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了袁世凱,又擊垮袁世凱的北洋三傑馮國璋,誕辰160周年
(萬象歷史特約作者:子玉)
【1859年1月7日】成就了袁世凱,又擊垮袁世凱的北洋三傑馮國璋,誕辰160周年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1859年1月7日,馮國璋出生於今河北河間縣。7歲,在家鄉讀私塾。1881年(22歲),在堂叔的資助下,進入直隸最高學府——保定蓮池書院就讀。
1884年(25歲),隻身到大沽口投淮軍,加入了盛軍劉祺部。當時正值李鴻章在天津開辦武備學堂,讀過書的馮國璋被推薦,成為武備學堂一期步兵科學員。同學有炮兵科的段祺瑞、王士珍。
1889年,馮國璋以優異成績在武備學堂畢業,於1893年轉入淮軍聶士成部。在中日甲午戰爭前夕,赴東北和朝鮮等地考察和測繪地形,編成《東遊紀程》一書,為後來抵抗日軍發揮了很大的指導作用。
不久,他清朝駐日公使隨員身份赴日,學習整理了大量軍事資料。回國後,被推薦給正在小站練兵的袁世凱,任新建陸軍督練營務處總辦。馮國璋與王士珍、段祺瑞等人,編成《訓練操法詳晰圖說》22冊,成為隨營學堂的標準教科書,也是清末我國軍事學校和編練新軍的主要教材。
1900年秋,袁世凱在濟南舉行秋操,馮國璋發出洪亮的口令,隊伍「一舉足則萬足齊發,一舉槍則萬槍同聲,行若奔濤,立如直木」,北洋新軍成為最具現代化的軍隊。馮國璋、王士珍、段祺瑞被稱為「北洋三傑」。
1908年,光緒帝、慈禧太后相繼去世,袁世凱被開除回到原籍。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佔領了武漢三鎮。馮國璋為第二軍軍統,南下鎮壓革命。他唯袁世凱的密令是聽,「慢慢走,等等看」。清政府迫於無奈,只得請袁世凱出山。
馮國璋接任第一軍軍統,調兵遣將,迅速攻佔漢口與漢陽。袁世凱此時已與革命黨達成協議,便由段祺瑞接替指揮北洋軍,馮國璋調任禁衛軍總統,掌握了京畿防務大權。
不久,袁世凱逼迫清帝退位。馮國璋以身家性命,向禁衛軍官兵承諾,清帝辭位後優待條件不變,成為支持袁世凱的關鍵力量。
1912年9月,馮國璋出任直隸都督。1913年7月,因宋教仁被刺殺,孫中山發動了「二次革命」。馮國璋率軍南下,一路勢如破竹,任江蘇都督。馮國璋手握四師重兵,據有富庶的江蘇省,成了民國舉足輕重的人物。
1915年12月,袁世凱稱帝,任命他為參謀總長,馮國璋託病未上任。12月25日,蔡鍔等宣告雲南獨立,組織護國軍,討伐袁世凱。
1916年3月19日,馮國璋聯絡各省將軍,發出密電,反對帝制,史稱「五將軍密電」,給了袁世凱致命一擊。隨後,袁世凱取消帝制,憂懼而死。
袁世凱死後,黎元洪出任總統,馮國璋被選為副總統,兼江蘇督軍,成為直系軍閥首領。1917年,黎元洪與段祺瑞因對德宣戰問題,引發「府院之爭」。辮帥張勳出面調停,結果發生復辟鬧劇,隨即被段祺瑞鎮壓。
7月,馮國璋赴北京代理大總統。9月,孫中山在廣州建立了護法軍政府。段祺瑞決定對對南方實行「武力統一」的軍事討伐,而馮國璋卻希望「和平統一」,即保持西南各省軍閥割據現狀,以換取他們對北京中央政權的承認,保持中國名義上的統一。新的府院之爭爆發。
1918年,安福國會選舉徐世昌為新任大總統,馮國璋和段祺瑞同時下野。
(馮國璋與段祺瑞合影)
1919年12月28日,馮國璋病逝北京,時年60歲。北洋政府通令全國下半旗致哀三天。隨後舉行國葬,在北京公祭一個月,徐世昌親臨祭奠,段祺瑞放聲大哭。
馮國璋口授遺言給徐世昌:「和平統一,身未及見,死有遺憾,希望總統一力主持,早日完成。」終未能如願。
(萬象歷史·人物傳記寫作營的第210篇作品,營員「子玉」的第19篇作品)
※471年前的今天,600人毀滅阿茲特克的科爾特斯,不得安寧
※天馬行空燒腦題第32期:巧合的年號2
TAG:萬象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