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說了這三個字,你今年會過得更好

說了這三個字,你今年會過得更好

說了這三個字,你今年會過得更好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01

說「應該」是最不應該的事

我們的生活里,有兩個詞是每天都在滲透的。

一個是「我應該」,一個是「你應該」。「不應該」也是同理。

可別小看「應該」這個看似人畜無害的詞,談笑間它能輕鬆掀起生活的巨浪。

比如,發一條朋友圈:

」孩子喝什麼牌子的奶粉比較好?「

有人留言:為什麼要喝奶粉,風險多又貴,孩子抵抗力也不好。你為什麼不母乳?——你應該母乳。

再發一條:

加班到11點才回家,孩子都睡了……

又有評論:孩子小時候最需要媽媽,你這麼忙,沒空陪伴Ta,長大後性格會出問題的。——你不應該加班。

你能說這些留言都是惡意的鍵盤俠嗎?

不是。

這些再普通不過的留言,往往來自於熟悉的親人、好友,並且他們真的是發自內心地在跟你說他們的經驗。

善意無可厚非,可是聽起來為啥總有些不舒服?

核心就是「應該」這兩個字。

這是一個天生自帶評判氣質、有一定攻擊力的詞。

當我們用在自己身上時,就是帶著鐐銬跳舞。

我應該在業餘時間多學習;

我應該平衡好事業和家庭;

我應該除了孩子之外還要有自己的生活

……

有沒有發現,這些目標大部分都是非常客觀、正能量、是我們真心想去實現的。可是加了「應該」之後,被脅迫的感受、壓力馬上就有了。

當我們用在別人身上時,對對方來說,結果會導向兩個方向:

要麼是更大的壓力:「我確實應該……」

要麼是憤怒的反彈:「你以為我不想嗎?」

說了這三個字,你今年會過得更好

02

除了「應該」,我們是不是還有其他選擇?

為什麼「應該」這個詞容易誘發壓力和矛盾?

我們拿近一年來很多人關注的「女權」為例來分析一下。

一種觀點是:鼓勵女性要自強、自立、積極進取、不斷突破。

比較有代表性的是2013年Facebook的首席運營官謝麗爾桑德伯格的暢銷書:《向前一步》(LEAN IN)。

書中鼓勵女性要向前一步、勇敢進取;智慧地平衡好事業和家庭;不斷挑戰和學習新技能,在自我提升中不斷發展。

慢慢地,又有另一種觀點的聲音也日益增強:女性可以有「不自強」的選項嗎?

華裔脫口秀演員黃阿麗就在她的單口特輯《小眼鏡蛇》中表達:我不想「向前」,我只想「躺平。」(I don』t wanna LEAN IN,I wanna LIE DOWN。)

有沒有看到——當「應該」碰上了「我不想」,再進一步堅持「應該」,矛盾就更深了。

美劇《傲骨之戰》就很好示範了這種碰撞的全過程。

在第二季第11集中,一位網紅博主在會議室里跟戴安杠:


我比你這種女權主義者懂得多。你們給別人洗腦說「別去傷害男人,他們會回擊」。

現在是我們年輕女性的鬥爭,你那套阿姨式女權已經out了!你們只想妥協,我們要勇敢開仗!」

面對這位激進的女權主義者,戴安反問:


在你看來,所有的女性都必須要清晰地分成隊伍互相戰鬥嗎?

網紅博主在官司和解後,依然氣鼓鼓地堵在戴安家門口,繼續攻擊。戴安氣場全開地和她正面杠:

你知道你的問題出在哪裡嗎?女人無法一言以蔽之,輪不到你決定我們是什麼。

說了這三個字,你今年會過得更好

03

「應該」

否定了因果的多樣性

在這麼多「應該」的鬥爭中,我覺得最閃閃發光、最能涵蓋所有內容的話,就是戴安女王的這句話:無法一言以蔽之。

因為那些吵鬧的本質,包含的主要內容就是:你按我說的來做才是最正確的。

而「無法一言蔽之」的態度,則包含著接受多樣性和差異性,包含著尊重、理解、求同存異。

能保持這樣的心態,不僅需要我們通俗說的「心胸寬廣」,更需要一個基礎:理解因果關係的多樣性。

也就是說,一件事情產生的原因,可能有好幾種,甚至有我們認知盲區之外的原因。

對待這件事的態度,是區分思維是狹窄還是開闊的關鍵論據。

在《社會性動物》一書中,作者艾略特阿倫森在闡述「定性與歸因」時指出:


在進行歸因時,個體必須超越已有的信息。

因為歸因者對原因所做出的解釋可能是正確的,也可能是錯誤的;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無益的。

這句西方社會心理學的精髓,我們可以用東方的一句古語去理解——夏蟲不可以語冰

當嘲笑夏天的蟲子居然不知道冰雪的事情時,那些自以為是的客觀,其實包含著你認知的狹窄。

你的推理過程是——「蟲子居然不知道,所以它是孤陋寡聞」;

而實際的情況是——「夏蟲只能活到夏天,它從來都沒有經歷過冬季」。

此時,「你應該知道冰雪」的這個點評不荒謬嗎?

說了這三個字,你今年會過得更好

04

用「我選擇」完成自我對話

用「我建議」完成善意傳達

我們也可能會因自我認知,帶給別人的「應該」和「不應該」的誤會和壓力。那麼怎樣可以去避免和超越呢?

解決的辦法很簡單,把慣性中的這個詞用其他兩個有魔法的詞語替換就好了。

對於自己——把「我應該」換成「我選擇」;

對於別人——把「你應該」換成「我建議」

魔法是怎麼產生的呢?先說我們自己的部分。

當我們表達「我應該」的時候,其實已經完成了分析和抉擇過程。哪怕時間短得我們都察覺不到。

比如:我應該多陪孩子,工作隨便做做就好了。

實際是我們在加班和陪孩子之間,選擇了加班。

為什麼?

因為在那一刻,我們的決定是:選擇工作。

原因是如果做不好我會失去這份工作,而孩子,我回家還有時間陪,或者我周末再多陪陪,但工作給我的選擇並不多。

當回到家時,工作的壓力已經解決,對孩子的愧疚感佔了上風。

為了讓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平衡一些,我們選擇自責來攻擊自己:我應該以孩子第一的,我當時到底在想啥啊?什麼破工作?

我們忘記了不是破工作綁架了我們,而是我們選擇了它。

每一個「我應該選擇A」的背後,都包含了「我不應該選擇B」。

而實際是你不論選擇A還是B,在那個當下,都是評估過的最好的選擇。

說了這三個字,你今年會過得更好

我們要做的,就是直視內心,活在當下,明白我們當時所有的決定都是自主選擇的。

我們要找出的是當中隱含的自我規則、排序,而非責備。因為責備只是讓我們暫時舒服一下,下次相同的情景依然還會重現。

我們看看把所有的「我應該」換成「我選擇」後,會發生什麼?

把「我應該洗碗」改為「我選擇去洗碗」——因為我更喜歡看到乾淨的廚房。

「我應該早起」改為「我選擇早起」——因為我更想要從這樣的一天開始。

「我應該帶孩子去公園」改為「我選擇帶孩子去公園」——因為我更想讓他去戶外鍛煉身體。

這其中的差異就是我拿回了自己的自主權。

「應該」的背後,傳遞的是被脅迫、被命令,沒人喜歡被這種聲音控制。

而「我選擇」的背後,傳遞的是我能控制、我可以選擇、我為選擇負責的力量和從容。

那對於別人的部分,從「你應該」到「我建議」之間,發生了什麼樣的化學反應?

首先是明確了「你」和「我」的界限性。

我提出的是我的觀點,我從我有限的經驗中,提供了一個建議供你參考。

其次是「我」把選擇權,交給了「你」。

你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因為這只是我的一個建議。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在前兩條的鋪墊中,居高臨下的姿勢沒有了,可能的語言戾氣消弭了。

這之後,平等、真誠的對話才可以進一步推進。在真摯的交流中,積極有效的行動才更可能產生。

-說到最後-

每天,我們產生的自我對話不計其數;每天,我們和別人的溝通也不計其數。

在「我應該」的慣性中,我們增加了內耗,不能聚集更多的力量去做更需要做的事;在「你應該」的慣性中,我們減少了很多原本要抵達的善意。

我們選擇把這一份搞定慣性「應該」的秘籍發給你,建議你朗讀並背誦全文(開個玩笑),我把這份建議分享給你參考。

慣性的停止,也許就是從一塊小石頭投到湖心後泛起的波紋開始的。再小的漣漪,也可能隱藏著巨大的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暖心理 的精彩文章:

夠用一輩子的情話,送給所有不會表達愛的人
心理小知識|為什麼越努力,越焦慮?

TAG:暖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