席習近平手中接過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證書,那一刻,他想的更多的是,他是在代替整個團隊領取這個獎項。

他對記者說:「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師和科技工作者,在黨和國家的支持下,做成了點兒事。這事離開團隊的力量是絕對無法做到的。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是一種無上的光榮,這份殊榮不僅僅屬於我個人,更屬於我們的團隊,屬於這個偉大時代所有愛國奉獻的知識分子。」

隨著國家最高科技獎的頒發,一段鮮為人知的艱難科研攻關歷程才終於為人所知。40年來,劉永坦心無旁騖,一生執著一件事,無論世事如何滄桑,始終致力於新體制雷達事業的發展,為我國海岸線築起一道堅固的「海防長城」。

唐詩宋詞里熏陶的家國情懷

伴隨科研一生

「我家是在『南京大屠殺』之前逃離的南京,如果晚一點我們都沒了。」 劉永坦淡然的冷幽默中飽含著對國家命運的深切關注。

1936年,劉永坦出生在南京一個溫馨的書香門第。然而,生逢亂世,出生不到一年,他就隨家人開始了顛沛流離的逃難生涯。

飽受10多年流離之苦的劉永坦自懂事起就對國難深有體會。「雖然那時候小,但那種苦深深印在腦海里。『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我永遠不會忘記在昏暗的菜油燈下做完作業後,聆聽母親用慈祥動人的聲音誦讀詩詞和講解家國大義時的激情。」劉永坦很早就在母親的「監督」下讀史書、誦詩文、勤思考,培養出了很強的求知慾和愛國心。父親常常告訴劉永坦,科學可以救國,可以振興中華。自強、強國的夢想從小就在他的心裡深深紮下了根。這種在唐詩宋詞里熏陶出的家國情懷,此後伴隨劉永坦科研攻關一生。

13歲那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更讓他堅定了刻苦學習、科技興國的信念。

1953年,劉永坦以優異成績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早在中學念書時,他已經在學業上初露鋒芒,尤其是在數學方面展示出超人天賦。在哈工大,他如魚得水,對於學校開設的工科數學和物理,他覺得「不解渴」,又自學了理科數學和物理的有關部分。哈工大開啟了劉永坦超級學霸令人敬佩的一生。

經過一年預科、兩年本科學習,成績優異的劉永坦作為預備師資之一,被學校派往清華大學進修無線電技術。1958年,劉永坦回到哈工大參與組建無線電工程系。這年夏天,他走上哈工大講台,正式成為高校青年教師,成為向科學進軍的科技工作者。

異域求學學霸模式贏得尊重

1965年春,劉永坦在哈工大參加了科技攻關第一戰,承擔國家「單脈衝延遲接收機」研製任務,主持並提出了總體設計方案。遺憾的是,他還沒有來得及完成人生第一項研製任務,「文革」就開始了。1970年劉永坦暫別尖端技術的研發,插隊落戶到黑龍江省五常縣農村種大米。劉永坦知道,處於逆境之中的個人必須經得起考驗,他沒有消沉,激勵自己做「合格的農民」,但因此落下了伴隨一生的腰病。

劉永坦1973年重回哈工大,1978年,被破格晉陞為無線電系副教授。同年8月,他被選去北京語言學院參加出國人員外語培訓班選拔考試,沒有任何準備,憑藉紮實的「內功」,他以優異成績考入出國外語培訓快班,成為改革開放後第一批邁出國門的學者。

1980年,劉永坦在英國

1979年6月,劉永坦走出國門開始異域求學。他所進修的英國伯明翰大學電子工程系擁有豐富的文獻資料和先進的試驗設備,聚集著一大批雷達技術的知名專家和學者——劉永坦的合作教授謝爾曼就是其中之一。謝爾曼交給劉永坦大量的英文文獻,憑藉過硬的英文功底、深厚的專業知識,劉永坦開啟學霸模式很快啃完了這些文獻。他的勤奮、刻苦和才華贏得謝爾曼的信賴和賞識。謝爾曼開始讓他幫帶博士生,並讓他參與到重大科研項目「民用海態遙感信號處理機」的研製工作。

經歷無數個日日夜夜的設計—試驗—失敗—總結—再試驗……一年多以後,劉永坦順利完成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信號處理機研製工作。謝爾曼評價說:「劉永坦獨自完成的工程系統,是一個最有實用價值、工程上很完善的設備,其科研成果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很重要。他的貢獻是具有獨創性的。」進修期間,伯明翰大學授予劉永坦「名譽研究員」稱號。

通過這次難得的科研任務,劉永坦對雷達有了全新的認識。傳統的雷達雖然有「千里眼」之稱,但也有「看」不到的地方。世界上少數發達國家開始致力於新體制雷達的研究,從而使「千里眼」練就「火眼金睛」的本領。

1980年,劉永坦在實驗室

「中國必須要發展這樣的雷達!這就是我要做的!」 一個堅定的目標就此在劉永坦心中萌芽、誕生。1981年金秋,懷揣開創中國新體制雷達之路的宏願,進修結束後的劉永坦立刻起程回國。

「雷達故事」無人信

執著遊說終立項

帶著夢想和信念,留學歸來的劉永坦滿腔赤誠地開始向哈工大、向國家有關部門宣講他的「雷達故事」。為此,他一年有200多天在外出差。但很多人不信,當時,「新體制雷達」還只是一個概念,國外也沒有做成。「美國做出來了么?英國做了么?」這是劉永坦被回問最多的一句話。

當今世界的千餘種雷達中,新體制雷達不僅代表著現代雷達的一個發展趨勢,而且對航天、航海、漁業、沿海石油開發、海洋氣候預報、海岸經濟區發展等領域都有重要作用。20世紀70年代中期,國內有關單位曾對該項技術進行過嘗試,但由於難度太大、技術儲備不足等諸多因素,最終未獲成果。

除了基本思路外,劉永坦找不到參考資料,更沒有相關技術可借鑒。很多人認為劉永坦的「雷達故事」聽上去很美好,但希望很渺茫。好心人勸他,大的研究院所尚且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和能力,更別說一所大學了;這樣的研究風險太大、周期太長,很可能把時間和精力都搭進去了卻一事無成……但劉永坦不改初衷。

遊說立項在1982年初春有了轉機,劉永坦向當時的航天工業部預研部門領導詳實介紹了當時發達國家新體制雷達發展的動態,並暢談了自己的大膽設想。預研部門當場拍板支持。隨後,劉永坦著手進行細緻的策劃和準備。在這一年,劉永坦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經過10個月的連續奮戰,一份20多萬字的《新體制雷達的總體方案論證報告》誕生了,有厚厚的六大本。1983年夏,原航天工業部科技委員會召開整整4天的方案評審會,最後與會專家們一致表決通過這份報告。

這是一場填補國內空白、從零起步的具有開拓性的攻堅戰。面對幾十年可能默默無聞甚至失敗的風險,劉永坦率領團隊六個成員義無反顧地踏上了前無古人的創新之路。經過800多個日日夜夜的努力、數千次實驗、數萬個測試數據的獲取,劉永坦主持的航天部預研項目「新體制雷達關鍵技術及方案論證」獲得豐碩成果,在新體制理論體系和關鍵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

1986年7月,航天工業部在哈工大舉行了新體制雷達關鍵技術成果鑒定會。50多位專家一致認為:「哈爾濱工業大學用兩年多時間在技術攻關中取得重大進展,掌握了新體制雷達主要關鍵技術,某些單項技術已進入國際國內先進行列。已具備進一步完善雷達系統設計並建立實驗站的條件。」從此,新體制雷達從預研項目被列為國家科技應用與基礎研究項目。

堅守荒野專註前行靜待花開

按常人邏輯,劉永坦和他的團隊已經完成了預研使命,完全可以結題報獎了。但他認為僅僅「紙上談兵」是不夠的,需要進一步建立有實際意義的雷達實驗站,用於理論和關鍵技術的驗證。1986年,劉永坦開始主持「新體制雷達研究」。

雷達研製試驗現場,都是荒無人煙的無人之地,劉永坦團隊常常在條件惡劣的試驗現場一干就是幾個月,臨到春節前一兩天才能回家與親人團聚。據劉永坦愛人回憶,那時劉永坦差不多每年有200多天在外出差,家裡的大事小情都由愛人一人統管。

劉永坦曾反覆對團隊成員們說:「跟理論相比,實際情況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摻入其中,需要到現場去仔細分析各種各樣的原因,一件件解決。書本上的理論只有在實際中解決問題,才能體現出理論的完美。」

調試初期,系統死機頻頻出現。要從幾十萬行的大型控制程序系統中找出問題癥結,工作量巨大。作為主帥,劉永坦承擔著比別人更加繁重的工作。雖說有了當年在農村的磨礪,他並不認為工作有多苦。可即便如此,他們在外場做試驗的勞動強度也遠非常人可比——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常常由於趕不上吃飯而用麵包充饑,困了就倒在實驗室的板凳上湊合一覺……超負荷的腦力和體力付出,鐵打的漢子也會被擊倒,疼痛難忍的腰間盤突出曾讓他幾個月不能行走。有一次,在攻克某個關鍵技術時,他因為長期勞累而倒在了現場。上不了「前線」,就「運籌」於病床之上,劉永坦硬是躺在床上,堅持和大家一起「奮戰」,打敗了擋在必經之路上的「攔路虎」。劉永坦還患有家族遺傳的高血壓,40年科研攻關中,從來沒有間斷吃藥。

「有志者,事竟成。」這群優秀的科技工作者頂風冒雪,日晒雨淋,終於在1989年建成了中國第一個新體制雷達站,成功研製出我國第一部對海新體制實驗雷達。

1990年4月3日,對於團隊所有人來說,都是一個難忘的日子。這一天,劉永坦團隊首次完成了我國對海面艦船目標的遠距離探測實驗,取得重大突破。當目標出現在屏幕上時,團隊成員們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那淚水背後有成功的喜悅,有8年來不為外人知曉的艱辛。8年,劉永坦的團隊也從當初的6人攻關課題組發展成幾十人的研究所。

1990年10月,國家多個部門聯合舉行的鑒定會宣布:「新體制雷達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991年,該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面對質疑勇往直前

是專註的更高境界

凡成大事者皆逆流而行、且勇往直前。

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有人勸說見好就收吧。劉永坦不僅沒有停下,而且選擇了一條更加難走的路。

「一定要把實驗室里的成果變成真正的應用。」劉永坦認為這些成果倘若不能變成真正的應用,那無疑就像是一把沒有開刃的寶劍,好看卻不中用,這對國家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浪費和損失。

一切為了國家的需要,面對不確定性,面對人生的又一次重要抉擇,劉永坦又一次做出了繼續逆流勇往直前的決定。

這一次,他知道不止需要8年。隨後發生的事情,讓劉永坦「意外」地被深深感動。得知他的決定,團隊成員全體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全力支持。

劉永坦深知,科學技術發展到今天,科研活動不可能再允許一個人去單打獨鬥。新體制雷達研製隊伍就是一個相互協作的團隊。更艱苦的下一步,他要聯合國內優勢科研力量組建一個更大的團隊,走一條產學研結合之路。

1997年,新體制雷達被批准正式立項,哈工大作為總體單位承擔研製工作,這在國內高校中尚屬首次。劉永坦團隊深知,這是一條只能進不能退的路。「能為國家的強大作貢獻是我們最大的動力和使命。國家把這麼重要的項目交給我們做,這是我們最大的榮耀。」

劉永坦在實驗室工作

為了解決國家海防遠程探測的迫切需求,必須研製具有穩定、遠距離探測能力的雷達,然而,從原理到工程實現涉及電磁環境複雜、多種強雜波干擾等國際性技術難題。面對世界各國均難以逾越的技術瓶頸,劉永坦帶領團隊,歷經上千次實驗和多次重大改進,對長期以來困擾雷達的諸多威脅提供了有效的對抗技術措施,終於在本世紀初形成了一整套創新技術和方法,攻克了制約新體制雷達性能發揮的系列國際性難題。

回憶起從實驗場地轉戰到實際應用場地的歲月,團隊成員都唏噓不已:很多理論、技術上的難點和空白仍然需要去解決、去填補,再加上地域環境的差異,實際工作中又產生了許多新的問題和困難。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歷經十餘年的艱辛努力和刻苦攻關,劉永坦和他的團隊又一次圓滿完成了任務,2011年成功研製出我國具有全天時、全天候、遠距離探測能力的新體制雷達——與國際最先進同類雷達相比,系統規模更小、作用距離更遠、精度更高、造價更低,總體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核心技術處於國際領先地位,標誌著我國對海遠距離探測技術的一項重大突破。2015年,團隊再次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哈工大副校長韓傑才院士說:「劉永坦團隊研製的新體制雷達實現了關鍵技術自主可控,不向國外封鎖低頭,不懼卡脖子,靠不服輸的勁頭通過完全自主創新,技術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劉永坦團隊敢於碰硬,敢於啃硬骨頭,40年堅持圍繞一個方向一個領域,取得成就,獲得兩項科技進步一等獎,這種價值導向和科技精神,這種精神傳承非常寶貴。」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均由受訪單位提供

編輯:朱麗

審核:王小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開拓創新,勇立潮頭,第二屆中國經濟新動能領袖峰會在京舉行
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雪在路上,北京的雪緣何遲遲不來?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