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小時候和媽媽那麼好,長大卻被孩子說「討厭」,這幾種媽媽跑不掉

小時候和媽媽那麼好,長大卻被孩子說「討厭」,這幾種媽媽跑不掉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小的時候懵懂無知,蹣跚學步總愛牽起媽媽的手,沉甸甸的母愛早已鋪滿前路,年幼的孩子卻讀不懂它遙遙無盡的期望。

成為寶寶的媽媽之後才感受到,原來母愛的形式是那麼的多種多樣,可以簡短或綿長。就好像,學走路時要跌倒的那一刻,伸來的那雙溫暖的大手。

幾乎每一個小孩,都是這樣被母愛包圍著成長起來,縱使跌倒,有媽媽的愛溫暖著,也不會疼。

如果有一天,媽媽站不穩了,走不動了,像蹣跚學步時那樣跌跌撞撞。請務必伸出那雙充滿愛的手,扶穩他們。一步,一步穩穩的走,用愛和溫暖擁抱那個曾經賜予一半生命的人,那個給予陽光雨露的人,就像他們當初愛自己一樣。

小時候和媽媽那麼好,長大卻被孩子說「討厭」,這幾種媽媽跑不掉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你是為我好還是為自己好」

王女士最近總會聽到鄰居母女吵架,「為我好,為我好,你又要說都是為我好!你簡直不可理喻!」

鄰居女兒摔門而去,然後是當媽的哭泣的聲音。爸爸總會說,怎麼會養了這樣一個「孽障」!

鄰居的女兒今年二十歲,這種跟媽媽鬧翻,摔門走人的事,王女士不止聽到一次兩次了。

做了這麼多年鄰居,王女士幾乎事看著鄰居的小孩兒長大的,她記得女孩小時候非常乖巧,聽話,跟媽媽也很要好,幾乎都是形影不離的。大家都說,這女兒長大肯定會很孝敬自己的媽媽。當媽的聽了這話也是非常溫暖和自豪的。

小時候和媽媽那麼好,長大卻被孩子說「討厭」,這幾種媽媽跑不掉

可是,她不明白,明明是令人羨慕的母女關係,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

後來聽到鄰居的訴苦,她才漸漸了解,女兒排斥的東西是什麼。

像天下的父母一樣,鄰居非常愛自己的孩子,甚至到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上又怕涼了的地步。孩子小時候還可以,扶一下,抱一抱,哄一哄,萬事都OK了。

然而隨著孩子的成長,面臨的問題已經不適哄一哄,抱一抱,扶一扶那麼簡單了。

作業為什麼沒有寫?成績為什麼又少了兩分兒?交的都是什麼樣的朋友?看的都是什麼電影?你穿衣服怎麼是這種風格……甚至,飯都要涼了,快下來,快下來……媽媽說這些話的時候,全然不顧女兒在做什麼,在想什麼。

當然,每一句叮囑都是對孩子好,這是無可厚非的事,然而,媽媽卻沒有意識到,這種繁瑣的愛,沒有界限的干擾了女兒的生活,最終讓忍受不了的女兒終於產生了排斥,做出叛逆的行為。

鄰居女兒有時候也會跟王女士聊聊天,「我媽就差把我栓在她腰上了。」女孩經常這樣抱怨說。

這種愛固然沒錯,但是愛到孩子沒有了私人空間,便會成為她的負擔。或許,女兒對媽媽的愛就像媽媽對女兒的一樣,不會減半分。只是,她不知都用什麼方式「逃離」這種「沒人權,沒自由,沒秘密……」。

她的成長也需要空間,然而不成熟的她不知道怎麼去要,只有用這種類似「憎恨」的方式宣洩不滿。

小時候和媽媽那麼好,長大卻被孩子說「討厭」,這幾種媽媽跑不掉

哪幾種媽媽,孩子長大之後會很討厭

暴脾氣的媽媽

暴脾氣的媽媽很容易跟小孩產生矛盾,要是爸爸或其他家人沒有調和的能力的話,那麼親情就變緊張了,而且有些父母會把性格遺傳給小孩,孩子一旦遺傳了媽媽的暴脾氣,簡直就是雪上加霜。

小孩子自然是沒有「忤逆」家長的力量,當他長大後,尤其到了叛逆期,就會用各種方式來抵抗這種「暴行」,他的內心也是追求一種平衡的,孩子沒走向社會,經歷也少,不夠成熟理解不了當媽的苦心,家庭矛盾很容易就產生了。

不陪伴媽媽成長的媽媽

家長是孩子第一任人生導師,是孩子小時候效仿並崇拜的人。當然這種效仿目標會隨著孩子的見識、年齡等成長而發生改變,可能會是班上的同學,某位明星,或者自己的老師。崇拜由媽媽變成爸爸也不無可能。

孩子再大些,眼界就不會局限再家庭或是學校了,新鮮事物會令他們更感興趣,需要新的導向。如果媽媽還是像孩子小時候那樣,連每天說的話都沒改變,根本無法給懵懂的孩子指點迷津,更不會走進孩子的世界了。

說白了就是代溝。媽媽的思想如果不與時俱進的話,就很容易跟孩子產生代溝,然而孩子的回應當媽的也是無法理解的,媽媽接受不了就要「控制」住孩子的行為,而這種「控制」卻是孩子產生反感的主要源泉,矛盾也會愈演愈烈。

嘮叨的媽媽

孩子長到一定年齡,智力、能力和見識也會跟著成長。像是渴不渴,餓不餓,累不累,這種已經不是他關心的了。

每天千篇一律地對他說這種同樣的話,反反覆復的,不去管孩子內心想什麼,不了解孩子感興趣的是什麼,走不進孩子的世界,無法跟孩子產生共鳴,不但不會幫助孩子解決他所面臨的問題,而且還會讓孩子覺得很煩,「煩死了」。

孩子就會想要「逃離」這種「折磨」。然而,一旦孩子脫離掌控,媽媽就會覺得不安,那麼愛孩子的媽媽,發現孩子「討厭」自己,她就更沒有辦法接受。然而她還是會用「嘮叨」這件事去修正被「討厭」這件事,不停的說,媽媽管你是因為愛你,為你好,這種話。

然而這種行為卻不被孩子理解,孩子會認為這種為他好是一種「變相的傷害」,自己做的不好,媽媽不信任自己,才會總說這件事。

媽媽應該的轉變

叛逆期的孩子寧願撞到南牆,也不願意按照媽媽說的去轉個彎。媽媽不信任的語氣是他所不能接受的,他的「自尊」,他的「個性」一定會「起義」,會「造反」。

所以,隨著孩子的成長,當媽的要適當的給孩子一些空間,恰當的跟孩子去談談心,而不是去一味的說一件事情,心平氣和的跟孩子交流一下想法,而不是所有事情全靠吼,讀讀書,看看報,讓思想與時俱進,而不是一味的將孩子的思想跟自己落伍的想法步調一致。適當的時候放手讓孩子去闖一闖,事情或許就會發生轉變。

我是糖果媽媽,是一名高級育嬰師,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在育兒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問題都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煩惱與困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