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2019影院生存指南

2019影院生存指南

2019年聽到的第一則關於影院的消息,是有觀眾在看完《地球最後的夜晚》後,無處發泄憤怒的情緒,於是將銀幕砸出拳頭大小的窟窿…

事情的真假或許待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在600億任務告破的2018年,影院的日子,遠沒有那麼好過。

最集中的表現,無過於星美的轟然倒塌。

從去年年中開始,關於星美的壞消息便未曾間斷。欠薪、貸款、失信、停業、借殼失敗,每個關鍵詞背後,都透著涼意。

星美影院的困境,可謂是當前國內影院發展的縮影。而往前回溯的話,這個結果顯然是註定發生的,2018年只不過是那個被選中的發生地點。

2019影院生存指南

2013年,星美尚只有83家影城,到4年後的2017年年底,星美在全國一度擁有約365家影城與2290塊屏幕。

這樣的增長率,與同時間段國內影院數的變化,相差無幾。

瘋狂擴張,這就是過去幾年影院發展的核心方式。

用新建、或者併購的方式跑馬圈地,在一二線基本飽和的情況下,迅速向三四五線城市挺進。

當產能過剩、競爭加劇,我們便只能眼看著影院的場均觀眾數,從2015年的24人,下降到去年的16人。

舉再多的例子,也不過「慘」這一個字。【深水娛樂觀察】更關心的,是未來怎麼辦。

大趨勢:洗牌與重組

就在剛剛過去的12月中旬,國家電影局印發了《關於加快電影院建設 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在影院建設的目標任務中明確提出:到2020年,全國加入城市電影院線的電影院銀幕總數達到8萬塊以上。

這大抵意味著:要完成目標,必然出現一輪甚至幾輪的洗牌、併購與重組。

事實上,市場競爭的最終結果,往往就是完成向行業龍頭的集中,而這一點,在此前幾年的瘋狂擴張中並未實現——


按照票房來計算,2013 年國內前三大院線的市場佔有率為31%,5 年後更是只有29%;而美國影院產業經過整合以後,前三大院線AMC、Regal、Cinemark的市佔率始終穩定在50%左右。

2019影院生存指南

大院線吃掉小院線,單體影院進一步減少,效益不佳的影院關門了事。看起來,這就是2019年的影院大勢。

可「大魚」也並非簡單粗暴的大口吃四方。萬達電影總裁曾茂軍的話很有代表性,

我們要買的影院,必須要帶來利潤和正現金流,不會為了市場份額而去收購,這對整體的盈利能力和長遠經營能力來講都十分不利。

於是,更精確的大勢,或許是,相比於單純的數量取勝,各大院線在打造高品質影院的同時,更要突出個性與差異化。

目前也確已初露端倪——

金逸的特色主題影廳,幸福藍海的智能化標籤,橫店影視對三線以下城市的深耕…

總之,在進一步完成龍頭集中的情況下,高質量運營與品牌化的建立,會是未來一段時間內,院線的核心訴求。

小動作之非票收入

大趨勢之下,真正讓影院從競爭中突圍的,是一個個小動作。

達成共識的是,多元化經營,是必由之路。這其中,提升非票房收入的佔比,是重中之重。

作為成本最低(甚至零成本)的業務,影院內的硬廣投放無疑是非票收入的一大核心。除了銀幕上的映前廣告,目前院線對於廣告投放的開發,可謂是用足了腦筋。

在常見的LED屏落地硬廣之外,取票機、電影票、影廳冠名,乃至廁所門板,都可以成為盈利的空間。

2019影院生存指南

如果說硬廣,更多是對優質影院的一種褒獎與盈利加成,那麼對於正在上升期的影院而言,先提升自己的「可投放價值」,無疑才是最關鍵的。

比如,在賣品上做做文章。

事實上,賣品收入的上升空間,是非常巨大的。對很多觀眾而言,「影院消費」並未和觀影同步成為一個習慣。

一方面,是價格。動輒就兩位數一瓶水,的確會嚇倒很多人。除了推出套餐業務,或「第二份半價」、「加一元多一份」等促銷活動,

賣品本身的改變,或許才是最重要的——


除了爆米花和可樂,是否可以做到推陳出新?即便是簡單的爆米花,也可以嘗試多個口味,多種顏色,甚至根據熱點隨時調整,比如萬聖節時的「血色爆米花」+「血漿」飲品;打打健康牌,除了碳酸飲料,「養生」型的飲品和食物同樣有自己的市場。同時還要考慮到季節性時令飲品的製作;包裝務必亮眼。色彩鮮艷、設計有趣的賣品包裝,吸引力不容小視。當然,這亦可成為與品牌或IP合作的方式,一舉兩得;除了櫃檯銷售,移動購物車與自助購物台為何不可納入考量?以及,衍生品作為影院的特色,很多時候常常成了凸顯逼格的擺設。從擺設到盈利的轉變,第一是針對購買力調整衍生品的價格,或高或低都不可取,第二便是種類上的迎合,做到影迷、兒童、普通觀眾的一網打盡。

小動作之線上營銷

隨著優勝劣汰的進一步展開,特別是某購票平台「影院評分」系統的推出,釋放出了一個信號——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口碑影響的不僅是電影,還有影院本身。

口碑內容包括:放映技術與質量、服務水平,以及品牌文化的建立。

2019影院生存指南

▲ 恰到好處的噱頭,是影院吸引觀眾的有力武器

這三者的細節,不妨下面再聊。這裡【深水娛樂觀察】要先強調的,是如何將好的口碑,成功地擴散出去。

意即,影院必須足夠重視,對自我的營銷,尤其是成本更低的線上營銷。

這裡有一些考量了可操作性後的建議——


打通KOL、會員與周邊居民的聯結。針對影院特色,利用意見領袖的影響力,有目的地做好宣傳。一些有資源的影院,甚至可以邀請明星為自己打call;關鍵平台的自我宣傳。比如抖音,相比電影,其實更適合影院去玩出花樣。無論是發起主題挑戰,還是對影院日常的趣味性短視頻包裝,都是提升熱度的方法;官媒是突破口。如今多數影城的官微與官方公眾號,基本都是複製粘貼的偷懶操作居多。這方面的可操作空間非常之大,之後的凝聚力也相當可觀,務必抓住。

小動作之品牌文化

對影院而言,建立品牌文化將是一項必須推進的任務。簡單的四個字,其實亦包含了從基礎到拔高的多個工作。

打底的,無疑是放映技術與質量。

影院的視聽環境,正在成為僅次於影院位置與距離的,觀眾選擇影院的第二大原因。

無論是提高3D亮度,加入更多高質量銀幕,還是打造屬於自己的特色影廳,這些基礎性工作,才是一個影院或一條院線核心競爭力的最重要組成。

於是,地基有了之後,影院需要做的,是電影文化的開發。沒錯,這不僅是電影的工作,更是影院需要承擔的任務。

簡言之,影院不單是放映電影,而是一個在觀影之外,人們願意在此停留的,文化場所。

2019影院生存指南

具體而言,首先是文化氛圍的營造。

從電影元素強烈的裝修風格、侯影休息區電影文化的融入,到電影海報牆、衍生品長廊、電影書吧,讓觀眾對影院產生認同感,這裡不僅帶來觀影的愉悅,更是自我價值的提高。

接著,不同的電影類型,有著不同的受眾。適時在影院舉辦電影活動,對增強影院觀眾黏性無疑是大大有益的。

明星見面會是粉絲群體的狂歡,IP沙龍(漫威宇宙、哈利·波特宇宙)為大體量的受眾提供交流的平台(更是推銷衍生品的好時機)。不同主題,目的都是相同的——

讓影院成為電影文化產業的一部分,並以此作為盈利的重要組成。

而相比目前的,在影院里開書店,或是旁邊開遊樂場,以期吸引更多觀眾。對品牌建立更為有效的,依然要與電影文化緊密相關。

根據不同時間,開展超過影迷範疇的、更為廣泛的主題活動。比如邀請專家學者、電影幕後、意見領袖等,在影院公共空間進行主題講座或沙龍;

在影院內根據一年內不同熱門影片,利用道具、造型、周邊產品等,打造別有風格的電影角。

2019影院生存指南

2019影院生存指南

▲ 與電影片方展開合作,無疑是影院吸引觀眾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總之,目的只有一個——

抓住觀眾觀影前後的更多時間,讓TA們願意在此停留。

結語

在「走進影院看電影」漸趨成為國人的生活習慣之後,下一步迎來的,是「走進哪個影院」的新階段。

經歷了2018年的「寒冬」,2019年,必將是影院與院線陣痛與變革的轉折點。

或許在院線工作者看來,一些需要持續投入、且沒有立竿見影收效的動作,並不符合部分院線(尤其是單體影院與小規模院線)的現狀。但這恰恰證明了:唯有集中力量,才能辦大事。

而在新技術的衝擊下,如何將觀眾牢牢吸引到影院的座位上,在完成洗牌與重組之後,院線要走的路,還有很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