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叔孫通為大漢制定禮儀規矩,讓劉邦真正體會到當皇帝的滋味

叔孫通為大漢制定禮儀規矩,讓劉邦真正體會到當皇帝的滋味

劉備原來只是沛縣的一個小亭長,憑藉自身的努力以及運氣,在眾多能人的幫助下,最終成為了大漢的皇帝。幫助劉備打江山的人,大多都是草莽出生,不懂什麼禮儀規矩,基本上都是隨性而為,在皇帝面前也經常大呼小叫,沒有一點為人臣子的樣子,因此劉備感覺自己沒有帝王的威嚴。直到叔孫通為漢朝制定了一些列的禮儀規矩後,才讓劉備真正體會到做皇帝是一種什麼滋味。

深秋之中的長安城,天氣已經開始轉寒了,天才剛剛見亮,早朝就要開始了,大臣們在按照官職的高低,井然有序的進入長樂宮,文臣武將分別站於大殿來的兩側,文臣以蕭何為首,武將以曹參為首。這個站位順序是根據以前的功績制定的。除了被奪取兵權的韓信以外,蕭何所立的功勞最大,再往後就是曹參,即使是在鴻門宴上救過劉邦的樊噲,也比不上這二人。

原本在眾位大臣的眼中,曹參的功勞要比韓信大,因為曹參在參加過的戰役無數,滿身都是戰場上留下的舊傷,他應該位於群臣之首。可是謁者鄂千秋卻持有不同的觀點,在他看來曹參只是一時之功,而蕭何保證了戰爭前線需要的所有糧草供應,正因為如此漢軍才能在失敗後一次次站起來,功在千秋。他的意思就是大漢可以少了曹參,但絕對不能少了蕭何。

諤千秋的看法也真是劉備心中所想,當初劉備為了確保蕭何地位,曾有一番「功臣」與「功狗」的論調,還給了蕭何「劍履上殿,入朝不趨」的兩個特權。

現在大殿之內一改往日喧鬧的場景,個個神情肅穆,小心謹慎。這一切的變化都是因為叔孫通幫助劉邦制定了大漢的禮儀規矩。叔孫通原本是秦朝的官員,沒有收到過什麼重用。秦朝滅亡後,他就投奔了劉邦,在劉邦的身邊也一直默默無聞。直到有一天,劉邦很羨慕當年秦始皇出遊的場面,這讓叔孫通人找到了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

劉邦的手下出自三教九流,即使現在做了大官,還是一副自由散漫的做派,而且這些大臣在劉邦面前也經常大呼小叫,沒有一絲為人臣子的自覺,劉邦就想為何自己不能像秦始皇那樣為人懼怕呢?感覺自己沒有一點帝王的尊嚴。

叔孫通就向劉邦講解了什麼是禮儀,什麼是尊卑,然後用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去教導大臣們禮儀規矩,因此這才有了,如今大殿內的這一幕。劉邦見到大臣們一個個都很小心謹慎的樣子,終於體會到了帝王高高在上的感覺,找到了身為帝王的威嚴。

那些昔日追隨劉邦的兄弟們,此刻開始明白,現在的劉邦在就不是當年那個可以隨意打鬧的兄弟了,他是九五之尊,是大漢的皇帝,掌握著所有人的生死。從此之後,大臣們開始熟悉另一種沒有硝煙的戰爭,但卻真實的戰場還要殘酷,它叫做權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皮哥說史 的精彩文章:

劉邦征戰多年,建立西漢王朝,統治初期疆域為何這麼少?
漢景帝劉啟,世人眼中的明君,因何受到竇太后偏見?

TAG:皮哥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