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INS風的廉價潮流何時死去?審美疲勞的我寧願看富貴牡丹圖....
文|院辦小高
From 跳海大院
微信號:meerjump
2006年,拿著管理科學與工程系畢業證的凱文·斯特羅姆剛滿23歲,在經歷了推特實習,谷歌打工的4年後,他跟他的大學狗友麥克·克瑞格一起創辦了Instagram。
上線一年半後Instagram很快就被fb大佬扎克伯格以估值兩倍的價格(10億美金)收購,短時間內,Instagram就已經成為了年輕人的「潮流社交平台」。
對於(國外的)95後來講,twitter什麼的已經是老年人才會用的社交軟體了,你沒個ins的話,你和你的狗友們將會很快漸行漸遠。
流行文化的擴散就像是病毒一樣,會在最短的時間內以任何你想像不到的方式詭異地傳播著。
某一天,在紐約的某間星巴克里,有兩個從中國過來旅遊的妹子在跟恰好同桌的美國妹子聊著天,中國妹子們討論著如何將自己的新房子裝扮成「ins style」,美國妹子卻一臉黑人問號:
「what is ins style?」
這是一個有趣的命題,在遙遠的東方,一個沒有Instagram的國家,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瘋狂流行起了「ins風」。
商家們開始把牆壁刷成了整齊的粉紅色,把自己並不太大的店裡砌出一個並不太大的波波池,然後再把淘寶7塊5批發來的充氣火烈鳥打上氣... ...
歡迎來到ins風中國
ins風小店打卡:嘀 網紅卡
以廣州為例,往天河市中心立足一看,排隊超過20個人的,要麼是女廁所,要麼就是ins風網紅店。再往海珠區走走,江南西地鐵站為圓心,直徑2公里內,院辦能給你找出300家這樣的店。
這已經是稍微好看些的ins風網紅店了
ins風有多火,這個問題應該問問那些嗅覺敏銳的商家們。他們是發自內心的感激這個流行風潮的,多少家將死的咖啡廳和民宿,在簡單的ins風翻新後,立馬就死灰復燃。
年輕顧客喜歡,這當然是最重要的一點。但是對於商家來說,ins風還有另外一個好處,就是便宜。他們再也不用費盡心思地去想裝修,主題,和各種風格,現在ins風這一套現成的方案,包治百病。
一個基本核心,
四個決定要素
求求你了,2019年我真的不想看到這些東西了
「一夜之間把普通無亮點的小店打照成 ins風網紅店,只需掌握這個小副標題。」
——meer bullshit jump
2011年,一則如uc體般誇張的新聞讓我們笑出了聲:
「女性的消費力是男性的7倍,男性消費力不如狗!」
這種新聞的時效性可能是100年,商家們早就洞悉了這一套最基礎的經濟定律,抓住女人心者,得天下男人錢包。
ins風的核心,院辦認為,就是所有女人隱藏的那顆少女心。因此,大部分的ins風都少不了最少女的顏色——粉色。
作品名稱:少女心本心
大面積的粉色——事實上所謂的ins風到這一步還沒開始走歪,真正讓它走向廉價潮流這個噩夢之谷的,是那幾個變了味的要命元素:火烈鳥、霓虹燈、龜背竹、小燈串、仙人掌、鐵架網.....它們一旦結合到一起,立馬就能打中你的審美要害。
如果這種潮流文化有吉祥物,火烈鳥拿下首位沒人敢喊第二,不,甚至沒有別的參賽者。
火烈鳥可以說是ins風的縮影,粉色,夏天(熱帶),神秘,迷人.....
1957年美國雕刻家Don Featherstone把為塑料公司設計的火烈鳥雕塑搬進工人階級草坪上,2014年澳洲的sunnylife把火烈鳥游泳圈病毒式傳播到ins各個有水的角落.....事件闡明真相,火烈鳥當真跟它名字和長相一樣,遲早得紅,網紅。
Don Featherstone放在弗羅里達郊區花園裡的火烈鳥雕塑
有水的ins博主帶上火烈鳥游泳圈漂浮在私家游泳池,要麼直奔阿魯巴加勒比海尋找真正的火烈鳥。而內陸沒什麼水的吃瓜群眾就只能把火烈鳥的網紅特質融入生活里:火烈鳥娃娃、火烈鳥擺件、火烈鳥杯子、火烈鳥比基尼......
這個火烈鳥圈,從米蘭達·可兒賈斯丁·比伯,人手一隻
我國當紅年輕演員李易峰年初度假也愛不釋手,誰說ins風只虜獲了少女心!
這種鐵定元素構成法則一旦發散出去,就不得了了。用點玄學迷信的角度來看,如果你的店還沒火還沒有被很多網紅上門拍照發po,一定是少了只火烈鳥。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火烈鳥都是加分神器,我們在淘寶上隨手一翻,就看到了一些似乎有些奇怪的火烈鳥,也不知道是變形了還是變態了。
跟著ins風爆紅的火烈鳥只是個開始,四大要素之二的霓虹燈,也是短時間內出盡了風頭。
▼
學會把火烈鳥跟霓虹燈結合起來的已經在ins風上更上一層了
霓虹燈其實院辦本人覺得OK,畢竟大院的招牌也是用的這種霓虹燈,攤手。但是ins風的另外兩個元素,院辦就有點愛無能了:圖片里或者角落裡必有的塑料綠植,和空間不大卻非得擠出幾平方的波波池。
嗯
火烈鳥霓虹燈塑料綠植波波池,四個決定要素在本土ins風裡起到要命性作用。有了這幾個東西,你就能看到一個所謂網紅店的雛形,表面意義上的「經典網紅店」。
但除了這四個元素,你還能在一些小道具上一眼識別出這廉價的國產ins風,比如ins風本s:
網格和燈串:
為了增強性冷淡特點卻什麼都裝不了的金屬框:
你能想像得到的所有綠色植物衍生品:
怕你在波波池裡被淹到貼心準備的充氣甜甜圈或愛心游泳圈:
......
「經典網紅要素」並不是憑空出現的——北歐風是ins風的源頭,只不過北歐風自己也猜不到它漂洋過海來,沒想到在中國這兒竟發展成如此具備某些本土特色的大眾潮流。
ins風的中國特色發展道路
「中國沒有ins,中國只有ins風。」
——meer bullshit jump
1919年4月1日,德國魏瑪在革命烽火中冒出了一所影響當代設計發展的院校,叫包豪斯,這個院校雖然在短短14年內就倒閉了,但在大半個世紀後,它成長為獨立的風格並考倒了無數設計概論設計史學子。
赫赫有名的包豪斯學校
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身處德國的它以著名的實用主義影響了北歐設計風格。
北歐設計風格的本土化解釋是:
宜家家居。
ins風的中國特色發展道路分三個階段,初級階段這一響由宜家拉開啟蒙的序幕。
宜家不完全代表北歐風格,卻足以代表ins風的源頭。雖說是初級階段,但這麼個場景在現在的後期階段還偶爾能見到:
大小姐妹們在非工作日的午後(要麼逃課要麼偷雞),往顧客較少的家居商城,挑最美麗的家裝,往柔軟的沙發一癱,避開所有價格標牌,閉上眼睛這就是我家,我的內心有海浪,一切歲月靜好。
但你要問ins風跟包豪斯有什麼直接聯繫呢?可能在「教你如何用幾個小元素打造北歐風格」里經常出現的工業感書立,和院辦狗友們人手一個(掛拍立得用的)鐵網上能初見端倪吧。
要是被老師知道我把包豪斯學成這樣,她一定會殺了我
宜家潛意識給大眾科普的北歐風,讓中國本土特色的ins風進入初級階段。那時的ins風還沒有那麼貶義,還是一種略微值得顯擺品位的風格。宜家讓人人過上了性價比極高的北歐風,把北歐風搬進家裡的人發現,既然大家都那麼喜歡,為什麼不把它也搬進店鋪里?
死亡配色
於是ins風進入了第二階段:發展期,這一發展分上下兩個時期。
上是指那會兒大家能在ins上刷到OOTDmagazine的穿搭美圖,還能看韓國美妝大師pony的神級化妝技巧,每個女孩兒都往上邊po自拍和穿搭,期望能成為新一代ins紅人。當某小部分女生開始討論哪家奶茶店好喝好看並值得去拍拍照的時候,已經進入了下一時期。
能大概區分這一上下時期的里程碑事件發生在2014年9月。因為某個運動,Instagram 成為了最主要的遊行參與者以及相關人士進行討論和宣傳輿論的主場,此處因不可抗力因素省略200字......總而言之,2014年9月28號那一天之後,ins不再存在於這片土壤,但ins風卻大肆發展,第二階段的下半場開始進入井噴式狂歡。
從喜茶到沙縣,從粉色大牆到網紅美甲,ins風風靡中國各大小角落,像當年那首轟炸式的《小蘋果》,就算你在家能喊你媽別播了,你也躲不過廣場舞洋溢喜悅的大媽和她的音響。
2017年,著名的網紅奶茶店XI茶推出以ins粉主打的主題店HEYTEA PINK
同年,傳統沙縣小吃推出沙縣輕食,主打網紅。
ins風滲入我們的吃喝住行,這一現象看起來似乎是牆立起來之後的「你不讓我看我非要看,我不但看了我還非要學」開始的,但跟遍地開花的網紅和想破頭腦想賺錢的大小商家脫離不了干係。
商家們只要copy這種固定的風格,等網路紅人們發現並在社交網站上po幾個照片,這一單算是跑開了,「天啊,林XX去過這家店,我也要去那裡拍照!」—— 所以ins風也叫網紅風,「網紅同款」、「網紅打卡」成了商家噱頭。
打卡
但如果一切都那麼順利那哪來的這個標題!
大家開始靠ins風嘗到甜頭的時候,也有更多的人盯上了這塊糖,但來的可能是蜜蜂也可能是蒼蠅。於是就出現了ins風必備元素,只要有了這些你就能成為網紅!嗯,但你知道,有些人就是抄作業也抄不對。比如你想像中的ins風,跟某些實際上的ins風:
我腦里的INS風民宿
買家秀...
買家秀2...
買家秀3...
寫作業的人越來越多,抄作業的人也是,ins風的狂歡持續得比想像中還要久,這種審美一旦出現小規模視覺疲勞,即算進入後期階段,沒有具體的分割線。
那一堆經典元素堆出來的本土ins風咱剛剛不是說了嗎?那可能就是後期。不知道你們厭沒厭,反正我是有點撐不住了。
販賣ins風的商家
究竟販賣的是什麼?
我覺得,ins風之所以能在國內如此流行,實際上商家販賣的是一種「幻想」 。
女孩們幻想著和ins上那些國外蜜桃臀網紅一樣,擁有那種加了濾鏡般的生活,或者,至少是看上去是那樣的生活。
Ins風的特色道路
對於商家來講,這其實只是一個非常傳統的套路。
就像女孩們以為用了偶像代言的洗髮水,你的頭髮就能像廣告里那樣順滑靚麗;就像男孩們以為自己買了電競選手使用的機械鍵盤,自己就能化身電競大神一樣。
對比起這些,ins風的幻想其實實際的多,因為在照片里,你實實在在地擁有了那樣的瞬間,也實實在在地過了一回ins紅人的癮。
然而潮流根植於大眾審美,只是不斷地被更替。
比如你現在天天喊著讓爹媽換掉花開富貴的床單被套,沒事還吐槽一下他們的裝修風格。
誰也別膈應誰,或許那也是她們當年的「ins風」,沒準再過幾年,你的娃也嫌棄你的ins風。
好吧我看了半天ins風圖片,看到這張終於有點找回自己了
大眾審美本質上沒有變,變的可能只是每個時代的幻想...
ins風是這個時代的廉價潮流新衣,不管是灰頭土臉的大漢還是軟萌可愛的妹子,總之套上就潮了。對於年輕人來講,我們總是想要跟一些「世俗」拉開距離,向「幻想」靠攏。
你有什麼關於ins風想聊聊的事情么?評論區見。
本文系授權發布,By 院辦小高,From 跳海大院,微信號:meerjump,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INSIGHT視界 誠意推薦
本期推薦閱讀:
後台回復【
公主
】,看看今天的文章
《中國棄嬰成美國小公主,兩年驚人變化讓網友淚奔:這才是在愛中長大的孩子》
微信公眾號又雙叒叕改版了…
為了讓大家第一時間看到優質的海外內容
千萬!千萬!千萬!
記得【
星標
】或【
置頂
】INSIGHT視界
※辱華D&G再發聲明:大秀取消是你們的不幸!要我道歉?沒門!活該你被全網下架
※誰送了我如此喪心病狂的聖誕禮物,趕緊漂洋過海來美帝挨打!
TAG:INSIGHT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