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不戴帽子?衣冠不整。朱元璋是怎麼管群眾的帽子的?

不戴帽子?衣冠不整。朱元璋是怎麼管群眾的帽子的?

作者/寇研 本文系騰訊獨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1344年的那個春天,一場百年不遇的旱災襲擊江淮,赤地千里,餓殍遍野。這年四月,朱元璋的雙親相繼離世。為掙得一口飯吃,16歲的朱元璋剃度出家,成為一名小和尚。

當和尚的三年里,朱元璋以「化緣」為名,四處流浪、乞討,飽受磨難,後來明太祖曾回顧這段流浪史:「突朝煙而急進,暮投古寺以趨蹌,仰蒼崖崔嵬而倚碧,聽猿啼夜月而凄涼,魂悠悠覓父母而無有,志落魄而泱佯」。(《明太祖集》卷一四)

這段經歷足以刻骨銘心,以至當朱元璋成為義軍頭領,征戰途中再次邂逅曾以幾顆殘存的凍柿子救自己性命的一棵柿子樹,還特意脫下身上的紅色戰袍,披掛在柿子樹,還說:「封爾為凌霜侯」(張定《在田錄》)

不單是給一棵柿子樹封官,曾經為生存所迫、剃光頭髮做和尚的朱元璋先生,似也尤為關心頭髮那些事。比如新朝開制、百廢待興中,他仍然忙裡偷閒,親自推廣了明代男子獨有的基本髮飾:網巾。

1

網巾:基本款

洪武三年(1370)春天,明太祖微服簡行,到一個叫「神樂觀」的道觀檢查工作。有道士在燈下幹活,手裡是一塊網狀的小玩意,明太祖問曰:「此何物也?」,道士回稟:「網巾,用以裹頭,則萬發俱齊。」

這網巾形似網兜,網口加了滾邊,曰「網巾邊」,網巾邊上系帶,即「網巾帶」。再有一對小環,稱「網巾圈」,網巾帶從網巾圈穿過、繫結,以固住頭髮。古時,中原人崇尚「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不論男女頭髮都老長,男子往往會在頭頂扎一個髮髻。因而這網巾頂部又預留出一個圓孔,也有滾邊和繩帶,髮髻從圓孔探出,再由繩帶縛住。

由是,網巾的正確使用方式為:將網巾覆於頭部,髮髻從網巾頂的圓孔穿出,上下網巾帶一起收緊,這樣不論頭頂的髮髻還是底部的碎發,一律收進網巾里,曰「萬發俱齊」,又叫「一統山河」。

才剛登基不久的朱皇帝,對「萬發俱齊」和「一統山河」的象徵意義格外歡喜,便攜帶了幾隻網巾回宮,又試戴、研究了一番,結果對其束髮的實用性也很滿意。第二天明太祖便下詔推廣網巾的使用,謂明代男子「人無貴賤皆裹之」。由此,在皇帝的領銜下,網巾成為明朝男子獨有的髮飾基本款。

既令人無貴賤皆要戴,那網巾製作的材料必須廉價、易得,不然推廣總會有難度。明代網巾的製作材料不一而足,從細繩、馬尾、鬃絲、絹布甚至頭髮,皆可用來編織。比如《金瓶梅詞話》第十二回,西門慶謊稱做網巾,問潘金蓮要一綹頭髮,「做頂線兒」。這頂線兒便是網巾頂部圓孔處的網巾帶。

基本款也是基礎款,意味著只是髮飾的第一步,因也與身體貼近,相對私密,不能輕易示人。明一代,有身份的人出門,尚還需在網巾外罩以巾或冠。那些為圖簡便、爽利,單單裹了網巾就外出的人,通常是沒什麼身份的平常百姓。

網巾和巾帽的關係,一首叫《網巾》的「艷詞」說得好:「網巾兒。好似我私情樣。空聚頭。難著肉。休要慌忙。有收有放。但願常不斷。抱頭知意重。結髮見情長。怕有破綻叫人瞧也。帽兒全賴你遮掩俺。」

通篇雙關語,既說網巾,也借網巾的私密隱喻私情。最後一句也說明了,這私情就像網巾,通常是需要帽兒來遮掩的。

2

四方平定巾:皇帝欽定的文藝范

明太祖頒發的洗剪吹的定製,不單包括網巾,還有一種叫「四方平定巾」的巾帽。

《七修類稿》載,明初年,明太祖召見浙江詩人楊維楨,發現楊頭上戴著一定別緻的黑漆巾帽。明太祖問之,楊回說此乃四方平定巾。「四方平定」就跟「一統山河」一樣,對這位創業之初的皇帝,別有一番吸引力。

照例,明太祖也將四方平定巾研究了一番。此巾帽乃明代讀書人的常備便帽,戴在頭上是帽,呈四角方形,板正挺括,取下則是巾,可隨意摺疊,方便收納。明太祖極中意,隨即下詔,「洪武三年令士戴四方平定巾。」

網巾作為基本款,實用為先,樣式單一,材料也無貴賤之論。但巾帽就不同。明代巾帽款式、種類繁多,且有等級之分。如這四方平定巾,乃讀書人專用頭巾。而皇帝、皇太子常服,須戴「烏紗折角向上巾」,官員則戴烏紗帽,民間百姓流行戴一種叫「六和一統帽」的瓜皮帽,等等。

身份低賤者,根據「低」的程度,佩戴巾帽又有所區分。如皂隸工人戴圓頂巾或平頂巾,樂工戴青羅包巾,舞人裹皂羅包巾,等等。還有一種特別的頭巾,綠頭巾,為教坊司伶人專用。

巾帽既有明確的等級區分,當然不能隨意僭越,《明史》載,文武官員若隨便佩戴巾帽,要「革去冠帶,戴平頂巾,於儒學讀書、習禮三年。」

許多種類的巾帽中,因四方平定巾為皇帝欽定,自帶文藝光環,是讀書人的標配,又成為明代庶民最熱衷的首服之一。官員賦閑、離職,摘下烏紗帽,便會改戴四方平定巾,以此作為恢復庶民的象徵。

明代中後期,四方平定巾的制式也有所變化。洪武初年,太祖力倡節儉,四方巾顏色大多為黑漆,高度適中。到了中後期,四方巾制式大為變化,明末葉夢珠《閱世編》卷八有載:「其後巾式時改,或高或低,或方或扁,或仿晉、唐,或從時制,總非士林莫敢服矣。」其時黑色已不為方巾專用色,所用質料也有增加,如紗、緞,《醒世姻緣傳》出現的用於方巾的質料還有「紫絨、黑絨、黑縐紗、馬尾登雲」等。

最引人注目的要屬方巾高度的變化。成化年間,方巾高度還為14厘米左右,到了嘉靖年間,方巾高度已增加到25厘米,因此,民間有「頭頂一個書櫥」的說法,用來形容一個讀書人戴的高帽子。

3

剃頭令:發之不存,網巾何附?

崇禎十七年(1644),清軍入關後,沿途發布告示,曰:「凡投誠官吏軍民,皆著剃髮,衣冠悉尊本朝制度。」不剃髮者,逮至軍門,「朝至朝斬,夕至夕斬」。剃髮令一下,不論「一統山河」,還是「四方平定」,俱成往事。

清軍入主北京,並未遭遇激烈的抵抗。歷史學家顧誠先生認為,清廷曾有過以較小的代價統一全國的機會,因為「明清之際,中國仍處於封建性農業社會,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和相當一部分官紳地主居住在鄉村,他們同朝廷、官府的關係主要表現在照章輸賦服役,一輩子沒有進過城的農民多得很,中央朝廷的更迭對他們來說是天高皇帝遠。」

但剃頭令一下,局勢驟變。大規模的武裝反抗遍及全國,「許多地方的抗清鬥爭不始於清廷接管之時,而起於剃髮令頒布之日。」

此時,網巾再次登場。

不管因為網巾是大明子民獨有的髮飾,有明一代,這一傳統延續了二百七十多年,還是因為此乃明太祖創行的「祖制」。從一統山河到失去山河,明遺民賦予網巾特別的意義。此時,堅持戴網巾已成為一種政治行動,謂「國破衣冠在」。

1650年,張居正之孫張同敝遇害之前,特意拿出藏於身上的網巾戴上,曰:「為先帝服也,將服此以見先帝。」 因此明清鼎革之際,網巾一度與令牌、刀槍一道作為明代「餘孽」謀反的證物。

葉夢珠《閱世編》有載,順治初年,某些仕清的漢人官僚,「剃髮之後,加冠者必仍帶網巾於內。」想想清朝人的髮式吧,再戴一個網巾,會是什麼樣子。只能說,人要懷起舊來,啥事都幹得出來。

更多內容關注微信公眾號:時拾史事(historytalking)

商務合作:Tel:15117934836 QQ:762993961

投稿請發historytalking@outlook.com(有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拾史事 的精彩文章:

97張老照片:被破壞前的敦煌莫高窟,一場視覺盛宴
抗日神劇為什麼屢屢出現?火爆的原因是什麼?

TAG:時拾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