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書法演變史2:五代至清朝

書法演變史2:五代至清朝

專家為您掌眼

五代兩宋

行書、瘦金體

承唐繼晉、注重意趣

宋四家(蘇黃米蔡)

楊凝式《韭花帖》

五代到宋初時期,書法上承襲唐代遺風,代表書法家有楊凝式、南唐後主李煜等。

蘇軾《寒食帖》局部

蘇軾 《次辯才韻詩帖》

黃庭堅 《松風閣》

黃庭堅 《諸上座帖》

黃庭堅 《黃州寒食詩卷跋》

米芾 《蜀素帖》

米芾 《糧院帖》

蔡襄 《離都帖》

北宋中後期,出現了宋代書法四大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他們一改唐楷面貌,直接魏晉行書遺風。宋徽宗趙佶也是位傑出書法家,以瘦金體著稱。

趙佶·《閏中秋月》

楷書、行書、草書

崇尚復古,注重結字的體態

趙孟頫 《秋深帖》

元代書法又開始復古,上追晉唐。

提出復古的便是元代藝壇領袖趙孟頫,為避免宋代書家筆下呈現的縱肆躁露的書風,力主宗學晉人的姿韻和唐人的法度。他所創立的楷書「趙體」與唐楷之歐體、顏體、柳體並稱四體,成為後代規摹的主要書體。

鮮於樞 《杜詩魏將軍歌》

在元朝書壇也享有盛名的還有鮮於樞、鄧文原,雖然成就不及趙孟頫,然在書法風格上也有自己獨到之處。他們主張書畫同法,注重結字的體態。

鄧文原《跋王羲之雨後帖》

楷書

從台閣體到探尋個人風格

「台閣體」代表人物沈度作品

明代書法在宋元帖學基礎上發展繼續,明初期台閣體盛行一時。書法里的台閣體就好比科舉的「八股文」,是一種明代官場書體,科舉時規定皆用楷書答試卷,字寫得不好即使再有才也會落榜,導致讀書人寫字力求工整,雖然端正好看但阻礙了個性發展。

祝允明手札

文徵明行書詩卷(局部)

明中期出現了吳門三家:祝允明、文徵明和王寵,徹底擺脫了台閣體的流弊,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影響甚廣。

陳淳《白陽山詩》局部

徐渭書法

明晚期畫家陳淳、徐渭的書風獨具一格,個人風格突出。董其昌主張學習古人,但提倡師其意而不師其跡,建立了清雅疏秀的書風,對明末清初影響極大。

董其昌 《草書手札》

篆書、隸書、魏碑體

帖學、碑學

康熙 《草書八言聯》

乾隆 《御書洪咨夔春秋說論隱公作偽事》

清朝乾隆、康熙皇帝喜帖學,故帖學盛行。但楷書走上了「館閣體」之路,與「台閣體」一脈相承。清朝後期帖學漸衰,金石碑學之風開始盛行,出現了金農、王鐸、傅山、鄧石如、何紹基、吳昌碩、康有為等一批著名書家。

鄧石如 《隸書論書立軸》

金農 《和四言聯》

鄭板橋 《行書論書立軸》

林則徐書法

劉墉 《論書軸》

康有為 《行書對聯》

吳昌碩書法

中國數千年的書法史精彩紛呈,各家各派在歷史長河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並以自己獨到的思想見解影響了無數後人,你最喜歡、最欣賞的書法家是誰?歡迎留言評論。

域鑒APP

快樂收藏·輕鬆入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U鑒 的精彩文章:

域鑒科普:三百件大瓶到底是啥?
2018西泠秋拍 古籍碑帖專場高品質名家舊藏出彩

TAG:YU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