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最基本最重要的是什麼,在中國這項內容被所有信徒尊崇
佛教最基本的理論是什麼,答案是戒律,戒律就如同是佛教的地基,是修行的最基礎內容,戒律破了,修行歸於無有,沒有戒律佛教便不存在。
佛教說「戒定慧」,戒是第一位的。
戒律在中國佛教同樣受到無比重視,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的「律宗」便是其代表。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佛教戒律和中國律宗的故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提起佛教人們首先會想到繁瑣的理論和眾多的經典,但實際上,這些並不是佛教的基礎。
佛教最基礎的東西是戒律,佛教說「戒定慧」,所謂「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戒律是一切的基礎。
釋迦牟尼佛曾說:佛祖不在了,信徒要「以戒為師」。
並且一再強調僧團,除了十分微細的戒律,為了要適應風俗和環境可以稍加改變,其它任何戒律不得變更。
換言之,戒律是佛教是否存在的根本,是佛教徒修行的最終依據。
就如同國家的法律,集團的規章制度,戒律就是佛教的「法律」和「制度」。
佛祖時代有一位大弟子叫「優婆離」,他是佛祖座下「十大弟子」之一,他出身低賤,是古印度四種姓制度下的賤民,曾是理髮師。
優婆離之所以能做佛祖十大弟子,就是因為他持戒精嚴,號稱「持戒第一」。
釋迦牟尼佛涅槃後,第一次經典集結,由阿難尊者誦出經藏,優婆離則誦出了律藏。
我們現在所說的佛教戒律,就是那時候傳下來的。
佛教傳入中國後,戒律被當做重點被人研究,中國南北朝時代的高僧道宣,潛心研究戒律,開創了中國本土的律宗。
律宗傳至唐朝,仍舊興盛,但後來逐漸式微,被其他宗派所並。
但是律宗對於戒律的解釋卻一直影響著後世中國佛教。
值得一提的是,戒律基本是不分大小乘的,也就是說,戒律是大小乘通用的。
對於戒律的遵守後世出現了一種變異。
有一種觀點認為,當一個人修行到一定程度,是可以破戒的。
比如傳說中的濟公和尚就是一個酒肉和尚。
一些僧人則作出過「咒佛呵祖」的行為,還有一些人物更是酒肉財氣來者不拒。按照他們的解釋,是因為這個人修行到一定程度,把一切都「空」掉了,自己的內心毫無執著和掛礙,即便作出了出格的事情但「內心不動」,是不受業力支配的,是具備了大神通的。
可見,對於佛教而言,想要破戒還是需要很高深的道行的,至於哪些人是真有道行,哪些人是為了享樂而故意撒謊,外人就無從判斷了,只能見仁見智。
※佛教理論中最值得研究的問題,玄奘為它而去西天取經,到底是什麼
※玄奘西天取經到底學的是什麼,他那號稱天下第一的理論是從何而來
TAG:認真胡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