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八成患者確診已是中晚期!國內首個結直腸癌患者指南別錯過

八成患者確診已是中晚期!國內首個結直腸癌患者指南別錯過

不想錯過界哥的推送?

戳上方藍字「醫學界腫瘤頻道」關注我們

並點擊右上角「···」菜單,選擇「設為星標

八成患者確診已是中晚期!國內首個結直腸癌患者指南別錯過

人手一份的結直腸癌防治攻略。

文丨葉京潔

來源丨醫學界腫瘤頻

結直腸癌是世界第三高發惡性腫瘤,近十年來在我國發病率逐年上升,位列國人五大癌症之一。2019年1月8日,由健康時報、阿里健康?醫知鹿聯合主辦的結直腸癌患者指南發布會暨國家名醫智慧醫療研究院結直腸癌專家委員會成立儀式在北京舉行。

該指南是國內首個面向患者的結直腸癌防治全流程指南,由22位腫瘤領域權威專家撰寫審核,為大眾和患者提供一份結直腸癌預防、早期篩查、確診、治療、康復全流程疾病科普百科。

每三分鐘就有1人死於結直腸癌

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2015年中國癌症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惡性腫瘤中均位居第5位,2015年結直腸癌的新發病例數為37.63萬人,因結直腸癌死亡患者19.10萬人。 這意味著平均每天約1000人確診結直腸癌,每三分鐘就有1人死於結直腸癌。

中國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李長寧指出,「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癌症是一種生活方式疾病,其發生髮展與吸煙、肥胖、缺少運動、不合理膳食習慣等危險因素密切相關。通過健康教育和健康科普,提升公眾防癌意識,倡導合理膳食、科學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發生的風險,並且健康教育可以融入癌症的三級預防之中,在癌症防控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八成患者確診已是中晚期!國內首個結直腸癌患者指南別錯過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腫瘤中心主任、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所長張蘇展教授

「雖然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逐年上升,但遺憾的是,結直腸癌的早期診斷比例較低」。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腫瘤中心主任、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所長張蘇展教授表示,由於結直腸癌早期易「隱形」,大部分民眾也沒有癌症早期篩查的習慣,目前臨床上接近80%的結直腸癌患者發現時就是中晚期,近半數患者生存期不超過5年。

而預防結直腸癌其實有5-10年窗口期。河南省腫瘤醫院消化內三科主任劉鶯教授說道:「結直腸癌的發生要經過從息肉到腺瘤,最終發展成腫瘤的過程,一般需要5-10年時間。結直腸癌若能早期發現,及時治療,患者5年生存率可達80%以上,基本實現治癒。「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腫瘤內科副主任醫師王晰程教授強調道:「當出現排便習慣改變(便秘、腹瀉),腹部脹痛不適,便中帶血和黏液,消瘦等都應該引起重視。對於結直腸癌高危人群及45歲以上人群都應該定期進行結直腸癌的早期篩查。常用手段是結腸鏡和大便隱血試驗,當然直腸指診、乙狀結腸鏡也是有益的補充。另外目前來看糞便的DNA檢測也是未來早期篩查的重要手段。「

八成患者確診已是中晚期!國內首個結直腸癌患者指南別錯過

圓桌討論環節(左起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結直腸科副主任陳功、河南省腫瘤醫院消化內三科主任劉鶯、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腫瘤內科王晰程)

首部結直腸癌患者指南發布,

22位頂級專家參與共建審核

八成患者確診已是中晚期!國內首個結直腸癌患者指南別錯過

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結直腸科副主任陳功教授發布結直腸癌患者指南

此次會議上,「結直腸癌患者指南」作為醫學智庫「醫知鹿」項目首批產品正式落地發布。據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結直腸科副主任陳功教授介紹,創建「結直腸癌患者指南」的目的主要有四方面,包括提高醫患溝通效率、緩解醫患醫學信息不平衡、製作信息傳遞工具以及增加基因檢測的科普知識。

陳功教授強調說:「目前結直腸癌早期篩查面臨最大的問題是老百姓對結腸鏡檢查的恐懼,現在雖然有很多篩查的手段,包括基因和大便隱血試驗,但是歸根到底最重要的還是結腸鏡檢查。我們一定要解決這個瓶頸問題,篩查工作會一直無法突破。」

另外,結直腸癌的診治已進入「精準醫療」時代。陳功教授在發布指南時表示,進行靶向治療之前需要基因檢測,只有了解了腫瘤的基因突變類型,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治療方案,使患者受益。研究發現,約50%的結直腸癌有RAS基因的突變。RAS基因檢測可篩選出更適合特定靶向藥物的患者,從而避免盲目用藥。但目前RAS基因檢測率在晚期結直腸癌患者中僅為20%左右。

此次發布的「結直腸癌患者指南」由來自腫瘤內科、結直腸科、大腸外科等國內結直腸癌領域22位頂級專家參與共建,確保專業知識權威可靠。同時從患者視角出發,通過問答形式,將教科書式的醫學知識和治療方案解讀成患者易懂、實用的內容,讓解答更貼近醫患面談口吻,實際解決患者的需求。

結直腸癌防治全流程疾病科普百科全書

參考文獻: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2015》, CA CANCER J CLIN 2016;66:115–132.

(本文為醫學界腫瘤頻道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並標明作者和來源。)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學界腫瘤頻道 的精彩文章:

我國首個自主研發PD-1單抗特瑞普利單抗獲批上市,推動中國加速進入腫瘤免疫治療新時代
大腸息肉摘除後是否會再長?多長時間複查合適?

TAG:醫學界腫瘤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