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只有13萬正規軍的小國,竟然打得蘇聯紅軍傷亡百萬
作者:呂井旺
戰爭史上,俄國的冬天一直讓外國入侵的軍隊談虎色變。無論拿破崙還是希特勒的軍隊都在俄國的寒冬下折損嚴重,寒冬似乎是俄國人作戰的天時。
然而在蘇芬「冬季戰爭」中,蘇聯對付只有四百萬人口的芬蘭,卻損失慘重。這一次寒冬成了芬蘭人的天時,蘇聯士兵的噩夢。
蘇芬之間的舊怨
在北歐芬蘭人很獨特,他們既不屬於西邊的日耳曼人,也不屬於東邊的斯拉夫人,他們是東北歐的土著民族。芬蘭在中世紀時被瑞典征服,拿破崙戰爭中又被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奪取。但是芬蘭並不是直接併入沙俄,而是成立一個芬蘭大公國由沙皇兼任大公。
沙皇亞歷山大一世
十月革命後,沙俄帝國瓦解,芬蘭也趁機獨立。列寧雖然同意芬蘭獨立,但另外組織了芬蘭蘇維埃政府。得到德意志第二帝國支持的芬蘭白軍在內戰中獲勝,芬蘭徹底獨立。芬蘭本來決定讓一個德國王子當國王,但是不久德國向協約國投降,芬蘭也擺脫了德國人。
蘇聯芬蘭之間的戰前準備
獨立後芬蘭和蘇聯關係緊張,尤其是芬蘭國境線距聖彼得堡(列寧格勒)才32公里。而且蘇聯國內一直有收復沙皇俄國在一戰中失地的呼聲,芬蘭首當其衝。
涅瓦河畔的聖彼得堡
這時納粹德國的侵略擴張,給了蘇聯人一個機會。1939年8月《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在劃分兩國勢力範圍的附錄里,芬蘭劃歸了蘇聯。
9月份蘇聯和德國瓜分了波蘭後,10月在談判里向芬蘭提出領土要求。芬蘭拒絕了蘇聯的提議後,蘇聯紅軍製造「曼尼拉事件」,宣稱是芬蘭炮擊造成紅軍士兵死亡。蘇聯以此為借口,在11月30日派遣大軍入侵芬蘭。
蘇聯入侵芬蘭並沒有做好周密準備,主要是想趁著西方大國無暇東顧的機會擴張。赫魯曉夫曾說:「只要我們把嗓門提高一點芬蘭人就會服從。如果不行的話,我們再放一槍,芬蘭人就會投降。」
赫魯曉夫
事實上在德軍發動西線進攻的時候,蘇聯也在開拓東方戰線。東方戰線的國家大多在蘇聯的軍事恫嚇下屈服。為了入侵芬蘭,蘇聯總參謀部曾經準備用45個師打一場為期數月的戰爭預案,卻被斯大林改為23個師為期數周。
反觀芬蘭,在曾經的白軍將領曼納海姆的率領下就進行了戰爭準備。1927年就在蘇軍入侵芬蘭的要道卡累利阿地峽開始修築防線,到1939年時已經持續修築了12年。
這條以曼納海姆命名的防線長135公里,縱深95公里,從湖到海形成了大縱深的防禦體系。防線里射擊工事就有2000多個,而且戰前芬軍又埋設了地雷,炸毀了橋樑與鐵路。
曼納海姆
芬蘭人口440萬人,常備陸軍只有3萬人,但是戰爭一爆發就將軍隊擴充到12.7萬。同時國內還有預備役30萬,民衛軍10萬和婦女服務隊10萬。
冬季戰爭:蘇聯受挫
戰爭開始後,蘇軍在南部準備了24萬人正面攻擊曼納海姆防線,另派15萬人繞過拉多加湖到芬蘭防線後方形成鉗形攻勢。蘇軍在中部出動9萬人企圖將芬蘭分割成南北兩段,並切斷芬蘭與瑞典的路上通道。在北部,蘇軍出動5萬人攻擊芬蘭在北極的唯一良港貝薩謀。
戰爭開始前,蘇聯高層普遍信心滿滿。副國防部長指示炮兵準備12天彈藥就夠了,斯大林相信戰爭不會超過16天,蘇軍甚至連進入芬蘭首都的軍樂隊都準備好了。
芬蘭游擊隊
然而,直到1940年2月15日南部蘇聯紅軍才正面突破了曼納海姆防線。原計劃繞道拉多加湖的蘇軍遭到芬蘭軍隊層層阻擊,隨後遭到分割、包圍。這路蘇軍有兩個師大部被殲滅,余部一直龜縮防禦直到戰爭結束。
中部的蘇軍指揮官是日後堅守斯大林格勒名揚天下的崔可夫。蘇軍在索木斯薩耳米被芬軍以少勝多,殲滅2萬多人。之後的蘇軍在芬蘭游擊隊的襲擾之下,再也沒有積極的行動。
崔可夫
北部的蘇軍在海軍支援下進展順利,佔領了貝薩謀港,切斷了芬蘭通往挪威和北冰洋的通道。
面對慘重損失,紅軍高層進行了改組,停止進攻。蘇聯組建了西北方面軍,由鐵木辛哥擔任方面軍司令。同時向蘇芬邊境增調了24個步兵師,20個炮兵團和15個航空兵團。
鐵木辛哥
1940年2月1日,擁有絕對優勢的蘇軍在空軍和炮兵的支援下再度進攻,到2月15日曼納海姆防線最終被突破。
戰前芬蘭只有100門反坦克炮,各式飛機總數才100多架,而子彈只夠兩個月,炮彈只夠三個星期。直到1940年二月英法援助物資才陸續抵達,但是此時的芬蘭已經戰局崩壞,彈盡糧絕了。
英法雖然表示願意出兵支援,但是在德國的威脅下,瑞典挪威拒絕英法軍隊過境,芬蘭外援無望,最後被迫簽署和平協議。
割讓給蘇聯的維堡
芬蘭割讓了十分之一的領土約四萬多平方公里,包括第二大城市維堡在內的十分之一的耕地、五分之一的工業產值。北冰洋和芬蘭灣的一些島嶼半島割讓給蘇聯,具有戰略意義的漢科半島被蘇軍租為海軍基地。
蘇聯為何損失嚴重?
蘇軍在這次戰爭中損失慘重,但是由於蘇聯的國情,傷亡數字很難有真實統計。
蘇聯官方的數字是死4萬傷15萬,但是根據士兵名冊有13萬人沒有從芬蘭回來,按比例推測的話應該有50萬左右受傷。赫魯曉夫回憶說傷亡百萬人,同時蘇聯還損失了1600輛坦克和裝甲車。戰爭中芬蘭人戰死數在2萬人左右。
T-28,蘇聯入侵芬蘭時的主戰坦克
芬蘭總軍隊也就13萬人500門炮,海空力量更是薄弱。蘇軍擁有極大的優勢卻損失慘重,原因何在?
首先是戰略誤判。蘇聯一位芬蘭嚇一嚇就會投降,就像波羅的海三國一樣。同時也認為曾經紅軍白軍打內戰的芬蘭人會群起響應蘇聯紅軍。
實際上芬蘭發展幾十年後,貧富差距縮小,蘇聯扶持的傀儡政權根本無人響應。結果正確的作戰方案被拋棄,沒有在一開始就集中力量,打成了添油戰術。
芬軍的火力點
其次是嚴寒,蘇軍選擇了冬季進攻。芬蘭靠近北極圈,比蘇聯相更偏北。蘇聯疆域遼闊,南方烏克蘭、頓河一帶的士兵很難抵禦零下40度的嚴寒,大批士兵凍死凍傷。而坦克必須24小時發動,否則油料就凍住。
最後就是蘇軍的指揮訓練問題。蘇聯剛剛進行了大清洗,80%軍官被撤換或者處死。事實上曼納海姆防線並不很堅固,堡壘間隔很遠,很多工事是原木而非混凝土。但是蘇軍很多中下層軍官不懂指揮,沒有經驗,甚至出現蘇軍手挽手唱著國歌向前進攻的場面。
當時大部分的芬蘭人住在農村,他們平時就習慣用獵槍,戰法呆板的蘇軍就成了活靶子。芬蘭派出小股部隊披著白色外套在森林中穿行,穿著綠色軍裝的蘇軍大量被狙殺。芬蘭的「白色死神」西蒙?海耶在四個月狙殺了542名蘇軍(總數705),創造了世界紀錄。
芬蘭傳奇狙擊手西蒙?海耶
蘇軍坦克在遍布森林湖泊的芬蘭地形里,無法發揮大規模機械化優勢。蘇聯空軍和炮兵數量龐大,但是因為訓練、戰術問題作用受限,空襲、炮擊經常打不到目標。蘇聯空軍在戰爭期間總共損失了500架飛機。
蘇芬戰爭的後續影響
這場侵略戰爭讓蘇聯名聲掃地,並被開除出國聯,更重要的是,蘇軍低下的戰鬥力被希特勒洞悉。這場戰爭將芬蘭徹底推向德國,1年後德國進攻蘇聯,芬蘭出兵奪回失地,並參與圍攻列寧格勒。
1944年,德軍失敗已成定局,芬蘭同蘇聯議和,除了退出1940年割讓之地外,又割讓了貝薩謀地區失去了北冰洋出海口。這次的戰爭芬蘭認為是冬季戰爭的一部分,稱為「繼續戰爭」。蘇聯則認為是衛國戰爭一部分,認為芬蘭夥同德國入侵蘇聯。
「慈父」斯大林
芬蘭雖然戰敗割地,但是還是挫敗了蘇聯吞併芬蘭的企圖,維護了自己的獨立。反觀波羅的海三國,因為答應蘇聯駐軍,結果很快就「自願」加入蘇聯。三國隨後在鎮壓、戰爭、勞改營中大約損失了10%以上的人口,而且大批俄羅斯移民至今讓三國內部不穩。
芬蘭在戰後成為中立國,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也是全民高福利國家的典範。
※英國脫離歐盟值得嗎?
※美軍走後伊拉克為何還是永無寧日?就因為這種最原始的武器
TAG:冷熱軍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