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韓信能背水一戰,而馬謖想置之死地,就真死了呢?

為什麼韓信能背水一戰,而馬謖想置之死地,就真死了呢?

韓信(?-前196年),漢族,淮陰(原江蘇省淮陰縣,今淮安市淮陰區)人。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兵家四聖之一,漢初三傑之一,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在秦末漢初這一歷史階段,劉邦彭城兵敗後,韓信先破楚軍於京、索之間,後又平定了魏國。之後請命北伐拿下代國,在劉邦派人收取其精兵後背水一戰擊敗趙國,同時派人降服了燕國。對於韓信這位兵家的代表的人物,一生中最經典的戰役應該就是背水之戰。此戰,韓信置之死地而後生。那麼,問題來了,馬謖想要效仿韓信背水一戰,為何卻失敗了呢?

首先,背水一戰也被稱之為「井陘之戰」,是公元前204年漢軍與趙軍之間的戰役,韓信是在獲得劉邦的允許後,為了進一步擊垮項羽在國內的割據勢力,在井陘口一帶和趙軍交戰,最終以少勝多獲得了戰爭的勝利。在「井陘之戰」中,韓信只有3萬人,而趙軍卻有20萬人。對於韓信來說,之所以能以少勝多,靠得就是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效果。在韓信之後,三國時期的蜀漢將領馬謖在街亭違反諸葛亮節度,舉措煩擾,更加捨棄水源,選擇登上南山據守而非佔據山下的城鎮,希望效仿韓信當年的背水一戰。

不過,沒有想到的是,馬謖想要置之死地而後生,結果不僅失守了街亭,導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功虧一簣,更因為失守街亭這一問題,所以最終丟了性命。換而言之,馬謖想要置之死地而後生,沒想到真的死了。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韓信能背水一戰,而馬謖想置之死地,就真死了呢?對此,在筆者看來,這是因為馬謖雖然理論知識紮實,也從兵法中了解到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效果。但是,光有理論知識卻是不夠的。對於韓信來說,之所以能夠取得背水一戰的勝利,不是表面的那麼簡單。

在「井陘之戰」中,韓信在兵力上明顯落後於趙軍。為此,韓信看似冒險使用了背水一戰的計策,實際上還是做了很多其他工作的。一方面,在背水一戰前,韓信就通過內應掌握了趙軍的作戰部署。在知己知彼的背景下,韓信在戰前部署了一支奇兵。韓信的安排是等到自己和趙軍的大軍交戰時,派遣一支奇兵火速攻進趙軍的營壘,拔掉趙軍的旗幟,豎起漢軍的紅旗,讓對方無疑為自己的大營已經被韓信所在的漢軍攻佔了。在此基礎上,韓信和自己的奇兵兩面夾攻,從而贏得了這場大戰的勝利。

最後,與此相對應的是,馬謖在街亭之戰中想要置之死地而後生是符合兵法理論的,但是,馬謖對於曹魏大軍的部署沒有全面的了解,至少沒有認識到張郃這位名將的厲害。更為關鍵的是,馬謖也沒有像韓信一樣給自己安排一支奇兵來襲擾對方,也即馬謖沒有留下後招。當然,對於馬謖這位將領,對於部下的掌控能力也無法和韓信相提並論,在張郃切斷蜀漢大軍的水源時,馬謖一方已經是慌亂不堪了,怎麼可能再背水一戰呢?總的來說,馬謖只記住了「置之死地而後生」一句話,於是奉作至理名言,從而生搬硬套韓信的背水一戰,結果輸都不知道怎麼輸的,可謂愚不可及!

文/情懷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情懷歷史號 的精彩文章:

漢中之戰時,王平為何離開強大的曹魏,而歸降弱小的蜀漢?
雍正告誡乾隆:此人不能殺!乾隆登基後,立即將其凌遲處死!

TAG:情懷歷史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