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為什麼說《演員的品格》推開了嚴肅綜藝的大門?

為什麼說《演員的品格》推開了嚴肅綜藝的大門?

近幾年,綜藝節目迎來井噴期,圈層爆款頻出、養成類綜藝引發熱議,尤其是網路綜藝,迅速全面崛起。在經歷了一系列從晚會到選秀再到真人秀的變革與升騰過後,綜藝已然邁進了精品化的4.0時代。

一切都在潛移默化的發生著變化。雖說電視本身就是一個娛樂化的產物,但隨著綜藝節目的迭代,用戶審美的升級,現如今,大眾對於一檔節目的價值觀訴求遠遠高過了娛樂本身。簡言之,對於綜藝玩家來說,擁抱變化,多產出非娛樂性為主的節目,是一個更新、更前沿的選擇與探索。

12月22日,一場屬於演員的品格之戰,就此打響,嚴肅綜藝的大門也就此推開。

專業、高級、品格是節目的核心辭彙,在筆者看來,《演員的品格》除了擁有常規的視覺狂歡之外,更獨特的在於它的基調和定位,重心落在「品格「二字,基調嚴肅,旨在輸送一個新人演員技藝漸成之前的人性光輝。一如節目中出場次數最多的一句話:先學做人,後學演戲。

從內容形式上來看,《演員的品格》是將表演課堂藝術化後搬上了綜藝的舞台,試圖真實、全面地還原「演員」的誕生和成長全過程。第一,讓更多人透過節目了解和參與一個新人演員的成長軌跡。從這個角度理解,《演員的品格》其實又像是一檔嚴肅的職業綜藝;第二,在弱化一檔節目的娛樂性後,重點突出「表演」和「品格「。

一定意義上來說,《演員的品格》算是打開了嚴肅綜藝的大門,製造綜藝真實性場域。嚴格來講,它正在開闢一個行業新賽道,重塑專業高級兼顧娛樂的表達語境。這樣宏觀且帶有強探索力的行為,具體如何落實到節目中,是《演員的品格》需要面臨的挑戰。

節目的正面:表演和規則

100天、11期節目、5集定製IP劇,《演員的品格》在立意和規則上,首先就打出了一張王炸牌,高度還原影視圈中新人演員的生存環境,並將新人演員的「成長史」展現無遺。

其次,另闢蹊徑。59位新人演員,在長達100天的封閉式培訓中,與何炅帶領的演值團,劉天池帶隊的「專業老師團」一起學習演戲。從節目目前的播出比例中看出,《演員的品格》提供了一個情景化的舞台,一支專業隊伍,在一個個鏡頭中,隨時上演,一出關乎職業、關乎人性的大戲。

在已播出的三期節目中,猝不及防地就給新人演員和大眾奉上了幾堂「人生課」和「專業課」。節目尚未開始便在愛奇藝和新浪微博對新人演員進行守護支持,並根據人氣產生男女生榜的初始排名。第一次考核時,新人演員根據此前排名高低依次選擇將要演繹的角色。於是,就有了第一堂課的主題:選擇與被選擇。

影視圈,真實和現實的序幕就此拉開。

有選擇固然好,但沒有選擇的選擇也並不代表絕望。猶如男生最後一名彭琪走向唯一一個角色選擇時,演值招募人何炅所講,壞消息是你現在是最被動的,好消息是你也不會再被動了。「面對選擇,擁有化被動為主動的勇氣」,這是這堂課想要交付給每一個新人演員和大眾的。此外,新人演員們首輪考核,即分別選擇單人表演、雙人表演或模仿表演,通過他們進了考場後的表現,也很真實地反映出他們身上所具備的「品格「。

如果,新人演員在前面的 「座位分布圖」 角逐中還可藉助外力,那接下來的分班考試中,依靠的只能是自身的儲備和學習、適應能力。因分班考試集中體現的除了《演員的品格》的專業性,還有繼續刻畫的人性。

每期節目時長平均130分鐘,其中過半時間在呈現新人演員訓練的過程。節目從第三期開始,迎來了第一波轉變,考試內容開始具象化,從芭蕾舞到音樂、話劇等;三位演員招募人的身份逐漸弱化,更多呈現專業老師團與新人演員們的學習與交流過程;考場的氛圍也更加專業和親民,專業課老師、演值團學長學姐、新人演員們坐在一塊,觀察他們面前的一個個作品。也正是從那一個瞬間開始,這個節目專業氣質的感覺,越來越對了。

節目的背面:嚴肅的,有品格的

弱化綜藝的娛樂性,將嚴肅和專業進行到底,《演員的品格》給自己下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定義。下定義不難,難的是如何將所謂的嚴肅綜藝的調性滲透在每一期節目中,從而形成節目獨特的高級感。

俗話常說,「三歲看大」。從播出的前三期節目來看,《演員的品格》嚴肅、認真的調性基本立住。藝術來源生活,高於生活。在李少紅、奚美娟、張凱麗、郭靖宇等一眾前輩們的寄語中,我們也再一次看到了節目所承載的使命。「品格,一定程度上來說,象徵的是一種態度,一個好演員應該具備的態度。

「選擇與被選擇」、「好的對手也是好的搭檔」「與對手一體同心」等不僅構成了節目最重要的內容板塊,對新人演員提出了職業進階的成長課題,更以嚴肅的綜藝畫面為用戶進行影視圈生態的還原,並以職業化視角拉近新人演員與用戶的心理距離。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演員的品格》在節目真實性方面也是下了「狠心」,呈現了新人演員的專業水平。既有蘇澤林、吳瑞淞、丁禹兮、黃米依、姜嫄、楊雨潼等實力新生代演員,憑藉出眾的演技率先走向大眾視野,也有彭琦、張洛偍、彭洪等新人演員通過努力,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由於新人演員們受到的專業訓練程度不同,對演技與品格自然有著不同的認知,這一方面是節目真實的體現,也為新人演員的成長埋下了種子;而新人演員們身上,不畏難題,敢於應戰的精神也是「品格」的側寫;再者,這樣真實的呈現,也改變了以往用戶對新人演員演技單純「好與壞」的評價標準,更推動了用戶的審美升級。

整個節目的形式,也更似是經過藝術熏陶過後的表演課堂。給新人演員們上課的均是各個專業線口老師,同樣經歷分數上榜、入門考核、周考、期末大考等等。從這個角度上來看,《演員的品格》也可以被視作影視圈的「試煉場」,節目在打磨的或是一批未來演藝界的中堅力量,而這套模式,也給一部分經紀公司提供了更為專業、更為系統的借鑒。

誠然,表演的好壞無法下一個準確的定義,但品格則伴隨著一個人的一言一行,它更多體現在於細節。它是年輕演員們自己默戲、表演時的一個還原道具的小動作;是雙人表演時的集體意識和奉獻精神;是面對每一個角色的珍惜和用心;是在面臨一系列選擇和困難時的樂觀心態和感恩之心。

有意思的是,節目呈現的可不僅僅只有一面。無論是新人演員對於李則慧的分班提出質疑,新人演員小組考核出現意見分歧,還是新人搭檔各持觀點激烈碰撞,節目都通過鏡頭直觀呈現,摒棄了慣用的剪輯套路,對變數和質疑給出了完整、公正的解答,以真實和專業引導用戶理性觀看,客觀評價演員職業和演藝生態。

在筆者看來,年輕演員的品格和節目的品格都在節目中相互成就。

作為國內首檔年輕演員品訓節目,《演員的品格》的專業性和嚴肅基調是其優點也是其難點,因此存托出來的還有節目的高級感。例如,節目組在選拔59個名額之初,規避了「流量」小生,顏值也不是首選的考核標準。對於「品格」的呼籲和塑造,顯然先於表演的技藝培養。

目前看來,一切正朝著節目預期的效果發展。第三期芭蕾舞考核中,已經有新人演員表現出明顯的成長與進步了。想來,這也是大眾最初想要看到並且陪同這群新人演員們共同成長的心愿,是節目與大眾產生共鳴、共情的興奮點。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節目在第五期前後,即將會迎來一輪流量和口碑的」小高潮「,就像一個學期的期中考,總有人拔得頭籌、收穫喜悅,也有人拿走那個期待已久的最佳進步獎。

擁抱變化,用戶審美在升級

從今年幾大熱門和口碑雙管齊下的綜藝節目來看,包括《一本好書》、《奇遇人生》、《幸福三重奏》等,最為直觀的結論即用戶的審美和需求在升級。繼看綜藝尋開心後,他們更想在一檔節目里,尋求到正能量和正向的價值觀。

而《演員的品格》中所呈現出的幾大關鍵詞:嚴肅、高級、專業,恰好符合大環境演變下的綜藝進化方向,這一切的前提也包括用戶審美的升級。《演員的品格》要做的是擁抱這種變化,並且創造新的變化,於是,節目大膽的推開了「嚴肅綜藝」的大門。節目以深刻的立意,去流行化娛樂性的內容表達,成為時下綜藝生態中的一股清流。

基於表演層面,節目的專業老師團資源配置、演值招募人、學長學姐,閃亮的舞台等等都在給予新人演員們機會,放大每一個閃光點,讓他們被更多人看到;基於行業層面,節目的高級感正在更新用戶對綜藝形態與綜藝語言的宏觀認知,讓大眾看到且認可嚴肅綜藝的外殼下,《演員的品格》的另一層光芒,即關於人性、價值觀、品格的架構。簡言之,《演員的品格》率先完成嚴肅頭部綜藝的創新試水,以良好的口碑再次彰顯出愛奇藝自製內容創新的行業領跑地位。

然而,革新向來不易,也並非一蹴而就。100天,是一個開始,更是一次陪伴。在這裡,演技很重要,但品格更重要。這是節目與新人演員們從一開始就達成的共識。

在剩餘的8期節目中,還會有各種更加嚴峻的賽制和考試科目在等待著這群,逐夢影視圈的年輕人們。他們的演員之路,還很漫長,《演員的品格》就像是一個練兵場,做人學基本功的練兵場。

同時,在筆者看來,《演員的品格》也是一塊試驗田,嚴肅綜藝的大型試驗田。一定程度上,節目的新思維也給了未來綜藝市場一個新的嘗試方向。而作為《演員的品格》製作方的愛奇藝,正走在行業的前沿,打破綜藝瓶頸,擁抱變化,引領新趨勢。至於這場全新的行業探索之旅何時能結伴而行,得到更多的認可,我們將繼續期待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ista看天下 的精彩文章:

誰是如今台灣最耀眼的政治明星?
這篇文章沒一句真話,但你看完會很爽

TAG:Vista看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