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AMD在CES發布7nm工藝產品 涵蓋GPU和CPU

AMD在CES發布7nm工藝產品 涵蓋GPU和CPU

CES一直是科技圈關注的焦點,CES 2019繼續這一傳統。NVIDIA在CES上為玩家帶來「甜品級」的RTX2060顯卡、移動版的RTX2060/2070/2080/2080Ti多款產品;英特爾也正式將10nm工藝推向市場,推出基於Sunny Cove架構的X86處理器、AI、5G等產品。

作為老對手,AMD CEO蘇姿豐博士在1月10日凌晨受邀發布主題演講中,正式發布採用7nm工藝的Zen2架構處理器和Radeon VII(Radeon 7)遊戲顯卡,是目前最早採用7nm工藝的桌面級產品。

AMD Radeon VII顯卡採用VEGA(GCN5)架構,內建60組(3840顆流處理器)、128個ROPs、晶體管數量達到132億個;顯卡搭配4096位寬的16GB HBM2顯存(2.0Gbps),帶寬達到驚人的1024GB/s;顯卡核心的基礎頻率未知、但最高可加速至1.8GHz,單精度13.8TFlops。

前面已經提到,AMD Radeon 7全球首款7nm工藝製造的桌面級GPU依然採用VEGA的核心架構,延續了VEGA系列顯卡的基本設計和技術特性。但是AMD採用更為先進的7nm高性能工藝,更好的提高核心頻率和降低顯卡功耗。與上代期間RX VEGA相比,AMD Radeon 7少了四組共256個流處理器。

AMD Radeon 7顯卡的外觀延續公版了方正設計,三風扇散熱則是第一次出現在主流遊戲卡公版方案(AMD雙芯HD 7990公版就曾採用三風扇設計),右上角依然有R字標的立體LOGO燈。早前AMD註冊了VII商標,讓很多人猜想這個商標代表的是第二代Radeon Vega顯卡。現在看來,VII不僅代表VEGA顯卡,同時還代表了7nm工藝(羅馬數字里的7就是VII)。

AMD官方宣稱,與Radeon Vega 64相比,Radeon7在同等功耗下性能提升25%,其中內容創建性能提升27-29%,OpenCL性能提升62%,遊戲性能則可以提升25-42%。需要注意的是,AMD說同功耗下的性能對比,而不是新顯卡在滿載狀態下的對比成績,所以兩者的實際性能差應該在10%-15%之間。AMD還在現場演示Radeon 7顯卡運行卡普空《鬼泣5》、育碧《全境封鎖2》,前者更是第一次公開展示。

比較有趣的是,AMD Radeon 7不支持光線追蹤技術,AMD CEO蘇姿豐博士強調,光線追蹤是重要的技術,AMD同樣在硬體和軟體端做開發。

AMD同時宣布Radeon 7將在2月7日開賣,售價為699美元(約合4765元人民幣),購買顯卡還將贈送《鬼泣5》、《全境封鎖2》、《生化危機2》遊戲。目前,Radeon 7的國內售價尚未公布,但遊戲贈送應該是無緣的了。

NVIDIA CEO黃仁勛在CES記者會上與媒體交流時,被要求點評AMD Radeon 7時直言:「It』s underwhelming(平淡的產品)」,隨後還補充了「性能糟糕、沒有新意」。老黃的意思是Radeon 7顯卡沒有光線追蹤,沒有AI,只能利用7nm工藝和HBM顯存才戰平RTX 2080,而RTX 2080顯卡在遊戲中開啟DLSS後就干翻它,開啟光追後同樣干翻它。老黃還總結「一次奇怪的發布,也許AMD的人今天起床也是這麼想的」。儘管老黃最後自嘲了一番,但說出口的話已經是覆水難收。

在AMD的訪談中,記者向蘇姿豐詢問對黃仁勛點評看法時,蘇博士表示她對Radeon 7的發布很興奮。同時猜想黃仁勛應該還沒見過Radeon 7這張顯卡(Ps.暗示黃仁勛在紙面瞎噴)。

AMD在CES 2019展會上的另一個重點,就是採用Zen2架構和7nm工藝的第三代Ryzen銳龍處理器,AMD還在CES上公開實物進行運行演示。可以確定的是,AMD第三代銳龍處理器與數據中心的二代EPYC霄龍一樣採用7nm工藝、Zen 2新架構,並支持PCI-E 4.0通道,這也是全球第一款7nm工藝和採用PCI-E 4.0桌面處理器。

有趣的是,第三代銳龍處理器由兩顆晶元組成,封裝在採用AM4介面的基板上。較小的晶元是銳龍3的CPU核心,較大的晶元則是I/O Die部分,負責銳龍3處理器提供數據、輸入輸出服務,這個封裝方式和EPYC的霄龍2如出一轍。

AMD還在現場演示第三代銳龍運行CineBench R15測試,並對比英特爾i9-9900K,第三代銳龍在CineBench R15得到2023分,而i9-9900K在4.7GHz的頻率下,得分則是2040分。AMD現場演示還與自家的第二代銳龍處理器做比較,第三代銳龍的性能比第二代高14%左右。功耗方面,兩套系統待機功耗都是55W,滿載時第三代銳龍130W左右,而i9-9900K則在180W左右,也就是說第三代銳龍在滿載的情況下,比i9-9900K還要節省50W左右的功耗,低了接近40%。

此外,第三代銳龍搭配7nm工藝的Radeon 7遊戲卡測試《地平線4》,表現非常流暢。蘇姿豐博士還強調,目前的第三代銳龍只是工程樣品,頻率最終沒有確定。

AnandTech還根據現場拍攝的照片,對銳龍處理器的兩顆晶元進行簡單的尺寸測量。由於第三代銳龍繼續使用AM4封裝介面,基板尺寸不變,邊長還是大約40毫米,比較小的CPU核心面積約10.53×7.67=80.80平方毫米(7nm工藝),較大的I/O Die面積約13.16×9.32=122.63平方毫米,不出意外是話是由14nm工藝製造。外媒還猜測,第三代銳龍處理器的核心可以被替換成一顆16核心的Die。

由於第三代銳龍處理器將支持PCI-E4.0介面,但老用戶也無需擔心,因為AMD的主板廠商已經對媒體確認,已經在現有的300系列和400系主板上測試PCIe 4.0的支持,也就是說,用戶可以通過更新BIOS的方法,讓距離CPU最近PCI-E 3.0插槽升級為PCIe 4.0通道,理論傳輸速度高達64GB/s。但其它PCIe包括M.2位將繼續維持PCIe 3.0速率。雖然AMD未明確表態,是否允許通過升級主板BIOS的方式得到PCIe 4.0,但如果AMD為了500系主板從CPU切斷支持,那也並不是沒有可能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極數碼 的精彩文章:

彩電業領頭羊地位受認可,創維集團CEO劉棠枝接棒中國視像協會會長
熨斗如何保養?教您保養熨斗的方法

TAG:天極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