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你對你的身材感到不滿意了?媒體是否要背鍋?
「哪種女性身材是最好的?」、「哪種身材是標準的?」、「哪種身材是受歡迎的?」……
雖然這其中涉及了乳房大小、皮膚、頭髮、長腿和面部勻稱等等各個特點的討論,然而卻只有「苗條」成為被普遍認可的「美」的第一標準,所以瘦也幾乎是大部分女性的共同話題,但是對「胖」的焦慮也很容易讓她們身體(即使已經不算胖了)感到不滿,甚至可能導致飲食失衡或使用過多的減肥產品影響身心健康。
這種對於「胖」的焦慮而導致的失控行為是從哪而來的?
在以往研究中,「媒體上的苗條女性形象與女性觀眾對身體的不滿和飲食失調有關」這種觀點是被提及最多的——我們每天都會從電視中、路邊的廣告牌中、網路上大等等各種媒體上看到由明星、模特、網紅等所代表的的「白、美、瘦」形象,也因為我們每天都接觸這種「美」的形象,所以我們在潛意識中對於女性美評判就有了一個與「白、美、瘦」相關的標準,這是很容易理解的——媒體上每天必定會出現的苗條和美的女性形象構成了我們對女性認知的「潛意識」之一。
同樣的,媒體的「瘦身形象」(媒體中苗條女演員或模特的「白、美、瘦」過度曝光)也導致了女性對自己身體的普遍不滿——如果她們真的以那種形象為標準的話,那麼只要她們的身材只「達標」,就可能會出現焦慮,而焦慮則是飲食失調或使用過多的減肥產品影響身心健康的原因之一。
但是,上面這些觀點真的是正確的嗎?
實際上,很少有證據證明媒體帶來的瘦身效應,媒體讓女性與自己對身體的不滿意好多導致的飲食失衡等等問題之間的關係並不是之前的理論所討論到的那樣存在簡單的、直接的因果關係,而是一個複雜的,應該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影響的相關關係。
1.研究與結論提出的不嚴謹
之前的研究範式一般都是這樣的:
研究人員可讓參與者(通常是女性)看了一些苗條的演員或模特,然後,通過問題來測試他們對自己的身體的滿意度。即通過展示「瘦模型」,然後詢問被試對身材的不滿程度。
這樣的實驗程序使得假設結論變得顯而易見,相當於很明顯得告訴你與這些美麗而又苗條演員或模特相比,你對你自己的身材有多不滿意。即使不存在這個問題,對自己的身材的不滿也不等於「我必須減肥、節食、變美」——對自己的身材有多不滿意不一定會帶來行為上的改變,從這個方面來說,這些研究使用縱向研究才是更加科學的,因為一時的「不滿意」——媒體「瘦」效應不代表長期的改變,只有在理解媒體帶來的影響的程度下進行長時間的追蹤研究證明其對行為的影響力,才能讓這種瘦身媒體效應(媒體中的理想形象讓女性對自己的身體不滿,改變女性的身材觀念,甚至可能導致飲食失衡等問題)更加有說服力,然而很少相關研究能做到這樣的。
2.忽略了需求特徵
首先是心理學中的啟動效應,正如上面所說,在現實生活中和在網路世界中,這種符合大眾審美觀的苗條美的形象無處不在,這導致了「苗條」這種經常出現的形象在人們的頭腦中佔有優勢的地位,從而讓我們在進行與女性美的形象判斷時能被快速地提取出來,這說明不管是在實驗研究時,還是在生活中,我們的確很容易受到這種啟動效應的影響。
其次這只是一種認知方式,而媒體只是提醒了一些人,與明星或模特等等這些擁有更好的身材的人相比,自己身材可能並不那麼「美」,我們可以對自己的身材感到不滿,但不意味著我們有「減肥」這種需求和動力,所以這不是引起這些擔憂的原因。(曾經有實驗研證明——暴露於理性身材模型中對自我評價吸引力評級的分析不顯著Newman, personal communication, 2018.2.1),即媒體中的美的形象沒有引起對自尊的影響)。
3.忽略了社會影響
在社會比較理論中,每個人都會自覺的與身邊的人進行對比以來自我評價,如果你的身材比你的朋友、同學或同事差或胖,那麼在她們身邊時,你可能會感到一些擔憂、壓力和焦慮,
尤其是與之相比,當身邊那些身材好的人人緣更好、追求者更多的時候,這些認知關聯帶來的擔憂、壓力和焦慮就很容易變成改變的動力,當這些心理因素變得不可調節的時候,才會進一步導致行為問題——飲食失衡、濫用減肥產品、過度節食、厭食症…..即使有些時候她們在一起時會討論到媒體中的女性美的形象,但是處在社交圈中對身體上有不滿時,這種社交壓力才是最大,因為我們很容易與朋友、同學、同事這些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人(同輩)進行這種競爭,而媒體上的那些人物(夢想、模特、網紅)僅僅是一種「標準」人物,與我們的現實生活太遙遠,沒有進行競爭的價值。所以,這種情況下,媒體或許提供了一個可以進行比較的形象,但是這種形象並沒有直接影響我們從而形成媒體效應,而由媒體引起的社交圈之間的競爭或者社會比較才是引起我們對自己身材擔憂的主要原因——進行「減肥」的需求和動力。
所以總的來說,身體不滿意通常是由基因風險(無法進行交配繁衍的風險)和感知伴侶價值所產生的壓力或自我感知所引起的(Hromatko, Bajoghli, Rebernjak, Joshaghani,&Tadinac, 2015)。另一方面,也證明了這方面的研究很難與其他社會效應隔離開來,尤其是在相關研究中,當其他因素如基因、同輩或家庭因素受到控制時,媒產生的效應的證據就會變得很弱(Ferguson, 2013)。
這也說明了,如果你的身材不影響你尋找朋友、男朋友和受歡迎程度(健康除外)——不影響你的自尊,或者其他心理動力,那麼你完全沒有必要通過減肥來達到「更受歡迎」的身材(或者自己看得開,比較樂觀,根本不在乎身材怎樣),盛唐時期的「以肥為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也可以反過來說,媒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盛行的文化審美標準,所以才說這是一種相關關係而非因果關係。
4.媒體的炒作與觀眾的極端
如果這篇文章的標題是「媒體與促使女性減肥之間是一種相關關係而非因果關係」,那麼點開率就會很低,但是如果標題是「震驚!研究表明,明星、模特、網紅居然成為女性減肥的原因」或者「明星、模特、網紅的形象害慘了廣大女性,原因居然是這樣!」,這樣點開率就會比第一個的高,媒體喜歡通過這種片面化和震驚式的觀點來吸引人的眼球。
有些人說這是自媒體時代的不良影響,但是有沒有想過,公眾也變得越來越極端,他們喜愛這樣的觀點,因為極端化的觀點更容易理解,非理性的、簡單的觀點也更容易喚起他們的感情宣洩(這一點可以去看評論區來驗證),就拿本文來說,如果沒有這麼多論證和一些實證研究的總結,那麼這篇不需要過度思考發文章是很符合這個快速瀏覽、一看而過的自媒體時代下大眾閱讀習慣的。
所以媒體與公眾之間的這種「互動」加強了我們對媒體效應的相信——即相信媒體會導致女性對自己的身體的不滿。
即使這是一種常識性錯誤,人們卻很容易將相關關係認定為因果關係(「媒體與女性對自己身材不滿有關係」認定為「媒體是女性對自己身材不滿的原因」),也混淆了充分條件與必要條件(「媒體是女性對自己身材不滿的一個原因」變成「如果沒有媒體,女性也一定不會對自己身材感到不滿」)。
所以,只有我們認真地和批判性地思考我們對自己身體的不滿以及所進行的各種減肥的原因,我們才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減輕這種不滿(社會因素)帶來的不利影響,而不是滿足於簡單的認知,一昧地批評媒體帶來的影響——媒體並沒有這麼強大的效應,人才是問題的本質所在。
P.S. 或,如果明白了本文思路,那麼你也會理解,這樣的論證也適用於你對在媒體上獲得的觀點的思考和反駁。
參考文獻:
Ferguson, C. J. (2018). The devil wears stata: Thin-ideal media』s minimal contribution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body dissatisfaction and eating disorders.Archives of Scientific Psychology, 6(1), 70-79.
※「戲精」柯文哲是怎麼煉成的?
※基因編輯嬰兒「風暴眼」:基因編輯雙雄同台發聲,科學界拯救共識
TAG:知識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