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綠帽子」是如何被污名化的?

「綠帽子」是如何被污名化的?

來源 | 歷史研習社(ID:mingqinghistory)「歷史研習社」,一個靠專業與有趣打動了數十萬粉絲的史學精品號。

作者 | 大橙子

已獲得授權,如有需要請聯繫原作者

同樣是戴帽子,南人帶的是「烏紗帽」,有人帶的是「綠帽子」。

大家都願意戴「烏紗帽」,可沒人願意要「綠帽子」。

同為帽子,為何「烏」和「綠」差距如此之大?

「綠帽子」又是何時候淪落到此種地步的?

你瞅啥!

誰都不喜歡穿綠衣

雖然「綠帽子」象徵「妻子出軌的男子」之意來得晚,但它自古就不是什麼高貴的顏色。

《詩經·邶風?綠衣》中寫道「綠兮衣兮,綠衣黃里。心之憂矣,曷維其已。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毛詩序》中解釋:「《綠衣》,衛庄姜傷己也。妾上僭,夫人失位而作是詩也。」也就是說這首詩中的「綠」代指妾,而「黃」代指夫人,「綠衣黃里」、「綠衣黃裳」皆比喻夫人失位而賤妾上僭。

對「綠」的貶低之意呼之欲出。

為何同是顏色,「黃」就比「綠」尊貴?這可能與中國古代的正色、間色之分有關。傳統說法中正色包括青、赤、黃、白、黑5種,與「五方」、「五行」相對應。「東方謂之青,南方謂之赤,西方謂之白,北方謂之黑。天謂之玄,地謂之黃。相對應的「綠、紅、碧、紫、騜」5 種顏色就成為低人一等的「間色」。

隨著儒家在中國歷史上正統地位的確立,服飾的尚色制度也逐漸建立起來。

《漢書?東方朔傳》中有「董君綠幘」一語,「董君」指的是漢武帝姑母館陶公主的情夫董偃。董偃曾在漢武帝看望館陶公主時覲見過漢武帝,當時所戴的就是「綠幘」。唐代顏師古注釋說:「綠幘,賤人之服也。」「綠」的卑賤之意不言而喻。

唐代正式將用顏色區分貴賤、尊卑的方法在制度層面上確定下來。

其在官制中規定:六品、七品官著綠服,八品、九品官穿青服。白居易被貶為江州郡司馬,官列九品,所以《琵琶行》詩中用「青衫」代稱。他的《憶微之》詩云:「折腰俱老綠衫中」,形容仕途坎坷,人老白首仍屈身於低微的「綠衫」行列之中。

白居易

值得注意的是,直到元代之前,雖然戴「綠」之人一般身份偏低,但並無強烈的恥辱性含義。比如晉代的沈瑩有一支五千人的強悍隊伍,因頭戴青巾而稱作「青巾兵」;北周尉遲迥手下有一支上萬人的親軍,史稱「皆綠巾錦襖,號曰黃龍兵」。甚至在唐宋時期,頭戴綠巾還一度被作為仙道中人的標誌。比如唐代傳奇小說《玄怪錄·張佐》中兩個仙童的服飾就是「綠幘青帔」。

娼妓家的男子帶綠頭巾

元代,「綠頭巾」、「綠帽子」與樂人、娼妓及娼妓之家的男性有了再也斬不斷的聯繫。

《元史·順帝紀》中記載:「禁倡優盛服,許男子裹青巾,婦女服紫衣,不許戴笠乘馬。」宋代曾不含貶義的「青巾紫衣」,到元代則成了低賤樂戶特有的服飾。《元典章·禮部服色》中規定:「至元五年,准中書省札,娼妓之家,家長並親屬男子裹青巾。」

由於青、綠二色比較接近,又同屬賤色,人們習慣於說「綠頭巾」。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對服飾都進行了詳盡的規定。其中涉及到娼妓之家男性的是:「男子令戴綠巾,腰系紅搭膊,足穿帶毛豬皮靴。」也就是說娼妓之家的男子,必須頭上帶著綠頭巾,腰上纏著紅布帶,腳上穿著毛豬皮的鞋。

明太祖朱元璋

明代萬曆年間謝肇淛的札記《五雜俎·人部四》中說:「國初之制,綠其巾以示辱,蓋古赭衣之意。而今無矣,然里尚以『綠頭巾』相戲也。」可見,此時的「綠頭巾」一詞已經脫離了事實層面,成為一種象徵性的專有名詞進入到人們的日常用語中,並用來羞辱妻子有不貞行為的男人。

如明西周生的《醒世姻緣傳》六十六回,「爭奈這樣混帳戴綠頭巾的漢子,沒等那老婆與他一點好氣,便就在他面前爭妍取憐。」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二十八載: 「吳人稱妻有淫行者為綠頭巾。」甘肅鎮原方言中也有「綠頭」一詞,用來戲稱妻子與別人私通的男人。

此外,明代富有想像力的文人還將那些頭戴「綠頭巾」的男子戲稱為「烏龜頭」。比如明人陶宗儀《南村綴耕錄》有載:「宅眷盡為膛目兔,舍人總做縮頭龜」,因烏龜頭是也綠色的,就用「龜」來暗示舍人都是戴「綠帽子」的人。就此,「烏龜」、「王八」也與「綠帽子」密不可分了。

從「綠頭巾」到「綠帽子」

民國以後,以顏色區分等級的制度被取消,但「綠頭巾」的說法卻流傳了下來。

如1916年7月11日上海的《民國日報》曾載過這麼一則故事,「倪嗣沖之愛妾現奔至奉天,改名曰愛珍珍,以優而兼妓業,見人輒自稱為『倪夫人』,門首貼一聯云:『豈有文章驚海內,要留清白在人間。』有好事者為之改易曰:『文無文,章無章,娘子竟效紅拂女;清不清,白不白,將軍甘戴綠頭巾。』」暗諷軍閥倪嗣沖愛妾當了娼妓,本人也被「戴了綠頭巾」。

倪嗣沖,原名毓桂(一說毓楓),字丹忱,皖系軍閥中極有實力的人物。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解釋頭巾為「以尺布裹頭為巾」,其主要用於包裹古代男子或女子的長髮。20世紀以後,男人剪辮留起了短髮,帽子便代替頭巾稱為了男士的常用裝飾,「綠頭巾」也逐漸改稱「綠帽子」。雖然名稱上有微小的差別,但兩者的實際含義都是一樣的。

如老舍《大悲寺外》中有這樣一句話,「我下了不戴綠帽子的決心。她越哭,我越狠。」這裡的「戴綠帽子」指的同樣也是妻子與他人發生了不正當的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綠帽子」的侮辱隱喻只存在於漢文化中,在其他文化中並不一定有這樣的含義。如在英語中You"re green,並不是「你被綠了」而是「你沒有經驗」。It make other person green with envy,也並不是「給其他人帶了綠帽子」,而是「使其他人非常嫉妒」。

「綠帽子」一詞切不可在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面前亂用,否則就要搞出笑話了。

參考文獻:

1、胡文華:《「綠帽子」的由來》,《咬文嚼字》,1995第4期。

2、陳益民:《「綠帽子」考》,《尋根》,2016年第5期。

3、京雨煙華:《「綠帽子」與「烏紗帽」的來龍去脈》,《政府法制》,2009年第13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讀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女明星當媽之後,都喜歡涉足「奶粉江湖」?
為什麼商場一樓沒有洗手間?

TAG:壹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