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和深度思考同樣重要的,是學會這 5 種多元視角

和深度思考同樣重要的,是學會這 5 種多元視角






彭縈  

       改變自己主創


創業者 | 品牌人 | 性格分析師


美劇《廣告狂人》里有個情節很打動我。

一個年邁且傻愣愣做事總鬧笑話的老太太秘書突然死在了辦公室的桌子上。處理後事中,廣告公司的大老闆在想,我對她完全不了解我怎麼給她寫訃告呢?

沉默半響,他說,「1898 年,她生於一個農舍。她死於摩天大廈的 37 層。她是個宇航員。」

這就是視角。本周末的語音內容為「如何做好人生的斷舍離」,人生本應洒脫,斷舍離這門課應該通過什麼樣的視角去學習?點擊「閱讀原文」加入我們。




                                                                   

                   


和深度思考同樣重要的,是學會這 5 種多元視角


作者:艾菲


來源:艾菲的理想(ID:xiaoyaolsh)


獵豹CEO傅盛曾說:「

一個創業者想要成功,首先要用上帝視角看事情。

所謂上帝視角,就是將自己深入其中,能敏銳感受內里變化;抽身其外,又能讓自己變成一個旁觀者,觀察很多事情的發生和結果。」



的確,如果看問題的視角只有一種— 即「從自己出發的視角」,我們看到的世界就會過於局限。要麼是陷在情緒里,停留在當下的感受里難以自拔;要麼是無法看清自己的真實渴望,永遠被當下慾望所牽引。



這時,如能引入多元視角,就會看到完全不同的情境,產生截然不同的想法與感受。


打個比方,當我在用相機拍攝我家貓的時候,正常情況是平視拍攝,但如果轉換視角,改成俯視拍攝、仰視拍攝、航拍拍攝、從側面拍攝,或者微距拍攝,就會帶來一些新的發現。比如在微距拍攝的時候,我忽然發現她的眼睛跟琥珀非常相似,她的耳朵里和耳朵尖上有很多細小的絨毛。



這就是多元視角,即你怎樣看,以及你將它看成什麼的角度轉換。

多元視角到底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好處呢?第一,它能帶來以前不曾意識到的新發現。第二,它能幫我們更快速更清晰的解決問題。



有一項科學記錄表明,在思考和看待問題的時候,願意採用多元視角的人,往往比那些只從自己視角出發的人獲得更多成功。



而《多樣性紅利》的作者佩奇則說:

「對任何一個問題,都存在一個能讓答案一目了然、脫穎而出的視角。」



那麼,除了「從自己出發的視角」外,還有哪些視角能讓答案一目了然、脫穎而出呢?



|

一、

上帝視角


「上帝視角」這個詞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小說的寫法中有上帝視角,電影的拍攝中也會用到上帝視角。



關於「上帝視角」,獵豹CEO傅盛曾分享過他的實踐體驗。



他說:

「有一段時間,每次有人離開公司,我都會受很大的心理影響。後來,運用「上帝視角」之後,我就將整個公司看做一個生命體。因此,人員的進出,不論對個體進化,還是組織進化,其實都是好事情。在理解到這一層後,我就開始大刀闊斧,拆分事業部,鼓勵內部創業,出售部分業務等等。由於這種競爭,必然帶來很多人的不適,也會造成人員的一些交替。其實在以前,我的內心特別接受不了。包括一起工作多年離開的人。但現在我會認為,那都是彼此進化的一部分。有的時候,環境變了,我們需要進化;進化不了,離開了,大家也只是在不同的軌道上。今天。我能更加理性地看待這一切。」


當他用「從自己出發的視角」看公司里「人來人往」這個問題的時候,總會感覺傷感。但當他轉換視角,跳脫出來,開始用「上帝視角」審視一切的時候,忽然發現自己的感受其實無足輕重,而公司也不過只是一個需要進化的生命體。「人進人出」只是生命體進化的必由之路,而這一切都是非常自然、合乎自然法則的。



為什麼「上帝視角」能讓傅盛在心理上產生如此巨大的轉變呢?



因為這個視角能讓我們從「我」這個殼中抽離出來,成為自己生活與生命的一個旁觀者或俯瞰者。

作為旁觀者或俯瞰者,看到的內容自然就與「我」所看到的內容大相徑庭,產生的感受也因此完而全不同。



所以,「我」感受到的傷感不過是自然進化歷程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我感受到的傷痛也不過是每個人在一生中都必然會經歷的事情。在我們身上所發生的每一件大事,愛恨別離也罷、生老病死也好,在旁觀者看來都不過是十分正常的小事,它們的出現和消逝就像是飄過眼前的一片浮雲或一絲青煙。



因此,「上帝視角」能讓我們用一種完全「無我」的姿態看一切,看眾生,看世界。所以,

當啟用「上帝視角」的時候,我們就會感受到更多的釋然與超脫,它是一種會讓我們變得越來越超脫的有效視角。



|

二、

宇宙視角


先講一個故事,說的是一名美國前宇航員,他搭乘宇宙飛船去往太空,每天從太空遙望地球,一開始他關注的是哪裡是他所在的國家和城市,哪裡是別的國家和地區。



然而,隨著在太空中工作的時間越來越長,他開始被這個藍色星球整體的美深深打動。回到地球後,他決定把在太空中看到的藍色星球的美展示給大家,展示給來自於全世界不同國家的人們。



於是,他成為了一位進行環球演講的慈善大使,呼籲全人類要保護地球,地球上生活的不同國家和種族的人民其實是一個整體,一個系統。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到,「宇宙視角」能將我們禁錮已久的「國」與「國」、「區域」與「區域」、「地區」與「地區」、「公司」與「公司」、「個人」與「個人」的界限徹底打破,從而帶給我們更為廣博的胸懷以及更加寬闊的視野。



更為廣博的胸懷與更加寬闊的視野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呢?

它會深刻改變我們的世界觀,而世界觀的改變會深刻的影響到我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所做的判斷、思考和決策,從而影響我們的一生。



同樣是「宇宙視角」,著名科幻小說《三體》又有不同。



「太陽系預警系統已於五小時前證實,對本星系的黑暗森林打擊出現。這是一次維度打擊,將把太陽系的所在空間維度由三維降至二維,這將徹底毀滅太陽系中的所有生命。預計整個過程在8-10天內完成,截止公告發布時,太陽系三維空間向二維的跌落仍在進行中,且規模和速度正在擴大。已經證實,脫離跌落區域的逃逸速度為光速。政府提醒所有公民:逃逸速度遠大於目前人類宇宙飛行器的最高速度,逃亡成功的可能性為零。」



這段於平靜中蘊藏著毀滅力的文字正是來自於《三體》。



在看到這段太陽系被宇宙中其他星球「降維打擊」從三維(立體的)打壓到二維(平面的)的文字時,當你站在宇宙之中親眼目睹這一切時,不知你心裡會湧起怎樣一種感受?



於我而言,是在長時間焦慮後感受到的永恆寧靜,是人類、太陽系和銀河系的渺小;與此同時,我也產生了一種覺醒,一種應當「放下控制欲」的覺醒。



這就是「宇宙視角」帶給我們的改變:

更廣博的胸懷、更寬廣的視野,徹底的寧靜感以及越來越少的控制欲。



|

三、

時間線外的視角



在「上帝視角」和「宇宙視角」之外,還有一種很特別但很少有人提及的視角,叫做「時間線外的視角」。



什麼是「時間線外的視角」?

它說得是讓自己退後一步,離開正在進行的一切,站在時間線的後面,注視它,感受它。

這時,你會感受到什麼?



眼前這根「時間線」代表的正是你的一生,它像是一條不斷奔湧向前的河,不論你是否正在其中,還是已經退後一步,它的奔涌都從不止息。當你將眼前遇到的事和當下強烈的情緒放在這根時間線上的時候,就會發現它不過是你整個人生中很小的一段、一個點,甚至是比點還小的一抹輕微印記。然後,可以試著將目光投向這條「時間線」的前方,這時你會發現前面的路還很長,生命中很多美好的可能性還未展開,生命中很多很棒的未來還等著你去探索與創造。



時,眼前那些痛苦和焦灼的情緒開始逐漸變淡,變成了人生長河中的一個小插曲,一段小過往,一個小小的點,或者只是一抹淡淡的印記。



你的內心也開始走向平靜而寧和。

這樣一種視角的轉換很像是從「微距拍攝」變成了「航拍」,隨著拍攝角度的巨大改變,自己的想法和念頭也都跟著轉變了。



這是我個人非常喜歡也經常使用的一種視角轉換。



每當被眼前的情緒、困難所深深困擾的時候,我就會嘗試著退後一步,看著眼前奔涌而去的「時間線」,看看它的過去,看看它的現在,再看看它的未來,然後就會平靜下來,意識到人生還很長,不必急於一時;人生還有很多美好的可能性,眼前的痛苦只是生命中的一段經歷。也許在未來某一天,想起這段經歷的時候,不但不會痛苦,反倒覺得珍貴。



|

四、

站在未來某一時點上的視角



之前遇到一位來訪者,她說非常想要離開在學校任教的工作,換個行業重新發展。然而,當我問她:「假如你已經換了一個不錯的工作,時隔五年之後,再回頭看現在,會有什麼感受?」的時候,她忽然痛哭失聲:「我不想離開,我捨不得。」



後來,她對我說:「到現在,我才終於意識到我其實深愛著這份工作,之所以想要換個行業不過是因為我實在討厭現在工作中的一部分,就是評職稱的那部分。所以,我非常痛苦,一心只想逃避,想要離開,卻忘記了對這份工作的深愛。」



如果僅從當下視角出發,這位來訪者是一心一意的想要擺脫現在的工作。



為什麼?

因為工作中的評職稱部分讓她極度厭惡和難以忍受,同時她也沒能找到好的方法去面對這一部分,於是日積月累下來就成了「擺脫現在工作」的巨大動力。



當我問她:「假如你已換了一個不錯的工作,時隔五年之後,再回頭看現在,會有什麼感受?」的時候,她就被我帶出了持續已久的情緒,發現在那強烈的厭惡之外(對評職稱的厭惡),自己還深愛著教書育人。



這就是「站在未來某一時點上」看問題的視角所帶來的,

它能讓我們從此時此刻的糾結中抽離出去,站到更遠一點的地方回望,於是當下的強烈情緒和糾結就會淡去,被情緒掩蓋的真實就會浮現。



|

五、

臨終視角



比「站在未來某一時點上」的視角更進一步的是:臨終視角。

下面是知名癌症科普公號菠蘿因子的作者菠蘿在今年2018年大年初一發出的文章。



「大年三十,我正式從製藥公司辭職,準備搬回上海,全職做兒童癌症公益。」朋友說:「你這個彎拐得有點猛呀。」確實,這意味著我要離開美國,也要離開一線科研。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



我和太太在美國學習和生活了10多年,非常習慣。工作穩定,有房有車。居住的城市冬天不冷,夏天不熱,對小孩來說,海洋世界,樂高遊樂場,甚至迪斯尼都是周末隨時可以去的後花園。從中國到美國,從本科到博士,從學校到公司,我已經做了10多年的科研,我喜歡挑戰未知世界,喜歡試驗成功時刻的驚喜。父母也可以很驕傲地對周圍人說:「我兒子是美國一線科學家,在世界最好的藥廠之一研究抗癌新葯。」突然全部放棄,搬回國做公益?這個彎確實轉得很猛。

但下決心並沒有想像那麼難。



太太說:「我支持你,或許真能回去改變一些事兒呢。」我知道沒有後顧之憂。捐贈者說:「不著急,我們要做一個長線的公益!」我知道這是事業而非工作。很多好朋友說:「挑戰很大,但如果你要做,我肯定全力支持!

我知道有人同行。

最重要的,是自己內心說:「如果生命只剩一年,你想試試么?」答案非常清楚。



這就是「臨終思維」。

當我們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真正在乎什麼的時候,可以嘗試「臨終視角」,它能幫我們濾盡鉛華,看清內心真實渴望,甚至是我們的核心價值觀。



打個比方來說,這種感覺就像是站在潮水剛剛退去的海灘之上,破碎的、完整的、漂亮的貝殼在一瞬間全都露了出來,一覽無遺,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這時,我們不再尋找答案,因為答案就在眼前。



正如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那場著名演說中說的:

「在17歲的時候,我讀過一句格言,好像是:如果你把每一天都當成你生命里的最後一天,你將在某一天發現原來一切皆在掌握之中。這句話從我讀到之日起,就對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過去的33年里,我每天早晨都對著鏡子問自己: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末日,我還願意做我今天本來應該做的事情嗎?當一連好多天答案都是否定的時候,我就知道做出改變的時候到了。」



在我們無法做出重大抉擇的時候,可以試著啟動「臨終視角」,從而幫我們穿透層層迷霧,看清內心的渴望,以及核心價值觀。



|

六、

總結



《反本能》的作者衛藍曾說過一個詞,叫做:

「路徑依賴」,說的是:當我們長期進行一種行為的時候,大腦會慢慢形成一個專門處理這個行為的「綠色通道」,所以當自己面臨相似的場景時,大腦會對這種行為進行優先選擇,並進一步形成自動化反應。



單一視角也是一種「路徑依賴」,而當我們變換視角,就等於是脫離了早已習慣了的「路徑依賴」,於是就能發現以前未曾發現的重要事實,甚至是隱藏在冰山下的潛意識。而這一切能有效幫助我們擺脫當下的情緒困擾、更加理解別人、同時也做出與真實自我更加貼近的選擇。



正如那句古話所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你也曾試著運用這幾種視角轉換嗎?

歡迎一起聊聊你的感受與體驗。要知道,留言是刻意練習思考力、表達力與寫作力的最簡捷途徑哦: )



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公眾號

艾菲的理想(ID:xiaoyaolsh)

作者介紹:艾菲,深度思考者,Gallup全球認證優勢教練,前500強外企大中華區市場部負責人,在自我覺知、自我成長與自我實現的路上已經堅定且投入的走了多年。與你一起探索蓬勃豐盈的人生,成為真實且閃閃發光的自己。

 現在就加入會員 

本周的語音內容是「如何做好人生的斷舍離」我們在整理房間時,面對那些沒用的東西總有這樣的心理:丟了太可惜了,留著說不定什麼時候會用到。這種心理是以物品為中心,而斷舍離主張,判斷一個東西該不該扔或者該不該買時,應該以人為中心:我現在真的需要它么?真正接受了斷舍離的思維方式,它其實可以無處不在。如何對斷舍離進行深度思考,本周就來聽聽我對斷舍離的理解吧。



改變自己大禮包限期福利!本周是最後一周哦!現在加入就得「更新你的自我管理系統」完整包!



本系列語音專題有「

不要試圖改變他人——如何管理你的情緒20181111」、「拿什麼拯救你,我的精力——如何有效管理你的精力20181125」、「如何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20181209」、「很多人的問題不是時間管理的問題,是懶的問題20181223」、「如何做好人生的斷舍離」,快來加入我們吧。

本周加入改變自己會員,即可得到年末專享福利。現在就點擊「閱讀原文」加入吧。


時間管理這門學問的關鍵不在於你掌握的時間管理學,而在於你本身。一個人的成就決定於他24小時做了哪些事情。時間管理的重點在於如何分配時間,在每一分每一秒都最有生產力的事情,在更短的時間達成更多的目標。書中同樣用大量實踐的心得分享了最棒的個人時間管理的十個關鍵。

上期的會員語音,彭縈和大家分享了

很多人的問題不是時間管理的問題,是懶的問題

。下面是精選的會員反饋:

@會員 羊兔子


最近對系統思考有了更多認識,發現很有趣的事情。大量講系統的書籍和文章都會落腳到兩點:1、面向未來,想清楚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你要收穫什麼;2、了解自己,早起精神好就做難點的任務,下午精神好就換到下午。本質是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以及降低系統的難度來驅動自己的工作和人生。

@會員 佳芝


謝謝彭縈姐本期的語音,我覺得這期的語音很有意思,自身確實存在蠻多懶的情況,例如,有一段時間我每周都積極寫反饋,可有一次,偷懶沒寫反饋後,一轉眼發現,自己似乎快一個月沒寫反饋了,每次都在想:等著下次在寫吧,這期語音好像沒聽太明白,要怎麼反饋,這個體驗我還沒有感受過,沒法反饋,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借口,而自己也心安理得的刷手機,放棄了與自己,與他人產生更深鏈接的反饋。也能很有意識的發現,自己總會不自知的把手伸向充滿魔力的手機,任由自己刷些無意義的文章來消耗自己寶貴的時間,浪費自己的生命,所以我在19年的目標里寫到:減少每天接觸手機的時間。讓自己重視起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事情。

 現在就加入會員 

點擊

「閱讀原文」

加入改變自己會員,即可在本周末收聽「更新你的自我管理系統」系列全部語音。



想知道會員能得到什麼?↓↓↓點擊

閱讀原文

,10 秒鐘加入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改變自己 的精彩文章:

罵你的老闆,才是好老闆
像富人那樣思考和行動

TAG:改變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