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一曲洞簫吹向月,夜深驚起海中烏

一曲洞簫吹向月,夜深驚起海中烏

一曲洞簫吹向月,夜深驚起海中烏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洞簫,吹管氣鳴樂器。流行於中國民間的吹管樂器,簡稱作簫,是最常見的民族樂器,多用九節紫竹製作,亦可用白竹製作。常用與古琴合奏或用於傳統絲竹樂隊中,也有用來獨奏的。

一曲洞簫吹向月,夜深驚起海中烏

把兩支簫分別刻上龍鳳來配對的稱「龍鳳簫」。獨奏曲目有《鷓鴣飛》、《妝台秋思》、《柳搖金》等,琴簫合奏曲有《梅花三弄》、《平沙落雁》等。

佛上殿

一曲洞簫吹向月,夜深驚起海中烏

《佛上殿》是一首民間樂曲,節奏緩慢平穩,以簫獨奏的形式,加上木魚的敲擊聲襯托,使音樂聽來極富廟堂色彩和神聖虔誠的韻味。凝重、抒緩、縹緲的旋律,呈現出古代寺院廟堂莊嚴、肅穆的氣氛以及佛家子弟在靜心坐禪的幽遠空靈意境。

泛滄浪

一曲洞簫吹向月,夜深驚起海中烏

本曲常作為《瀟湘水雲》的序曲,表現「志在駕舟於五湖」(《神奇秘譜》)的意境。作者為浙江永嘉(今溫州)人,南宋傑出的古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他不僅收集整理了許多流傳於民間的琴曲,且有不少新作。

朝元歌

一曲洞簫吹向月,夜深驚起海中烏

《朝元歌》原為崑曲劇目《玉簪記·琴挑》中的唱腔,抒發了古代女子衝破封建禮教的束縛,嚮往自由的情懷。《琴挑》敘書生潘必正借讀尼庵,聽女尼陳妙常秋夜彈琴,因而相愛的故事。《朝元歌》就是描寫秋夜裡,妙常月下彈琴,必正前去和她閑談,言語間試探這一情節的唱腔。

碧澗流泉

一曲洞簫吹向月,夜深驚起海中烏

《碧澗流泉》出自《古岡遺譜》,「古岡」即古代岡州(今廣東新會,清時改今名)。據傳南宋末年,金元入侵中原,宋朝皇室被迫從臨安(今杭州)南遷福州,最後遷到岡州,1279年,岡州被破,丞相陸秀夫背負少帝趙昺在崖門投海而歿,從而結束了宋朝歷史。相傳《古岡遺譜》就是當時遺留下來的古琴譜。

關山月

一曲洞簫吹向月,夜深驚起海中烏

《關山月》為漢樂府之曲,作者不詳,原為橫吹之曲,後移植而成琴曲,其曲為傷別之意,亦感慨戍邊將士,爭戰疆場而鮮有人還之愴。另外,清代有山東民歌「罵情人」亦借用此調。

妝台秋思

一曲洞簫吹向月,夜深驚起海中烏

出自專輯《山水一般閑》。絲弦輕撥如歌,褪盡了琉璃歲月,也渲染了生命底色。風過處層林盡染,氤氳成一幅濃妝艷抹的水彩畫。

蘇武牧羊

一曲洞簫吹向月,夜深驚起海中烏

蘇武在天漢元年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多次威脅利誘,欲使其投降;後將他遷到北海邊(今貝加爾湖)牧羊。蘇武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節不屈。至始元六年方獲釋回漢。蘇武去世後,漢宣帝將其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彰顯其節操。

清明上河圖

一曲洞簫吹向月,夜深驚起海中烏

「清明上河圖」是洞簫十大名曲之一,樂曲根據宋朝畫家張擇端 的傳世名畫《清明上河圖》寫意而成。

鳳凰台上憶吹簫

一曲洞簫吹向月,夜深驚起海中烏

鳳凰台上憶吹簫,詞牌名,又名「憶吹簫」等。以晁補之詞《鳳凰台上憶吹簫·自金鄉之濟至羊山迎次膺》為正體,雙調九十七字,前段十句四平韻,後段九句五平韻。另有九十七字,九十六字,九十五字的變體。

如果你還想聽哪位歌手的音樂,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讓我們不斷帶來更優質的內容!

一曲洞簫吹向月,夜深驚起海中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音新生活 的精彩文章:

熱點|如何使用IMAX Enhanced揚聲器布局
試用|「嚴選天然材料發揮自然音色」:Wood Dome 10 周年紀念作 HA-FW10000

TAG:影音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