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金庸「外交官之夢」,因是地主後代被喬冠華婉拒?金庸感慨一句話

金庸「外交官之夢」,因是地主後代被喬冠華婉拒?金庸感慨一句話

金庸,武俠大師,金庸的「武俠」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讓很多人自幼就有一個成為「武林高手」的夢想,然而殊不知,金庸最初的理想並不是創作小說,而是要當一位出色的外交官。至於為何要當外交官,金庸表示,只有外交官這個職業才能更加直接地維護國家的尊嚴。

在抗戰後期,金庸如願以償地進入重慶中央政治學校外交系進行學習。金庸在完成自己學業的同時,還對國際形勢進行分析與了解。後在抗日戰爭勝利以後,進入上海東吳法學院修習國際法。但此時有點混亂的政局讓金庸看不到成為外交官的希望,不僅如此,甚至連自己目前的學業也無法得到保障。

雖然時局在變,但在金庸的內心當中那個「外交官」的理想依舊存在,他在等待著一個可以實現才華與抱負的機會。隨後在國共雙方就鐵路部門在香港財產的歸屬問題起了爭執的時候,金庸便適時地在《大公報》上發表一遍國際法論文,金庸認為所有的財產應歸大陸所有。金庸的這篇文章恰巧被梅汝璈所看到了。

隨後時任中國外交部顧問的梅汝璈向金庸發出邀請,希望其前往北京。因為當時的外交部剛剛組建,急需大量的人才,梅汝璈發現金庸的看法頗有見地,隨即便邀請其前輩北京工作。此時的金庸感覺到自己的「外交夢」似乎就要實現了。隨後金庸就下了一個決定:北上。

金庸在抵達北京以後,見完梅汝璈以後,就被梅汝璈送到外交部,去面見時任周恩來秘書的喬冠華。其實喬冠華與金庸也是相識已久,因為喬冠華曾在抗日戰爭時期,在香港從事過一段時間的地下工作,並創辦了新華社香港分社。當時的金庸在《大公報》任職,兩個報社難免有合作,一來二去之下者兩人就變得非常熟絡。喬冠華在見到金庸以後,也是非常歡迎,但也對金庸坦誠相告,喬冠華認為目前的外交部確實需要人才,但金庸作為一個接受國民黨思想教育的地主後代,實在是有點不方便進入外交部工作。

隨後喬冠華表示,金庸可以先去受訓,其他的事情以後再談。此時的金庸似乎一下想明白了,自己的思想與行為都是偏「港化」的,而且對中共並不了解,恐怕不會有所建樹。隨後金庸便決定:返港。多年後的金庸回憶,感慨道:「當時實在天真,外交部豈能容納非共黨人士?」但不管怎麼說,金庸雖錯過了「外交官」的夢,但卻成就了他「武俠大師」的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歷史講堂 的精彩文章:

青幫杜月笙女兒去世,其母與宋美齡關係很好,卻與義母孟小冬合葬
最受康熙寵愛的皇后,十年連生六個孩子,頭胎就是下任皇帝

TAG:麻辣歷史講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