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不婚族的未來是什麼樣子的?」

「不婚族的未來是什麼樣子的?」


嚴選團按

民政部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國的結婚人數同比下降

5.7%。

如果與5年前同期結婚人數相比,2018年一季度已經下降了

29.54%。

同樣地,在美國2017的一項調查中,全美超過一半的人(55%)認為,

結婚與否不再是評判一個人是否成年的關鍵標準。

還有同樣比例的人說,擁有一個孩子,也不再是成年期中的關鍵里程碑。

那些主張不婚主義的人,都是怎麼想的?



編輯 | 

Tanny



馬上要過年了,對年輕人來講,回到家鄉最大的煩惱就是:

催婚。

現在的年輕人已經越來越不想結婚了,有一些外在因素:賺錢、房子、養孩子的壓力……

也有一些內在因素:追求自由,內心變化,渴望愛情……

不過還有一個關鍵原因:

年輕人越來越不信婚姻的價值了,並且開始懷疑大眾按部就班的人生軌跡。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

不婚族的未來是什麼樣子的?

我們發現,不結婚,已經逐漸成為了很多人的選擇。但在對不婚的看法上依然存在著很大的爭議。



對於結不結婚這件事,我們整理了一些回答。


看了他們的觀點,也許你會對婚姻和人生的態度產生不一樣的看法,也會明白那些爭議的起源。

1.


傳統觀念與開放觀念的碰撞



當然啦,父母催婚並不是為了膈應你,而是在他們的觀念中,組建一個家庭才是安穩的保障。


在父母心裡,標配的人生是:

起碼有個工作,起碼結了婚,起碼生了孩子。




似乎人生有什麼不順利,通過結婚就能通通解決了。似乎你結了婚,一切不幸福就一了百了了。



這種觀點在過去生活模式相對單一的社會也許是可取的,但在今天這個發展極度迅速,信息爆炸的時代,這種觀點看起來有些陳舊也有些狹隘,讓人不得不質疑它的存在依據。



這就產生了第一個爭論的地方:

傳統觀念與開放觀念的衝突


選擇不婚的

TA們說


婚姻不再是人生的主線任務




@Pery



愛情是成本最低廉的達到高潮的方式。


其餘的在工作領域成就或者達成多年的目標都需要時間和精力,獨有愛情只需要一點點荷爾蒙。因此性愛在我心中也是最廉價的體現存在感方式。


@一隻軟柿子



久處不厭真的太難了

,加上人心易變,這是我恐婚的最大原因。


他可能前一秒確實愛著你,全心全意,下一秒他就是會覺得你很煩,前幾天他確實可以為你上天摘星,下海抓鱉,後面幾天,他也有可能就是不願意回你的簡訊。



這不會因為婚姻而發生變化,

婚姻只是讓兩個人分開的成本變高了而已。



現在是一個婚姻自由的時代,不再有包辦婚姻,我們對於結婚對象的選擇也更加謹慎。



思想更開放的人,享受力與感受力都更高,

TA們願意去擁抱更多精彩的可能性。


有些人不是堅定的不婚,而是在等待能夠共度一生的人,

這其實是更對自己負責,對後代負責。




@糖糖 博士畢業



你有沒有想過你今天選擇的伴侶,會讓孩子對TA未來的婚姻失望?



跟我說降低標準,你結了婚,你就會開心的人,在我隨隨便便結婚之後,遇到痛苦的時候,他們會給我幫助嗎?



他們只會跟我說,

哎呀,結了婚就這樣,忍一忍吧。



隨著社會發展越來越快,年輕人越來越有主見,質疑一些「想當然的」傳統是他們的特性。



對於他們來講,要用個人的經歷來驗證婚姻的合理性才更有說服力。

2.


婚姻是保障還是契約

在芬蘭、瑞典等北歐國家,「不婚族」的數量已經超過了選擇結婚的年輕人。在日本,40%的28歲以上女性選擇了「終身不婚」。



我們會發現,

在更為發達的國家,人們更看重自己的幸福,更多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選擇。



而在較為傳統的中國,大多數人更推崇為家庭奉獻,犧牲小我的精神。



傳統的思想已經無法說服年輕人了,

年輕人不再將婚姻看作絕對的責任與約束,而是共同經營的事業,保護雙方的制度。



這是第二個爭論的地方:

將婚姻看成保障還是契約。




選擇不婚的

TA們說


婚姻只是一種制度




@Pery



產生不婚想法的開始是看到父母幾十年的爭執、交往過的男友不被家庭接受,以及我哥和前女友分手而娶了一個門當戶對的嫂子。



婚姻是一個交易。卻在感情上沒有雙贏。





@匿名用戶



過去以為婚姻中愛情是必需的。



但經歷了幾次婚姻危機,發現維持婚姻的並不一定是愛情,而是

共同的財產,孩子,平等,互相妥協。





@思想的石頭



婚姻從來不是以愛情為基礎的,它的基礎是經濟以及類似的各種利益,

它是在一定社會歷史條件下各家族(或家庭)為生存發展的手段。



選擇是否進入婚姻,一大決定因素就是

結婚的對象是否合適。



即使婚姻只是一種保護雙方利益的制度,我們也希望利益綁定方是一個足夠有擔當,有責任感的人。



作為較弱勢的女性認為,

中國大部分男人缺乏契約精神。



並不是年輕人變得更自我,更不為家庭付出了,而是TA們沒有找到為之付出的價值。



如果婚姻里雙方對待婚姻的態度是不平等的,作為女性往往受到傷害的可能性更高。




@一隻軟柿子



大多數中國男人在婚姻裡面是沒有契約精神的。



他們從小生活在男權社會裡,他習慣性地用封建那套困住中國女性,打掃衛生,做飯洗衣服生孩子,而用西方那套來為自己下半身思考的靈魂開脫,追求性解放。



這是我無法接受的。加上以前男主外女主內的生活方式,還能允許男生的懶散怕麻煩,

現在男女都主外了,卻沒看到多少男性回歸家庭

,這也是我無法接受的。

有一些人是幸運的,TA們從小見證了幸福的家庭,完滿的婚姻是什麼樣的,這樣的人就能更容易接受婚姻。

但是有一些人沒那麼幸運,能在婚姻和家庭的矛盾和衝突中看到光明的前景。

他們看到的都是慘淡收場的例子,

致自己更沒信心能遇到一個對的人、經營好一段婚姻、養育好一個後代。

婚姻也許是由愛情開始的,但婚姻的本質其實是

利益共和體。


在你決定和另一個人共度一生的時候,你們就成為了一起「打怪」的隊伍。

婚姻並不是愛情的墳墓,也不是愛情的保證,它只是一紙契約而已。

但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它也許是保護,也許是束縛。

3.


普世價值與個體選擇的碰撞



大多數人都是在社會規定的時間按部就班地過一生,而普通人不容易跳出這個框架。



進入婚姻是上一代人的普世價值,是他們想像中人生必須要完成的任務之一。



然而路是越走越廣的,到了更年輕的80、90甚至00後,這樣的普世價值就不再有以前的約束力量了。



這就是第三個爭論的地方:

普世價值與個體選擇的碰撞



當他們成為獨立自主的成年人後,對於婚姻有了一些更深入的看法。



他們不把幸福和婚姻、家庭等同起來,更認可人與人之間的差異,

知道不同經歷會導致不同的世界觀。


選擇不婚的

TA們說


幸福本身和是否結婚沒有關係




@青嵐



幸福本身和是否結婚,是否有孩子,是否有很多錢沒有必然關係。



就我個人來看,

反而跟寬容的心胸,對事物思考的程度,是否有個人愛好,生活的環境,樂觀的生活態度和視角,跟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有很大的關係。



不同人的人生,當然是不一樣的。


那些選擇婚姻的人,當然也有他們自己的理由。




@想結婚生孩子的現代女性



超級想結婚。



想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庭。想要證明給自己看:

看,你在一個糟糕的家庭出生,並不代表你一直會在糟糕的家庭生活下去。




@匿名用戶



我不知道大家對幸福的定義是什麼,對於現在的我來說,在外我有自己的喜歡的工作,我能賺錢,在家,我有一個可愛的女兒,有一個顧家的老公。



日子過的平淡如水,這就是我想要的。



有時候生活的步調太快了,我們沒有時間認真考慮就被推著往前走。



很少有人問,我所做的是我想要的嗎,我結婚是遵循內心的嗎?



很少有人問,我真正想要什麼?

並不是鼓勵每個人都追求絕對的自由,

而是鼓勵每個人都真正尋找到自己是誰,真正的願望是什麼。

4.


對老年生活的擔憂



在普世觀念中,婚姻的一大價值就是在自己年老時有人照顧、陪伴。



結婚的人可能會對不婚的人淳淳善誘:有了伴侶和家庭,以後生病時也有人照顧,也不會孤單地老去。



但他們忽視了,

其實面對未知的未來,每個人都是平等的。



與其試圖用結婚一勞永逸,不如真正地思考一下:

如何正確面對衰老、疾病和死亡。



對於這個問題,不婚族也有自己的觀點。



選擇不婚的

TA們說


我們要學的,是如何與孤獨為伴。




@

夢美生命

我怕我老了,光是打個蒼蠅就耗費一半的體力;

我怕我很久不跟人說話會變成啞巴。



我怕自己帶著遺憾就走了。

但面對婚姻和子女這個問題,我又非常清醒,結了婚也不一定會幸福地走到最後,兒女也不能一直陪伴左右...

所以說到底,能改變現狀的其實還是自己啊


@

一隻軟柿子

不結婚最難的是什麼

,閑言碎語,生病無人照顧,親人去世要獨自承受,抵禦風險能力低,老來膝下無子,萬家燈火,形單影隻,孤獨終老,無人收屍。

結婚最怕的是什麼

,生孩子才知道自己嫁的是人是狗,重男輕女,家暴,媽寶,婆媳不合,無話可說,爭吵不休,家務不做,喪偶式育兒,肉體或是精神出軌,財產紛爭。

當然上述,每一個都是概率,都不一定會發生,也不一定不會發生。

結不結婚都只是一種選擇,看你更願意接受哪種人生。

也許我們在世間要學會最重要的一課不是要結婚還是不結婚,而是

如何與孤獨為伴以及體驗生命的多樣性吧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結婚是為老年生活帶來了一種陪伴的保障,畢竟誰也不想孤獨地死去。

但是,他們同時也忽略了,本來世上每個人都是孤獨地來,孤獨地去,

而決定離開前那段時間的生活質量的,是你自己。

一個內心豐富的人,即使處在單調的環境也能生活得快樂。

將依賴從外界轉到內心,你才能獲得真正的安全感。




不得不提的是,網路上收集到的回答很多是年輕人的想法。於是肯定會出現一種言論說:過幾年你就不這麼想了。



是的,也許過幾年他們就真的不這麼想了,但這並不是「背叛」了過去的自己,而是個人的經歷改變了態度。



因為在婚姻里,在人生里,能走的路太多了,其實是沒有「過來人」的。



大多時候,一代人遇到的問

題都是大同小異的。互相指責肯定不是好的態度,一起改造社會,

讓大家都能更平和地走完這一

生才是最好的。

你有沒有發現,「娶不到老婆」、「找不到對象」都成了背地裡詆毀人的話,「孤獨終老」成了一句詛咒人的話。

我們希望以後的社會是一個包容的社會,那些主動單身的人士,

TA們不是「被剩下的」,而是自由選擇的結果。

不應該讓任何人,任何社會規範,來替你做出決定。





END

今日話題:

你對不婚族的看法是什麼?

不婚的人生同樣好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理嚴選 的精彩文章:

工作3年,圖表彙報不如90後實習生,領導勸我離職
安慰一個人,真的不需要說太多

TAG:心理嚴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