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AMD能憑藉7nm工藝顛覆CPU&GPU市場么?

AMD能憑藉7nm工藝顛覆CPU&GPU市場么?


CES 2019在美國罪惡之城拉斯維加斯開展地如火如荼,展會上自然也有不少關於DIY硬體的重磅新品亮相,比如華碩發布的最新駭客系列顯卡,還有第一款支持PCI-E 4.0 x4,傳輸速度達到4.0GB/s的超級SSD主控群聯PS5016-E16。但是說到這兩天最引人矚目的DIY新產品,可能要數AMD發布的7nm GPU&CPU了。

北京時間1月10日凌晨,AMD在CES上發布了全球首款7nm遊戲顯卡Radeon VII,也展示了全球首個桌面級7nm CPU,型號還未可知。

Intel因為10nm工藝初始目標定的太高,研發進程一直不順利,以至於這幾年一直在用14nm工藝,這給了AMD在製程上反超的機會。AMD在賣了晶圓廠後,能靈活選擇世界上適合的代工廠為其代工,這也是AMD的優勢,也因此,台積電生產的7nm工藝便成了AMD致勝的秘密武器。使用台積電的工藝後,AMD下一代CPU可能是是歷史上第一次AMD在製程上反超Intel。

在GPU方面則沒什麼好說的,AMD在製程和顯存使用上一直比較激進,而NVIDIA則比較謹慎,這不是AMD GPU在製程上第一次領先NVIDIA了,也不會是最後一次。

想必大家都很想知道AMD這兩個7nm加持的秘密武器性能如何,會對未來的DIY市場造成怎樣的影響,下面賈曉邊,也就是作者本人就來簡單分析一波。

Radeon VII很強,但沒有足夠好

今年凌晨AMD發布的Radeon VII顯卡,顯卡使用的VEGA 20核心其實就是用7nm工藝,對上一代旗艦顯卡VEGA 10進行重置+小改優化的版本了,架構沒有特別大的變化。為啥顯卡不繼續叫RX VEGA?AMD認為VII既能代表VEGA 2代,也代表7nm的7字,一語雙關。需要吐槽一下的是AMD在顯卡上的命名確實一直很混亂,一會兒叫Fury,一會兒叫VEGA,沒有延續性,經常會讓普通消費者特別是小白用戶感到困惑。

其實早在去年AMD就展示過使用7nm工藝打造的VEGA 20核心了,不過那時產品還只有MI60和MI50這兩張高性能計算卡。

換言之,Radeon VII應該就是和RX VEGA 64一樣,是計算卡換個遊戲驅動的衍生品而已。不過看Radeon VII的顯卡規格,它應是MI 50的遊戲卡版本,而不是規格最高的MI 60。說到顯卡規格,還是甩個表格更為直觀,Radeon VII的具體規格如下所示。


RadeonVII顯卡規格對比

型號 Radeon VII RX VEGA 64(風冷) MI 60 MI 50
核心代號 VEGA 20 VEGA 10 VEGA 20 VEGA 20
架構 VEGA (GCN5.0) VEGA (GCN5.0) VEGA (GCN5.0) VEGA (GCN5.0)
晶體管數目 132億 125億 132億 132億
核心面積 331mm? 486mm? 331mm? 331mm?
工藝 7nm 14nm 7nm 7nm
流處理器 3840 4096 4096 3840
紋理單元 240 256 256 240
ROPs 128 64 128 128
浮點運算性能 13.7TFLOPS 12.66TFLOPS 14.7TFLOPS 13.4TFLOPS
顯存容量 16GB 8GB 32GB 16GB
顯存類型 HBM2 HBM2 HBM2 HBM2
顯存位寬 4096bit 2048bit 4096bit 4096bit
顯存帶寬 1TB/s 484GB/s 1TB/s 1TB/s
核心頻率 1800MHz 1247-1546MHz 1800MHz 1746MHz
顯存頻率 2000MHz 1890MHz 2000MHz 2000MHz
TDP 300W? 295W 300W 300W
外接供電 8+8Pin 8+8Pin 8+6Pin 8+6Pin
首發定價 699美元

?人民幣

599美元

4899元人民幣

表格中重點的信息都已經標紅了,Radeon VII對比RX VEGA 64最大的區別是使用了新的製程。7nm工藝讓VEGA 20在晶體管增加6%的情況下,核心面積反而減少了47%,AMD表示新的製程可以讓顯卡同功耗下提升25%的性能,同頻率下減少50%的功耗。

顯卡的功耗還未知,但是根據和Radeon VII參數差不多MI 50功耗推測,Radeon VII TDP應該也在300W左右與RX VEGA 64風冷基本一致

Radeon VII只保留了60組CU,3840個流處理器,比RX VEGA 64要少一點,原因也不難猜測,Radeon VII 和MI 50一樣,就是MI 60瑕疵品頻閉部分流處理器而來,這能減少Radeon VII的生產成本,提高生產良率。

兩者功耗差不多,Radeon VII流處理器還少一點,那麼是否表明Radeon VII性能相較於RX VEGA 64就是提升了25%不到呢?

在昨晚PPT當中,AMD進行了Radeon VII和RX VEGA 64在許多個遊戲中的橫向對比,Radeon VII遊戲幀數平均有30%左右的提升,這比預計中稍高的提升幅度可能要歸功於Radeon VII另一個大改進了,顯存帶寬。

隨著HBM2良率的提升,HBM的堆疊越來越簡單,Radeon VII上竟使用了多達16GB的HBM2顯存,顯存帶寬達到了令人吃驚的1TB/s

而且顯卡在架構上也有微調,光柵化處理單元ROPs增加了一倍達到128個,這些改進可能都有效解決了此前VEGA 10核心的各種帶寬不足、前端性能和後端性能不匹配等問題,讓顯卡性能產生了比較大的提升(Radeon VII單精度和RX VEGA 64水冷差不多,遊戲性能卻強不少也可證實上面的猜測)。

這些改進雖然讓顯卡性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但也增加了顯卡的成本,比如採用16GB HBM2顯存。16GB的顯存在遊戲領域肯定是過剩的,但是AMD又不得不給這麼多顯存,不然的話Radeon VII可能又因為顯存帶寬不足的問題嚴重影響4K下的遊戲性能。

這些因素也導致了Radeon VII即使想打性價比的路線,也只能做到比RTX 2080公版低100美元的定價。對AMD來說「好在」(為什麼我要加雙引號呢)這代圖靈顯卡價格提升也比較大,因此Radeon VI倒不至於遭遇RX VEGA 64首發時那樣性價比奇低的困境(當時GTX 1080普遍只要4000,而RX VEGA 64要4900到5700)。

關於顯卡的性能,肯定只能在拿到實物做相關評測後才能下最終的結論了,從昨晚的PPT來看,曉邊推測Radeon VII和RTX 2080或者GTX 1080 Ti處在同一水平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性能還是比較強的。對於AMD而已,這也算一種進步了,上一代RX VEGA 64在GTX 1080發布後一年有餘才出世,如今Radeon VII在RTX 2080發布後半年不到就來了。

回到最開始的結論Radeon VII很強,但還不夠好。在老黃有恃無恐的提高20系顯卡價格後,大家都希望AMD能拿出足夠有性價比的產品,比如網上留言那種賣199美元,卻有RTX 2070性能的RX 3080,大家都希望AMD能再次實現當年HD4850一夜腰斬NVIDIA旗艦的神跡,但是AMD卻讓人失望了。

對比RTX 2080,Radeon VII有著現在只有一點卵用的16GB大顯存,而RTX 2080則有現在只有一點卵用的光線追蹤和DLSS,RTX 2080功耗更低,而Radeon VII可能價格低點,兩者半斤八兩,RTX 2080優勢更大。

  所以雖然有著7nm加持,但Radeon VII只能讓AMD在高端市場有一戰之力,彰顯存在感,但遠遠不能扭轉市場的態勢。

半血ZEN2戰平i9-9900K,三代銳龍實力難測

發布會另一個焦點就是ZEN2架構的消費級產品了,蘇姿豐博士表示第三代銳龍將在今年年中發布,並支持PCI-E 4.0。

發布會上蘇姿豐博士也展示了這款CPU,CPU的架構對比一代和二代銳龍有了很大的不同,I/0模塊和核心分開,I/O模塊使用14nm打造,而核心部分則使用了台積電的7nm工藝,單Die集成8個核心,這些其實都在上年EPYC 2發布的時候展示過了。

現在公布這顆CPU的信息少之又少,我們只能總結出下面這個很多問號的表格。


AMD銳龍兩代CPU規格對比

CPU Ryzen 7 2700X Ryen 7 1800X i9-9900K
核心代號 Pinnacle Ridge Summit Ridge Matisse Coffee Lake
介面類型 AM4 AM4 AM4 LGA1151
核心線程 8/16 8/16 8/16 8/16
製程工藝 GF 12nm GF 14nm TSMC 7NM Intel 14nm++
頻率 3.7GHz(8核)

4.3GHz(單核)

3.6GHz(8核)

4.0GHz(單核)

3.6~4.7GHz(8核)

5.0GHz( 雙核)

三級緩存 16MB 16MB 16MB
內置核顯 UHD630
TDP 105W 95W 95W
首發價 2699元 3999元 4999元

CPU的信息看似很少,但仔細分析一下,信息量爆炸。

在現場跑分測試中,一顆8核16線程的ES版、未知型號的三代銳龍在Cinebench R15跑分中戰平了目前Intel家用平台最強U i9-9900K,這是AMD第一次在同核心下戰平Intel的CPU,對比Ryzen 7 2700X提升了17%。

此前AMD一直奉行以多打少的政策,那麼現在同核心已經戰平i9-9900K,這證明銳龍三代每個核心,就是CPU的單核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至少達到和i9-9900K差不多的水平。

而且AMD現場公布了兩套平台的功耗,i9-9900K為180W,而三代銳龍平台功耗僅為130W,這說明三代銳龍能在比i9-9900K少50W功耗的情況下與之戰平!外媒Anandtech根據他們之前的評測估計現場測試平台待機功耗是55W左右,由此推算出i9-9900K當時的功耗是125W,而三代銳龍僅有75W的功耗,這是一個十分可怕的事情,這意味著這顆三代銳龍還沒遠使出全力,畢竟現在高端桌面CPU TDP都達到了95W。

  就是這顆沒使出全力,還在ES版的三代銳龍,已經戰平了目前Intel桌面平台最強U,賣4999元的i9-9900K。

更加恐怖的是,根據Anandtech的測試,三代銳龍完全可以再放一顆CPU的Die,做成16核32線程的型號!而發布會上蘇資豐接受媒體採訪時也瘋狂明示,銳龍處理器總會在核心數目上有領先 ,你們完全可以期待三代銳龍有多於8核的產品。

所以曉邊不負責任的猜測,上面那顆戰平i9-9900K的三代銳龍或許只是Ryzen 5 3600沒有X,它僅僅是一款放了一顆Die,半血的三代銳龍(反正不會是旗艦型號,叫什麼難說)?

  從現有信息推測,三代銳龍真的很強,強到超乎大部分人的想像,足以顛覆CPU市場。

唯一的憂慮可能是台積電的7nm工藝肯定比GF的12nn工藝貴的多,三代銳龍漲價可能勢在必行,但同樣價錢買到的核心應該還是會變多,只是不會出現以前1500能買6核12線程,未來1500能買12核24線程這種情況。

家用平台用上16核32線程的處理器,或許真的太誇張了,假如三代銳龍旗艦是兩顆i9-9900K粘在一起,會不會強的有的過分了?

因此曉邊推測,AMD先行的三代銳龍旗艦會是12核24線程的處理器,至於會不會出16核32線程的型號,就要看Intel的10nm Ice Lake給不給力了!(這句話怎麼有點耳熟?好像之前一直說要看AMD給不給力?)

總結-2019可能是載入史冊的一年

今年對於AMD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CPU方面雖然前兩年銳龍的成功讓AMD積累了不少口碑,但CPU市場毫無疑問還是Intel佔據絕對的優勢,這次隨著三代銳龍的出世,AMD能不能重現K8的輝煌徹底顛覆Intel的統治地位?曉邊只能說可能性不小!

在GPU方面,目前AMD還沒能看到有改變市場態勢的希望,不過據說AMD下一代顯卡NAVI也會在今年推出,我們可以等有更多關於NAVI的消息透露在下結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易數碼 的精彩文章:

庫克發言:蘋果被嚴重低估 生態環境業界領先
諾基亞X7安卓9.0更新:新增PureDisplay 紅包提醒功能

TAG:網易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