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測試「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改變生活的17個問題

測試「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改變生活的17個問題

大多數情況下,現實問題都是可以通過協商解決的。

如果你對生活中的界限和所謂「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進行測試,你很快就會發現大部分限制實際上都是一系列脆弱的經由社會強化的規則,而你可以隨時打破這些規則。

《巨人的工具》作者曾用以下17個問題改變了他的生活,時間周期是15年,可以給你一個短期的健康、財富與智慧方面的指導,我相信你會從中有所收穫。

問題1:如果在48小時內反其道而行之會怎樣?

2000年,蒂姆·費里斯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向各個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和首席技術官們推銷大容量數據存儲技術。

在最初的幾個月里,蒂姆·費里斯屢「打」屢敗。突然有一天,蒂姆·費里斯產生了一個想法:所有銷售人員都在上午9點至下午5點撥打銷售電話,但這只是其一。

其二,蒂姆·費里斯意識到所有首席執行官和首席技術官的秘書們也都在上午9點至下午5點之間上班。如果反其道而行之會怎麼樣呢?哪怕只做48小時會怎麼樣呢?

蒂姆·費里斯決定在周四、周五兩天只在上午7點至8點30分之間、下午6點至7點30分之間打電話。在當天剩下的時間裡,蒂姆·費里斯專心撰寫推銷郵件。這種做法效果非常好,大佬們常常直接接起電話。

蒂姆·費里斯又開始嘗試更多的「反其道而行之」的做法:只提問題,不進行推銷會怎麼樣?著手討論技術問題,讓自己聽起來像個工程師而不是推銷員,會怎樣?

如果蒂姆·費里斯在郵件結尾處這樣寫:「如果您工作繁忙無法回復,蒂姆·費里斯完全可以理解,謝謝您讀完蒂姆·費里斯的郵件。」而不是慣常那種「敬盼回復」之類的廢話,又會怎樣呢?

這些實驗得到了回報。在做這份工作的最後一個季度中,蒂姆·費里斯一個人的銷售額就超過了最大的競爭對手存儲系統製造商EMC洛杉磯分公司的銷售總額。

問題2:把錢稀里糊塗地花在了什麼地方?如何才能解決自己的問題?

2000年年底、2001年年初的時候,蒂姆·費里斯發現了不祥的苗頭:他上班的創業公司即將倒閉,已經開始裁員,並且看起來不會停止。

為了尋求商業機會,蒂姆·費里斯沒有深入研究市場,而是開始查看自己的信用卡賬單,問自己:「你到底把錢稀里糊塗地花在了什麼地方?收入花到哪裡去了?在哪些方面對價格不敏感?」答案是運動營養品。

當時,他一年的收入有40000多美元,而每個月花在營養品上的錢有500美元,甚至更多,這太不理智了。現在蒂姆·費里斯可以知道自己經常在哪些商店和網站購物,經常會瀏覽哪些廣告,等等。

那麼,能否可以研發一種產品,解決自己的問題呢?是否能開發出一款自己在零售商店中不大容易找到的產品呢?

最終,他決定創辦一家名為迅思(BrainQUICKEN)的公司,研發並生產認知促進藥物。在所有人被解僱前,蒂姆·費里斯請求他的同事每人提前購買了一瓶這種藥物,這讓他有了足夠的資金僱用藥劑師和管理諮詢顧問,並開始進行小規模的試生產。

自此,踏上了他的創業的道路。

問題3:如果有1000萬美元,想做什麼?想買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每月的目標收入到底是多少?

2004年,蒂姆·費里斯的收入與以往相比大有起色,迅思公司已擴張至大約十幾個國家。還有什麼問題嗎?當時他依賴咖啡因提神,每天工作15小時,經常處於崩潰的邊緣。由於一心撲在工作上,準備結婚的女友也離他而去。

接下來的6個月里,蒂姆·費里斯的事業停滯不前,陷入困境。於是,他便意識到自己必須重新調整公司的產業結構,或者乾脆關門大吉。

於是,蒂姆·費里斯開始在日記中記錄一些問題,包括:「如果在銀行有1000萬美元的存款,我想做什麼?想買什麼?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每月的目標收入到底是多少?」

對於後一個問題,換句話說就是:如果按月消費的話,夢想中的生活——為其推遲了「退休」時間的生活—實際需要多少錢?

經過計算之後,大多數的夢想遠比預期的花費要低,現在就完全可以支付得起。或許我無須這麼努力打拚了?或許我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自由,而不需要更多的收入了?因此蒂姆·費里斯想,或許(只是或許)蒂姆·費里斯需要的是快樂而不是「成功」。於是,他決定進行一次長時間的海外旅行。

問題4:可能發生的最糟糕的事情是什麼?能挽回損失嗎?

如果你感到不堪重負,問自己這兩個問題可能會有所幫助:

在負重前行的過程中,生活有沒有告訴你應該擺脫哪種負擔?

你是正在垮掉還是有所突破?

正如馬可·奧里利烏斯和瑞安·霍利迪所說的:

「逆境才是正路。」這並不意味著看到問題、接受問題並任由問題惡化下去,也不是說要把問題合理化為好事。對你來說,這句話是在說要利用痛苦理清思路。如果痛苦得到了你的重視和仔細考察,沒被忽略,那麼它就能告訴你應該如何生活。

對蒂姆·費里斯來說,第一步總是相同的:把佔用了你20%的時間但帶給你80%或者更多的負面情緒的活動和人寫下來。

第二步:在紙上做一個「恐懼設定」練習。在練習中蒂姆·費里斯會自問自答:「如果我停止做讓自己焦頭爛額的事情,可能發生的最糟糕的情況是什麼?發生了又會怎樣?我應該怎樣才能挽回損失?」

問題5:如果每周只能工作2小時,應該做什麼?

在通過恐懼排練消除了有關旅行的焦慮之後,蒂姆·費里斯下一步的切實做法就是消除自己在工作中起到的瓶頸作用。「如何避免在工作中充當瓶頸?」這不是個很好的問題。

在讀了邁克爾·格柏的《突破瓶頸》和理查德·科赫的《發揮你的潛能:二八定律》之後,蒂姆·費里斯認為向自己提出極端問題是非常需要的一種方法。

他發現最有用的問題是:「如果每周只能工作2小時,那需要做什麼?」坦率地說,這個問題類似於「我知道這種情況不大可能發生,但是,如果有人拿槍頂著你的腦袋,或者如果你身染重病,不得不把每周工作時間限定為2小時,那麼你應當如何保持工作正常運行呢?」

在這種情況下,你的主要辦法就是「二八定律」,即「帕雷托法則」。該法則指出,你所期望的結果中的80%(或者更多)是你20%(或者更少)的工作和付出的結果。

在提出許多類似的問題之後,他又開始進行變革:「解僱」維持費用最高的客戶,通過簡單條款和標準程序自動吸納超過90%的零售客戶,強化同3到5個為你帶來最多利潤、最少麻煩的客戶之間的關係(並增加訂單數量)。這一切做法引出了下面這個問題……

問題6:如果讓自己的下屬在100美元、500美元或者1000美元的範圍內自行決斷,那會怎麼樣呢?

這個問題大大減輕了蒂姆·費里斯的客戶服務工作量,從每周工作40~60小時減少到每周工作不到2小時。

在2004年年中之前,整個公司一直只有蒂姆·費里斯一個決策者。比方說,如果某個身在國外的職業運動員突然需要他們的產品,報關單據非常特殊,蒂姆·費里斯就會從某個運營中心那裡收到郵件或接到電話:「我們應當如何處理這件事?您有何指示?」這些「非常規事例」看起來似乎非常特殊,但其實每天都會出現,每周都會有十幾次。

後來,蒂姆·費里斯決定改變蒂姆·費里斯的決策方式。

他的解決方法是:向自己所有的直接下屬發送了一封郵件,裡面有這樣一句話:「從現在起,請不要再請示有關1、2或3這樣的問題,我相信你們自己能夠處理好。如果涉及金額不到100美元,請自行決斷,做好記錄(內容涉及問題、你的處理方法、成本),形成一個報告文件,我們每周對報告進行一次審核和調整。原則是一定要讓我們的客戶滿意。」

原本蒂姆·費里斯以為這樣做的效果不會很好,但你猜結果怎麼樣?一切運行順暢,給他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後來他把自主決斷額度增加到500美元,然後又提高到1000美元,審核處理報告的時間從每周一次延長到每月一次、每季度一次。等到手下們都上道之後,他就再也沒有審核過。

這件事可以學會兩點:

要想完成重要的、有意義的事情,你需要對一些次要的、意義不大的事情放手。

一旦你賦予他人以責任並且表明自己信任他們,他們的能力會成倍增加。

問題7:最不暢通的渠道是什麼?

時間很快來到2006年12月26日。

當時蒂姆·費里斯已經寫完了《每周工作4小時》,在過完快樂的聖誕節之後,他坐下來開始思考4月的圖書宣傳推廣工作。

該怎樣做呢?毫無頭緒。於是他聯繫了大約10個暢銷書作家,向他們請教了這樣一些問題:「在您最近出版的作品的宣傳推廣中,哪些方面您認為是最浪費時間和資金的?哪些事情您永遠不會再做了?哪些事情您還會去做?如果您必須要選擇一個方面花掉10000美元的預算的話,您會選擇哪個方面?」

蒂姆·費里斯反覆聽到的一個詞是「博客」。

顯然,博客的影響力非常強大,但同時也被嚴重低估了。蒂姆·費里斯的第一反應是:「博客有什麼用?」蒂姆·費里斯接下來的問題是:「當前,作者們是如何同博主取得聯繫的?」以及「最暢通的渠道是什麼?」

聯繫博主的方式通常首先是使用電子郵件,其次是打電話。儘管這些都是蒂姆·費里斯的強項,但他還是決定通過參加會議、在會議上親自與這些人見面這種方式與他們取得聯繫。

為什麼呢?因為他覺得向「信滿為患」的郵箱發送500封郵件可能只能得到一次回復,但在會議休息室中見到5個人就可能得到一個人的回應,這樣達成目的的機會就會更大一些。

於是蒂姆·費里斯參加2007年1月的消費者電子產品展。2005年的那一屆,參會人員超過15萬人,這場會議就好像是技術界的超級碗比賽,所有的極客都在其中把玩各種新產品。

這一次,蒂姆·費里斯甚至連會場前門都沒進,只是待在希捷科技公司主辦的博客會議的休息大廳。博客寫手們被邀請到這裡休息,給他們的筆記本電腦充電,品嘗免費的酒水。

蒂姆·費里斯一邊喝酒,一邊問了很多弱智的問題,但並沒有正面推銷自己的作品,只是在有人問蒂姆·費里斯為什麼來到這裡的時候提一下自己的這本書,知名技術博主羅伯特·斯考伯後來把蒂姆·費里斯這種精心設計的營銷計劃稱為「與博主共醉」。該計劃的效果出人意料的好。

問題8:如果無法直接推銷自己的產品怎麼辦?

在2007的新書發布會上,蒂姆·費里斯很快發現大部分媒體根本不關心新書發布,他們關心的是故事,而不是那些宣傳語。

於是他問自己:「如果無法直接推銷自己的產品怎麼辦?如果必須繞開產品本身進行銷售怎麼辦?」

蒂姆·費里斯可以展示書中那些徹底重新規劃自己生活的人;可以寫一些與這本書無關的瘋狂實驗,同時促使人們瀏覽與本書有關的網站;蒂姆·費里斯可以創造並普及一個新術語,以將其發展成為一種流行文化為目標;也可以抓住問題的本質,讓圖書發布活動本身成為一則新聞。

人們不喜歡有人向他們推銷產品,但喜歡聽別人講故事。那圍繞後者做文章就可以了。

問題9:如果在現實生活中打造一個MBA項目會怎樣?

你如何才能打造你自己的MBA或者其他學習項目呢?下面有3個例子,其成本是假設出來的,具體的花費取決於項目本身。

創新寫作方向的文學碩士—12000美元/年

你如何才能通過每年花費(或者犧牲)12000美元而成為世界級的創新作家呢?如果你以往的年收入為75000美元,這可能意味著你可以加入某個作家組織,向單位協商每周一休息(用來專心致志地起草小說或劇本),你所付出的成本是年薪減少10000~15000美元。

政治學碩士—12000美元/年

同樣,你可以每周拿出一天的時間擔任志願者,或者參加政治活動。規定自己每周讀一本書,該書必須是喬治敦大學政治科學系研一課程的規定書目。

MBA—30000美元/年

你也可以每月花費2500美元,用於嘗試實踐不同的靈感,以此為自己製造自動遞增的收入。

出於經濟因素考慮,建議大家致力於行動,而不是理論。你要學著面對現實世界的挑戰,而不是一味龜縮在學術界的象牙塔里尋求庇護。實際上,你可以掌控大多數風險。如果你真的去做了,你會得到巨大的回報。

問題10:是否必須要怎麼損失的就怎麼賺回來呢?

2008年,蒂姆·費里斯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聖何塞有了自己的房子,但這其實是一筆虧本買賣。說得更準確些,銀行是房子的主人,而他則是在未經認真考慮的情況下採用調息按揭的方式購買的。

最重要的是,當時蒂姆·費里斯即將搬到舊金山。如果賣掉房子,那就意味著他要損失15萬美元。最後,收拾行李,蒂姆·費里斯義無反顧地搬到了舊金山,在聖何塞的房子就那樣空著。

在接下來幾個月的時間裡,朋友們敦促蒂姆·費里斯把房子出租出去,強調說如果不這樣做,那他就是敗家子一個。最終還是接受了他們的建議。

即使僱用了一家物業公司幫他打理,各種繁瑣的手續還是相當令人頭疼,很快就感到後悔了。

一天晚上,蒂姆·費里斯開始反思,問自己:「我真的需要怎樣損失就怎樣把錢給賺回來嗎?」如果你在賭桌上輸了1000美元,你非要再從賭桌上把這筆錢贏回來嗎?可能並非如此。

人很容易屈從於一種名為「安全感」的認知偏見,無論是在房地產、股票還是在其他方面,都是如此。蒂姆·費里斯也不例外。蒂姆·費里斯研究了一下這個問題,之後不久就賣掉了在聖何塞的房子。

的確,蒂姆·費里斯損失了一大筆錢,但當他的注意力和思維空間得到解放之後,很快從其他方面把損失的錢給賺了回來。

問題11:如果只能通過減法來解決問題怎麼辦?

2008~2009年,蒂姆·費里斯開始問自己:「如果我只能通過減法來解決問題怎麼辦?」

當時,蒂姆·費里斯正擔任創業公司的顧問,首先琢磨的是「我們應當如何簡化」,而不是「我們應當如何做」。

舉個例子來說,在擔任顧問的公司大量增加用戶訪問量之前,蒂姆·費里斯一直希望能夠先提升客戶轉化率(註冊或購買的訪問者的佔比)。

最初擔任顧問的12家公司中,有家公司名叫Gyminee(該公司後來更名為DailyBurn),當時他們沒有足夠的人力重新設計網站,而增加新內容會非常浪費時間。

在其影響下,公司創始人安迪·史密斯和史蒂芬·布蘭肯希普做出了許多重大而正確的發展決策,公司最終在2010年被IAC以高價收購。

從那之後,蒂姆·費里斯把「如果我只能通過減法解決問題……」運用到了自己生活中的許多領域。有時候會改變說法,問自己:「我應當在『不需要做的待辦事項列表』中加上哪些內容?」

問題12:怎樣才能讓自己人間蒸發4~8周,

沒有電話也沒有電子郵件?

儘管這句話有些啰唆,但從2004年以來蒂姆·費里斯多次問過自己這個問題,問題通常以「讓自己可以度假4~8周」結束。

但現在,僅僅是度假已經不夠了。鑒於寬頻通信的普及,想要一邊在巴西或日本「度假」,一邊通過手提電腦繼續辦公是一件相當容易的事。這種微妙的自欺欺人的做法是顆定時炸彈。

在最近的5年中,蒂姆·費里斯的問題變成了:「怎樣才能讓自己人間蒸發4~8周呢?」這也是最經常問那些感覺自己心力交瘁的企業家的一個問題。

2周的時間是不夠的,因為其他人可能會等你回來讓你收拾殘局。但在4~8周(或者再長一點兒時間)之後,你就沒有充當救火隊員的必要了。

前提是,你需要從制度上、政策上安排好工作,拋開電子郵件之類的雜務,賦予其他團隊成員以要求和工具,只留下最關鍵的需要你做決策的工作,其他事務統統交給他人,或者乾脆製造一台無須你24小時操控的機器。

最重要的一點是:建立制度的效果遠比假期的時間要長久,當你度假歸來之時,你會意識到自己已經把工作(以及生活)發展到了新的高度。這一點,只有當你超脫於繁瑣事務,從更高的視角審視你的事業,才有可能實現,正如邁克爾·格柏所說的那樣。

問題13:在捕獵羚羊還是在捕捉田鼠的時候?

你會怎麼做?

蒂姆·費里斯在2012年《振作起來,重整旗鼓:來自作戰室的12條制勝秘訣》這篇文章中看到了這個問題,文章作者是詹姆斯·卡維爾和保羅·貝加拉,兩人都是比爾·柯林頓競選「作戰室」的政治戰略家。下面節選的這段內容給蒂姆·費里斯留下了深刻印象:

紐特·金里奇是當代最成功的政治領導人之一,現在紐特為私營企業工作。

他運用了一個精彩的比喻解釋了專註重要之事、放過次要之事的必要性:羚羊與田鼠的比喻。獅子完全有能力捕捉、殺死和吃掉田鼠,但這樣做所需要的能量超過了老鼠本身所能提供的能量。因此,整天捕獵田鼠充饑的獅子會慢慢地餓死。

獅子不能靠田鼠為生,它需要捕食羚羊。羚羊是大塊頭的動物,捕捉、殺死羚羊需要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力量,但一旦捕殺成功,獅子就可以享用一頓美餐,同時滿足自己的自尊心。憑藉羚羊提供的能量,獅子可以活得更久,更幸福。

這兩者的差別很重要。你是否在花費自己所有的時間和全部的精力捕捉田鼠?從短期來看,迅速捕到田鼠也許能帶給你美妙的成就感,但從長遠來看,你會餓死的。因此,在每天結束時你要問自己:「我這一天是在捕捉田鼠還是在捕獵羚羊?」

問題14:難道不是一切都非常的美好和完美嗎?

自2013年,蒂姆·費里斯開始每天加倍努力培養感恩之心和對當下的覺知意識。

上面那個問題就是蒂姆·費里斯經常問自己的一個問題,同時輔以類似「5分鐘日記」「榮譽罐」等做法,並在上床前按照彼得·戴曼迪斯的方式思考「每日收穫」。

重複蒂姆·費里斯在本書其他地方所說的話,那就是,有高度進取心和緊迫感的A型行為者生來就是有目標、有追求的。

這一特性非常有助於這類人獲得成功,但同時也容易使其產生焦慮,因為他們一直在關注未來。

蒂姆·費里斯個人認為,取得事業上的成功只不過是拿到了生活上的及格分。對於很多更重要、更有意義的成就,當然也包括讓自己幸福快樂而言,你需要的是珍惜自己已經擁有的。

問題15:如果事情真的很容易辦到,

那會是什麼樣的呢?

這個問題和下一個問題都出現在2015年。

現如今,蒂姆·費里斯最經常提的一個問題是:「如果事情真的很容易辦到,那會是什麼樣的呢?」

如果蒂姆·費里斯感到壓力重重、精力分散或者疲於應付,那通常是因為蒂姆·費里斯把事情複雜化了,或者沒有採取便捷的途徑,因為蒂姆·費里斯總是覺得自己應當「再努力一些」。

問題16:怎麼能把錢花在這個問題上?

怎麼能浪費」金錢提高生活質量呢?

這個問題無須太多解釋。

丹·沙利文是一家名為「戰略培訓」(StrategicCoach)的公司的創始人兼總裁。這家公司幫助蒂姆·費里斯認識的許多連續創業家保持了頭腦清醒。

丹有一句很著名的話:「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在創業之初,你花時間賺錢。

當一切走上正軌之後,你必須花錢賺取時間,因為後者是一去不復返的。這種轉換是很難進行和維持的,因此蒂姆·費里斯在日記中經常問自己上面這個問題。

問題17:不慌不忙,不止不休

這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個重要的基本原則。「不慌不忙,不止不休」是珍妮·索爾-克萊因介紹給蒂姆·費里斯的,她和傑森·奈默一道發明了飛行瑜伽。這句話是她研究多年的健身活動Breema的「9大和諧原則」之一。

蒂姆·費里斯習慣把「不慌不忙,不止不休」寫到筆記本上端,每天提醒自己。事實上,它與德里克·希維爾斯那個關於45分鐘和43分鐘騎行自行車的故事所講述的道理相類似—無須每天都把自己逼迫得氣喘吁吁、疲於應付、面紅耳赤。心平氣和、一步一個腳印就可以實現自己95%的目標。

隨著時間推移,蒂姆·費里斯對「奢侈」的定義也發生了變化。「奢侈」與擁有大量高價商品無關,它是一種閑庭信步的感覺:不慌不忙,不止不休。

好了,到此為止。年輕人,這些就是蒂姆·費里斯會問自己的問題。希望你們能夠有所體悟,提出面向你們自己的許多問題。

記住,一定要尋找簡單的答案。

如果你的答案不夠簡單,那可能是因為它並不是。

《巨人的工具》

來源:行動派dreamlist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職場視界Jobsight 的精彩文章:

成大事者,凡事必多想一步,待物必精細一層
為什麼支持你的總是陌生人?

TAG:職場視界Jobs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