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千年前的畫只畫船不畫水,為何卻被稱神作?放大10倍便明了

一千年前的畫只畫船不畫水,為何卻被稱神作?放大10倍便明了

一千年前的畫只畫船不畫水,為何卻被稱神作?放大10倍便明了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這首詩出自《唐詩三百首》中高蟾的《金陵晚望》,這首詩的大概意思就是傍晚的樹林伴隨著悄然歸去的浮雲,秋天的寒風陪伴落日消逝。這世間有著無數的大畫家,卻是幾乎沒有人能夠畫出此刻的一片傷心之地。其實不然,作者這樣的觀點在小編看來並不是絕對的,畢竟,對於一位優秀的藝術家來講,什麼都是有可能的。其實很多藝術家對我們普通人來講,就像是介於瘋子與天才之間的一種人,很多人是不能夠理解藝術家的思想的,的確他們總是能夠看到那些我們看不到的東西,並且通過他們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就像是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的微笑,我們都知道這幅畫是世界性的名著,但是我們或許永遠都不會知道,達芬奇畫這幅畫背後的深意究竟是什麼。小編今天帶來的這幅畫,就是很神奇的一幅畫,這幅畫一度被成為神作,看起來非常簡單,畫上只有船卻沒有水,那麼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這幅畫其實是一千年前的一幅畫,是宋代畫家宋馬遠所畫,畫上只有一隻小小的船以及一個穿著蓑衣的老翁。嚴格來講,這幅畫其實是有悖常理的,不僅在構圖上是相當不合理的,在整體塑造上也是十分的不精細,這便導致了這幅畫在很多人眼中是不倫不類的,因為在整幅畫中,我們只能夠看到船卻看不見水。但是,如果我們將這幅畫放大十倍,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船下的畫家增添了一些波浪。通過這種方式,它可以反映確實在水中的場景,並可以表現出那種空曠的感覺。

所以說,畫家的用墨其實是相當精妙的,可以說是神來之筆了。雖然只有寥寥幾筆,但它可以將老人的畫作變為現實。這艘船也很有繪畫特色,而且有人的那一段是要翹一點的。雖然墨水很薄,但在塑造人物和風景方面卻美觀。

對於空間處理,我們不難看出畫家的創造性,小編在第一次看見這幅畫的時候,第一印象就是一個詞孤獨,但是其實這樣的孤獨與我們口中經常說的孤獨是不一樣的,老翁的孤獨是樂在其中的。其實,這幅畫與一首詩是相當般配的,而這幅畫也的確是為了這首詩而創作的。這首詩便是柳宗元的《江雪》,全詩是: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試想一下這樣的畫面:四周的山上沒有了飛鳥的蹤影,小路上連一絲人的蹤跡也沒有,只有江上的一隻小船中,有一個披著蓑衣,帶著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垂釣。四周的山連綿起伏,空曠的,沒有了飛鳥的鳴叫思維方式發送和蹤影,所有穿梭在山內外的小路上沒有了人的行蹤,只有在那寬廣平靜的江上,一個披著蓑戴著笠的老漁翁,一個人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獨自垂釣。可不就是畫中描繪的樣子嘛!

本文由【經典歷史】獨家原創,作品未經作者本人允許,禁止抄襲轉發,侵權必究。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典歷史 的精彩文章:

蘇聯解體後,為啥西方沒有再繼續肢解俄羅斯?原因你不會想到
為啥說「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著」?女人看了會悲傷!

TAG:經典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