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千年前,中國民間創造出了一隆重習俗,每年都要祭拜一直影響至今

千年前,中國民間創造出了一隆重習俗,每年都要祭拜一直影響至今

到了北宋的時候,中國的封建社會其實有了個很大的變化。宋代以前的朝代還屬於豪族社會,即:以某些豪強大族的精英集團為主體的社會,凝聚力比較強大,對社會的影響也很大,但是,社會活力略顯不足。

千年前,中國民間創造出了一隆重習俗,每年都要祭拜一直影響至今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到了宋朝的時候,隨著唐末五代的動亂與社會經濟的發展,進入平民社會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同質化的廣大平民以戶為單位,開始更有活力的參與到各項事務中來。也在此時,我國很多風俗習慣開始大規模的被發揚廣大或者被創造。

比如:「祭灶」這一習俗就被廣大平民老百姓發揚光大了。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灶君司命」,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

千年前,中國民間創造出了一隆重習俗,每年都要祭拜一直影響至今

祭灶這一習俗在當時的京城開封十分的盛行,由於,京城是一個具有一百多萬人口的大都市,任何風俗的流行都會被廣大的京城市民群眾過得多姿多彩。這本質上體現的是古代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當大家都過上了好日子,就會有一種去享受一些精神上的娛樂活動的慾望。

而過年作為一個最重要的節日,在過年前後的很多風俗習慣都被大家熱烈的創新發展了。祭灶就是過年前最重要的一個節日了,所以,必須隆重地對待。

其實,到了祭灶的時候,距離過年已經很近了,氣氛也比較濃烈,就如在一些歷史類的著作所說的:「從臘月十五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五,京城裡的家家戶戶和大街小巷都張燈結綵,車馬如龍,好不熱鬧... ...」

千年前,中國民間創造出了一隆重習俗,每年都要祭拜一直影響至今

「時屆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酒糟塗灶醉司命,男兒酌獻女兒避。」

而祭灶就在農曆臘月二十三和二十四這兩個日子裡,到了這兩天,京城裡的百姓就開始祭拜灶神,自然是焚香洒掃以示重視。當時,有很多的民間歌謠都反應了過年的氛圍,像:小孩子戴小花、放爆竹,老婆兒穿花襖等。

就像上文所說的,經濟的發展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是過年期間越來越熱鬧的根本原因。在當時的京城開封裡面,生活著各階層的老百姓,包括士農工商和士兵,都在祭灶開始前後就購置很多過年的物品,像:買門神、桃符、鍾馗,掛雪燈籠等。其實,這和我們現在的風俗差不多,到了過年期間購買大量的年貨,像:鞭炮、對聯、門神、燈籠等。

千年前,中國民間創造出了一隆重習俗,每年都要祭拜一直影響至今

祭灶這一風俗的起源還是比較早的,也被稱為「辭灶」、「祀灶」。傳說,中國古代奉祀的灶神,即是火神祝融,《禮記·禮器疏》:「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以為灶神。」北宋京城開封的老百姓就把臘月二十三日的這天作為辭灶日,有民謠作品記載:「這天是灶王上西天去向玉帝述職的日子。灶王爺要在每年的這一天去天庭向玉帝彙報人間的工作。」

也因此,到了這天晚上,開封的老百姓就設立祭壇為灶王爺踐行,謂之「辭灶」。

當然,這也就免不了供奉一些踐行的貢品,這些貢品有一些灶糖、黃米面窩窩等。灶糖的作用也很明顯,就是用甜品讓灶王爺開心,上天向玉帝彙報的時候多說些甜言蜜語,多說些人間的好事情。祭灶的人或者孩子懷抱著公雞,跪在灶王爺的畫像前。至於為什麼抱著公雞,據說,雞是灶王爺上天的交通工具,也被視為灶王爺的「馬」。

千年前,中國民間創造出了一隆重習俗,每年都要祭拜一直影響至今

焚完香後,老百姓們就開始向灶王爺的畫像磕頭,最後,還要把畫像燒掉,整個環節完畢後就視為灶王爺上天了。其實,祭祀貢品裡面的灶糖和我們現在的灶糖本就是一樣的東西,吃著比較粘牙,但十分甜。之後,一大家子還要著手對家裡進行打掃除,掃除往年的污穢之物,讓全家都煥然一新。

並且,所有在外地闖蕩的人也都會計算好時間,趕在祭灶這一天之前回家,和家人過一個好年。其實呢,中國古人的風俗習慣都是很有講究的,比如:一大家子親人通過祭灶這一活動,大家忙前忙後、相互配合,會進一步拉近大家的感情,讓同宗族的人更加的親近,而且,還有了一種比較莊重的儀式感,讓浮躁的心靈得到一次充滿神話色彩的洗滌。

千年前,中國民間創造出了一隆重習俗,每年都要祭拜一直影響至今

同時,再加上小孩子的歡鬧,真是一幅其樂融融的景象。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了都城的繁榮,雖然,畫的不是「祭灶」時節的景象,但是,我們完全可以想像,在臨近過年的時候,這種繁榮會來的更加猛烈,也可以讓我們自行腦補一下「祭灶」的熱鬧情景。可以說,北宋開封城裡的「祭灶」已經和今天的相差無幾。

從更深層次上來說,進入平民社會的北宋已經為後世普通百姓的生活狀態規定了運行軌跡。在這個社會裡,特權貴族和豪族是極少的一部分人,平民的政治權利趨於一致,生活方式也趨於一致。人們已經習慣小門小戶、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則更加關注自身的小康生活,後世封建社會制度下的普通民眾也以北宋民眾的生活喜好為基礎日益豐富多元化。

千年前,中國民間創造出了一隆重習俗,每年都要祭拜一直影響至今

這其中,就包括「祭灶」在內的風俗習慣甚至影響至今。

參考資料:

『《祭灶的民俗心理與國民性》、《風俗的歷史淵源、社會功能和文化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