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今年 除夕「巧遇」立春 百年只有三次 下一次要等到……

今年 除夕「巧遇」立春 百年只有三次 下一次要等到……

「過了臘八就是年」

津城的年味也越來越濃了

2019年除夕和立春是同一天

而且雨水趕上元宵節

立春,是干支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又名歲首,立春節、正月節。而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很湊巧的是在2019年中立春和除夕是在同一天,那麼為什麼立春和除夕會在同一天呢?這種情況是否常見?對此,天文教育專家表示,農曆己亥豬年從2019年2月5日一直到2020年1月24日,豬年共有354天,和即將過去的狗年一樣也是一個平年。除夕和立春在過年時巧遇的情況,並不多見,大約一百年當中會出現5年,而除夕和立春在同一天的情況,大約100年當中只有3年出現。

除夕當天逢「立春」 百年只有三次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天文教育專家趙之珩老師介紹,農曆己亥豬年除夕和立春巧合在同一天,這種情況並不常見,百年當中約有3年出現這種情況,除夕與立春在同一天的有,2019年2月4日,2057年2月3日,2076年2月4日,都是除夕當天逢「立春」。而2038年2月4日、2087年2月3日這兩天都是大年正月初一立春。

「無春年」不吉利 沒有科學依據

趙之珩表示,「無春年」是指農曆(陰曆)全年都沒有立春的年份。為了適應寒暑的變化,古人在農曆中每19個年頭加入7個閏月,導致19個年頭裡有7年里沒有立春。己亥豬年除夕為2月4日,立春剛好也是在2月4日,這樣的年份也是人們常說的無春年。兩頭春現象也是指農曆年初一個立春、年尾一個立春的情況。民間俗稱「兩頭春」不吉利,無春年「不宜結婚」,不宜生子,這些全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迷信說法,因為無論是單春年、無春年、雙春年,都是曆法的計算出現的情況,都不能主宰人們的吉凶禍福,人們一定要改變陳舊觀念,破除迷信說法。

「立春」有三候

對「立春」的理解,古籍《群芳譜》中這樣解釋的:「立,始建也。春氣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間,氣溫、日照、降雨,開始趨於上升、增多。但這一切對全國大多數地方來說僅僅是春天的前奏,春天的序幕還沒有真正地拉開。

中國古代將「立春」的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說的是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立春」五日後,蟄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蘇醒,再過五日,河裡的冰開始融化,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東風解凍

立春之日「東風解凍」,東方屬木,木為火之母,火氣溫,由此才「凍痕銷水中」,「波起輕搖綠」。

蟄蟲始振

立春日後五日「蟄蟲始振」,「蟄蟲」是冬藏之蟲,此時被驚醒,動而未出。

魚陟負冰

再五日「魚陟負冰」,陟(zhì)是升,魚因水底暖,感知陽氣而上升,冰尚未消融而負冰。「立雪鶴深睡,負冰魚聚沉」,春氣還弱。

自秦代以來,我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在氣候學中,春季是指候(5天為一候)平均氣溫10℃至22℃的時段。

天津人的「立春」習俗

作為二十四節氣第一個的「立春」,如今的天津人多數會吃春餅,炒合菜,也會吃餃子或者醬肉。過去渤海灣中晃蝦、梭魚盛產之時,還有炸晃蝦、熬梭魚的食俗。

文章來源:津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津媽媽網 的精彩文章:

TAG:天津媽媽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