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縣屢受巡撫刁難生不如死,師爺給他出了個主意,不久升任知府
《雍正王朝》中,田文鏡被塑造成了一個能吏、酷吏的形象,雖然對雍正皇帝很忠心,辦事也很賣力,但其尖酸刻薄的特性在官場中還是顯得有些另類。歷史上的田文鏡大體也是如此,他對待下屬十分苛刻,尤其是對那些進士出身的人來說,在他手下為官,簡直生不如死。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田文鏡是監生出身,後來得到雍正的提拔一步步走上封疆大吏的位置。可在那個重視科甲出身的時代的來說,監生入仕總是要矮人一頭,所以田文鏡一直不喜歡科甲正途出身的官員,說起來這有點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意思。
田文鏡在河南巡撫任上時,其下屬祥符縣知縣王士俊拜謁他時,田文鏡問他是何出身,王士俊知道巡撫的忌諱,覺得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可巡撫問話又不得不回,他說:「下官不肖,舔居翰林。」其實,王士俊這話答的沒毛病,可田文鏡卻認為這是在嘲笑他沒有功名。
為此,田文鏡記了恨,處處找王士俊的不是。也難怪,祥符縣當時是河南的首縣,事務繁巨,少不了要和巡撫衙門打交道。可偏偏遇上這麼一個難伺候又有偏見的上司,王士俊就是脾氣再好,也經不住三兩天的呵斥,他心生憤懣,度日如年。
王士俊有一個幕僚叫裘香山,是當時河南官場著名的師爺。他深知王士俊的煩惱和痛苦,於是對他說:「巡撫大人有意為難你,你這一劫恐怕是過不去,早晚必被彈劾。既然如此,何不主動出擊,找個理由做一件大事讓他彈劾。」
王士俊詢問他該用何理由,師爺說:「如今河南境內黃河泛濫後,便由大量的田地被泥沙壓埋,不能耕作,可是官府每年都要徵收賦稅,已經鬧得民怨沸騰了,你不如為民請命,既能博得一個好名聲,還能離開這個是非之地。田文鏡即便是彈劾你,你的名字也將被萬人傳誦。」
王士俊深以為然,第二天便寫下了一份數千言的告文,送到了巡撫、布政使等人的手裡。時任布政使的楊文乾對田文鏡也是一肚子意見,可他知道皇上寵信田文鏡,畏懼他的權勢所以一直忍讓。他看過王士俊這個文告後,讚嘆不已說:「此何時,尚有奇男子!」
不久,田文鏡果然要上疏彈劾王士俊,他還讓楊文乾聯名上折。楊佯裝幫助田文鏡,怒罵王士俊此舉是為邀清名,並建議田文鏡不要上他的當,讓他戴罪立功。田文鏡採納了楊文乾的意見,讓他繼續留任但卻不讓他再處理政務。王士俊也因這件事內心感激楊文乾。
後來,楊文乾被擢升為廣東巡撫,臨行時河南官員都為他送行,王士俊更是將他送出了河南境外,他知道少了楊文乾的周旋,他以後的日子就更難過了,不由得悲從中來。楊文乾見他心事重重,已是猜出八九,便對他說:「事未可知,要不我們再往前走一段?」
王士俊隨著楊文乾一行又走了幾十里,正當兩人要告別之時,卻見朝廷快馬來報,授予王士俊瓊州知府。原來,楊文乾被升任巡撫後,上疏朝廷說王士俊可堪重用,保舉他到廣東任職,並提升為知府。當得知自己可以離開河南並被朝廷陞官後,王士俊感激涕零,望北而叩。
王士俊到廣東不足一年,又被提升為肇高廉道,其後又升任廣東按察使、布政使。雍正六年(1728年)擢升湖北巡撫。從王士俊後來的表現來看,他是個能臣、干臣,在地方上也做出了很好的政績。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等到田文鏡去世後,王士俊卻擔任了河南巡撫,當他再一次走進河南巡撫衙門的時候,再也不擔心自己是個翰林出身了。
※36名高官被集體正法,大明自朱元璋後,只有崇禎皇帝用過這等手段
※清代此衙門官員從不貪污,但僅公款吃喝一項,每年得花數百萬兩
TAG:左都御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