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缺乏維生素D可能導致精神分裂?別慌,晒晒太陽就行了

缺乏維生素D可能導致精神分裂?別慌,晒晒太陽就行了

近日,據每日科學網報道,澳洲、丹麥科學家的聯合研究發現,若新生兒體內缺乏維生素D,成年後患有精神分裂症的風險比正常新生兒高出44%。此外研究還發現,新生兒維生素D缺乏可能占丹麥精神分裂症病例的8%左右。

一時間,維生素D再一次站在了風口浪尖上,它的缺乏真的可以導致精神分裂症嗎?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科普一下。

什麼是維生素D?

維生素D是一種人體必需的脂溶性維生素,眾所周知,它最主要的作用是促進鈣、磷吸收和骨質鈣化,維持正常的骨密度。維生素D缺乏可導致兒童期佝僂病及成人期骨軟化症。

含維生素D的食物

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維生素D缺乏也是導致神經精神疾病的重要生物危險因素,它可能與孤獨症、多動症、阿爾茨海默症、帕金森病、抑鬱、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

什麼是精神分裂?

精神分裂症是一組病因未明的重型精神病,多在青壯年緩慢或亞急性起病,臨床表現複雜多樣,個體之間癥狀差異很大,即使同一患者在不同階段或病期也可能表現出不同癥狀,具體有以下幾種表現:

感知覺障礙。最突出的感知覺障礙是幻覺,包括幻聽、幻視、幻嗅、幻味及幻觸等,其中幻聽最為常見。

思維障礙。思維障礙是精神分裂症的核心癥狀,主要包括思維形式障礙和思維內容障礙。思維形式障礙以思維聯想過程障礙為主,而妄想是最常見、最重要的思維內容障礙。最常出現的妄想有被害妄想、關係妄想、嫉妒妄想、誇大妄想等。

情感障礙。比如情感淡漠及情感反應不協調最常見。

意志和行為障礙。多數患者的意志減退甚至喪失,表現為活動減少、離群獨處,行為被動,對工作和學習缺乏興趣。

認知功能障礙。如信息處理、短時記憶、學習和執行能力等認知缺陷。

維生素D是如何影響精神分裂的?

目前醫學界對精神分裂症的病因還不太明確,但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維生素D可能參與其致病過程。

圖中染色部分即為海馬

首先,我們引入一個重要的腦結構——海馬,它位於大腦皮層下,因形似海馬而得名,這一區域與人類的學習記憶、應激反應密切相關。醫學家發現,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對於健康人群,海馬體積有明顯的萎縮,且精神分裂症未治療間期越長,海馬萎縮越嚴重。

維生素D能夠調節大腦發育過程中的重要神經營養因子,即神經生長因子。神經生長因子對發育中的神經元,尤其是海馬區神經元的生長和存活至關重要。它的缺乏會影響海馬功能,從而導致精神分裂症的高風險。

然後,我們再引入一個概念——中腦邊緣多巴胺通路,這是人體中千千萬萬神經傳導通路中的一條。目前中腦邊緣多巴胺通路紊亂是精神分裂症公認的病理機制之一,研究發現,若此條通路增強,可產生或加重精神分裂症癥狀,反之亦然,並且目前已知的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癥狀的藥物均可阻斷這條通路的多巴胺傳遞。

多巴胺

這時候我們的維生素D又要登場了,維生素D可以調節大腦中另一重要神經營養因子的分泌,即神經細胞膠質源性神經營養因子。這種因子參與多巴胺能神經元的生長和發育,並且是其功能的重要調節劑。

此外,維生素D可以調節大腦內的鈣平衡。在神經發育過程中,鈣離子參與神經元生長、分化、相互增強和抑制等過程,鈣離子濃度超載及鈣平衡失調可導致神經細胞功能障礙甚至細胞死亡。而維生素D能夠誘導細胞內鈣結合蛋白的表達,從而起到調節大腦內鈣離子平衡的效果,並減緩鈣紊亂引起的神經毒性。

多曬太陽即可補充維生素D

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精神分裂症在高緯度地區和冬季、春季高發,黑人患病率比白人和黃種人高。這是因為,高緯度地區和冬春季節陽光缺乏,維生素D合成減少;黑人皮膚中富含的黑色素會抵抗陽光中的中波紫外線,也會阻礙維生素D的合成。

曬太陽

因此建議大家多行戶外活動,只有接受足夠的日光,才可以合成足量的維生素D。

此外,發育中胎兒的維生素D水平完全依賴母體內的儲存,孕婦應該補充足夠的維生素D來預防精神分裂症的發生。多食用含維生素D高的食品,如海魚、動物肝臟、蛋黃、奶油等,是不錯的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中國 的精彩文章:

舒馬赫:我如果醒了,靠的不是奇蹟而是…
什麼是暗物質,科學家為什麼要千方百計抓到它?

TAG:科普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