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被推翻後為什麼很多人不願剪掉辮子?真的只怪他們奴性太重?
清朝滅亡後,為何很多漢人不願剪掉辮子,反而滿人願意剪掉辮子?
文/晨風讀史
說到清朝,很多人都特別恨,特別是清朝入關後採取的「剃髮易服」政策,因為導致很多漢人反抗,結果釀成了「揚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等慘案。在清朝剛入主中原的時候,很多漢人確實不願意改變自己傳統習慣去剃髮蓄辮。可是奇怪的是,到了清朝滅亡了,許多漢人卻不願意剪掉辮子了;甚至很多名人都不剪掉辮子,比如張勳、王國維和辜鴻銘等等。這是為何?難道真的就是他們奴性太深?
大宅門劇照
晨風君覺得,我們很多人實在是結論下的太早了,確實很多人積極剪掉了辮子,不過這只是那些激進的革命黨人和一些青年人。大多數人都還是不願意剪掉辮子的。
原因就在於,清朝被推翻的不夠徹底,皇帝都仍然住在紫禁城,所以很多人覺得1911年實際上清朝並沒有亡。當時的人,其實是考慮得很清楚的,萬一清朝復辟,那麼沒有了辮子不就慘了,清朝對於不按要求蓄辮的人是輕則笞杖,重則殺頭的。
張勳復辟後假辮子大賣!
和漢人相反的是,滿人倒是積極剪掉辮子。那麼他們不怕清朝復辟後怪罪他們嗎?其實這也是他們的保命之術:剪掉辮子向新生的民國政權宣告自己和清朝是劃清了界限的,是支持革命的。萬一清朝復辟了,他們是滿人,自然不會有性命危險,到時候就說是形勢所逼,沒辦法的事;如果是影帝的話,編故事編得厲害點,可能還混個忠烈的名號。
影視劇照
另外,經過兩三百年的蓄辮,已經形成習慣,形成一種文化了,很多人甚至就覺得本來就該這麼打扮。所以「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人們覺得剪掉辮子就像「假洋鬼子」了,心理認同就沒了。有一些被迫剪掉辮子的人,也會痛哭流涕的把辮子拿回去,準備死後留個「全屍」。
第三,很多漢人抵制剪辮子,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當時雖然民國政府是「提倡」剪掉辮子,但執行起來就變成了強制性剪辮。大家都知道凡是強制性的東西,多數人都會有逆反心理的,所以當時因為剪辮子的事情就鬧出了很多暴力事件;和清朝當初下令留辮子的時候是一模一樣的。對於侵犯自由的行為,當時的學者在報上也是大力批判的。
民國時期下層執行起來比較霸道
晨風君覺得,這個和當年砸日本車的現象有點類似:砸日本車的那些人,受到媒體宣傳蠱惑,以為砸日本車就是愛國。剪辮子也是一樣,當時強制剪辮子的人也認為剪掉辮子才是對清朝的徹底決裂。
對此,辜鴻銘有過這樣一句話:「我頭上的辮子是有形的,你們心中的辮子卻是無形的;我的辮子是無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諸位同學心中的辮子,就不是那麼好剪的了。」這是辜鴻銘和學生辯論辮子的時候說的話,稍微帶著一些詭辯意味,但確實在理。並不是說剪掉辮子就代表你擁護支持新政府,沒剪掉辮子就是滿清遺老。
辜鴻銘是清末明初留辮子的人中最有名的
關於,清朝滅亡後,很多漢人卻不願意剪掉辮子,大家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討論!
※明朝滅亡誰的責任最大?深究起來還是要怪朱元璋!
※微博上刷屏的2018年度漢字「窮+丑」(qiou)在古代是什麼意思?
TAG:晨風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