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格局被改變,中國進軍高端領域」,外媒:中國崛起了
內容摘要:近日,西方多國媒體都對中國製造的變化展開了報道,其中義大利媒體更是集中性地指出「要全面地重新認識中國和中國製造」。
近年來,由於中國的迅速「復甦」,越來越多的西方媒體將目光投向了中國,就比如一向以「國際傲嬌體」存在的美國《紐約時報》,也在近些年開始高密度地「窺視崛起的中國」。
(近百年來,紐約時報最關注的國家圖表)
可以說,作為一家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美國媒體,《紐約時報》的變化不過是西方社會的一個縮影。隨著中國影響的一步步提升,「關注中國」的這一現象也將越來越普遍。
在這一「風潮」下,全球第七大經濟體、歐盟三大國之一的義大利也颳起了猛烈的「中國風」,繼2018年義大利國家副總理迪瑪約表示力挺「一帶一路」並親自率團到中國參加「中國上海進口博覽會」會之後,2018年12月,義大利多地的中小學又曝出將「漢語教育」列為外語基礎教育課程,引起了不小的關注。
而近日,面對越來越濃重「中國風」,許多義大利媒體也開始集中性地對中國的變化展開了報道。這其中,義大利Linkiesta網站就針對「中國製造」展開了專題探討,並表示「中國正在成為高端領域的領導者,西方人要改變對中國製造的看法了」。
在報道中,Linkiesta的評論員表示:中國人有著十分明確的目標,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以及未來要做什麼。中國人正計劃在10年內由「製造業大國」轉變為「製造業強國」,並且在2050年前後成為全球製造業的領導者。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中國於2015年就開始實行「中國製造2025」計劃,這將推動中國擺脫低端產業模式,並直接與歐洲和美國的高端產業形成競爭模式。中國人的這一計劃分為5個要點:1、發展創新型製造業;2、強調質量而非數量;3、生產方式綠色化;4、優化中國工業結構;5、加強培養人力資本。
此外,該專題報道還引用了「義大利製造國際化論壇(FIMI)」相關負責人觀點:「我們在過去兩年一直致力於打開中國市場,但我們很快發現這並不如以前容易,因為以往的把中國與低廉商品劃等號的觀念,已經被時代拋棄了。」
對此,義大利「意中基金會 Fondazione Italia Cina」的學校主席Francesco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他對媒體表示:「在過去的五年時間裡,我們見證了中國經濟的轉型和升級,中國企業已經越來越重視產品的質量。中國人的目標是在2025年之前成為全球高端產業強國,所以中國出口的產品將不再是廉價產品。」
除了Linkiesta外,知名的Industriaitaliana新聞網也對中國的巨大變化展開了報道:中國正發生著巨大的變革,這樣的變革將推動中國成為以消費、服務和創新為基礎的發達經濟體。根據中國國家主席提出的方針,預計在2020年之前,中國經濟增長率將維持在6.5%左右,與此同時,中國會大幅度減少低廉產品的出口,高科技電子產品以及其它高端領域的產品的出口將不斷增加。而隨著「中國製造2025」和「一帶一路」的推進,屆時發生改變的將不僅僅是中國商品的質量,連接中國與歐洲之間的宏偉鐵路也將落成,這將改變以往的買賣合作方式,世界將因此而改變。
Industriaitaliana新聞網還指出:西方不僅要關注中國製造的進步,還要關注中國城市消費的增長。中國不僅僅有北京,上海,還有其他更多人口超過100萬的中國城市。根據數據顯示,中國超過100萬人口的城市有265個,而歐盟有17個,美國有9個。中國的城市人口數據背後,是足以改變一個世界的「消費帝國」。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截至2017年底,中國的總人口超過13.9億,城市人口從2011年開始超過農村人口,「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城市化進程」。不僅如此,中國中產階級財富的增加已經產生了新的消費動力,他們不但消費了全球30%的奢侈品,還在科技、文化、教育領域的消費上,掌握著全球大局。
不過,也並不是所有的義大利媒體都「看好」這樣的變化,包括《共和報》在內的多家媒體也指出,隨著中國製造的崛起與中國品牌的大步邁進,勢必會對西方品牌和企業造成巨大的衝擊,這將打破以往由歐美壟斷高端製造業的局面。還有分析指出,中國製造的崛起與中國經濟的復甦,將進一步推動歐美企業勞動力成本的增加,企業利潤的空間也將有所減少,這對西方傳統製造業強國來說是巨大的挑戰,因此西方社會也必須緊隨中國的改變而改變,告別壟斷以往的壟斷經濟,投入到全球競爭中,西方企業只有不斷創新,才能在新的工業革命中不被中國甩掉。
綜合各大意媒的分析來看,總之是「有喜有憂」,但所有的媒體和專家都有著一個共同的觀點,那就是:中國製造和中國經濟的崛起勢不可擋,世界格局必然會因中國而改變。
本文為原創首發文,版權來源:郎言志。
※「我們相信中國人」,義大利網民集體求助中國
※「唯有自己強大,才有現世安穩」
TAG:郎言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