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經絡收放療法

經絡收放療法

經絡收放療法

經絡收放療法是我國中醫醫術的古老遺產,在民間盛行已久,尤對小兒麻痹、婦科、骨科的傷病療效顯著。可惜此療法在歷史上幾經淹沒,部分失傳,後經張德文老中醫加以蒐集、整理,並發揮運用五十餘年,根治了不少不治之症,才使其繼續流傳於世。此法療效極佳,按捏簡單,不打針,不吃藥,收效迅速,且無精神痛苦之憂,是我國醫學遺產中的一個獨特派別。

經絡收放療法

本療法是一種非藥物性自然療法,將人體上的12條經絡線和與之相伴的血液循環系統結合起來,確定各經絡線上金、木、水、火、土特定穴位,按病人的虛、實、寒、熱,結合時令及人體經穴開閉闔收規律,以點、按、捏、擠、振旋等多種手法,或收,或放,或正骨等使人體經絡系統內部的信息流、物質流、能量發生轉變,恢復機體正常功能,調整機體陰陽氣血平衡,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該法療不吃藥,不打針,似按摩又非按摩,似針灸而不用針不用灸,似點穴而非點穴,它融匯各家各法之長是一種獨特的療法。

經絡收放療法

該療法對慢性常見病和疑難雜症均有獨特療效,尤其是用於腰椎間盤突出、脫出、久治不愈的腰腿酸脹、麻痛、頸椎病、頭痛、頭暈骨質增生,偏癱等各種原因引起的肌無力、肌肉萎縮、婦科病、乳腺增生、風濕病、胃病、減肥保健及多種神經系統疾病,治療時病人無痛苦無損傷,往往指到病除。

經絡收放療法

此法的理論精髓是將人身分為日、月、星三家血,並以此為主綱,通過收血、放血、正骨、移血的手法,達到治療人身疾病的目的。日血即骨血;月血即筋血;星血即皮血;正骨即將骨骼畸形矯正;移血即身體某部血液不足,借別處血以補濟,補其不足,損其有餘。是運用點穴特有手法治病的一種治療方法,屬中醫外治範圍,是中醫特色治療的重要內容之一。其收放手法是:手指點穴時正轉為收,逆轉為放(順時針方向轉動為正轉,反之為逆轉),上推為收,下捺為放,重點為收,輕壓為放。收放手法的作用有:收心血能使脾血上升,放心血能使肝血下降,收肝血能使脾血下降,放肝血能使肺血上升等。

經絡收放療法

經絡收放療法分為以下幾種:

1. 日、月、星三家血 經絡收放

(1)收骨血:能使左、右、上、下血液交換。

放骨血:能使全身血液上升。

(2)收筋血:能使左、右、上、下血液交換。

放筋血:能使全身肌肉發育。

(3)收皮血:能使全身血液調配。

放皮血:能使全身血液運轉。

2. 五臟(五行) 經絡收放

先以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定穴分位,表示五臟(即心、肝、脾、肺、腎),五臟即五血,為全身之母,留傳在世。

(1)收心血:能使肝血上升。

放心血:能使肺血下降。

(2)收肝血:能使脾血下降。

放肝血:能使脾血上升。

(3)收脾血:能使筋血調動。

放脾血:能使肝血下降。

(4)收肺血:能使脾血上升。

放肺血:能使心血安定。

(5)收腎血:能使脾血上升。

放腎血:能使肝血下降。

3. 五運六氣 經絡收放

五臟又分為五色(即白、青、黑、紅、黃),又分五味(辣、酸、咸、苦、甜),五臟兼配六腑(大腸、小腸、膀胱、胃、膽、三焦),又將五臟六腑分為十二經,即五臟六腑包絡(心包),合為三陰三陽,五運六氣經絡收放即運用此理。

經絡收放療法的手法獨有妙處,一筆難盡,簡言之,常用手法有金收、木放、火收、水放、土生長,據此要領,便可治病,確保收到良效。但具體運用時,須視病體之虛實、寒熱、老少、新舊、強弱和胖瘦等,酌情運用,以達到補瀉、溫涼之效用。此法似按摩又非按摩,似推拿又非推拿,故以療效而論,實為調血、活絡、舒氣、解滯、扶正之療法。

經絡收放療法

各種病症的治療方法

一,氣血蒙(西醫師白內障合併角膜雲醫)

1.治療方法:

始於太陽穴,用五種旋轉手法,推捏不清之血,取腎水上升循環血氣,補充患眼,取少陰穴補氣,內臟血上移,胃血下移,於瞼眼周圍五大穴位(金、木、水、火、土)用收血、放血手法,調換血液,然後清腦血,一月之內,患眼晶體之渾濁即可逐漸消退。

2. 療效:系統觀察十例,其中五例完全治癒,其餘好轉

二、小兒麻痹

1. 治療方法:

先舒整筋血,活動骨節,調換血液。於金穴(中庭)右拇指緊頂心口,或轉或不轉,因病而異;按土穴(中脘)下壓七次,深按水穴(水分)為開七竅,下按木穴(曲骨),左右均下扎,上推、下按、直捅,左手金、右手木(兩氣沖)按兩下,背後木(至陽)、水(命門)、中間土(中樞)上推五下,下按一下,力按金(秩邊)五下(兩側同時)。(穴位只是針炙穴位的近似位置。)

患腿向後曲,頂至臀部,膝蓋伸直向下按,為恢復腿溫(解除冰冷),將膝蓋向下推動七下,使患腿發熱(左右腿手法相同)。治右腿又可里金(陰陵泉)、外土(陽陵泉),同時捏金(申脈)、木(照海),腿須彎、拉直,下按膝蓋。

2. 療效:治療100例,痊癒80例,其餘好轉。

三. 婦科各症:

乾血癆、經脈不通、經血不正常、血滯、氣滯、血塊、氣塊。

1. 治療方法:

(按、捏次序)金:約在針灸膻中穴位;木:約在針灸天樞(左和右)穴位;土:約在針灸章門(左和右)穴位;火:約在針灸水分穴位;後對準水(命門)上推三、下按二,與針灸穴位不盡相同,療法門路多變。

2. 療效:治療百例,其中痊癒80例,好轉20例。

四、子宮肌瘤

1. 治療方法:

水分穴、三陰交、關元、恥骨、缺盆、天突同時按壓左庫房、乳根,拉右手中指,小腹往上推,拉左手中指,捏鼻子,治療時間約五分鐘。

2. 療效:痊癒率達70%,其餘好轉。

五、骨傷、複位

1、治療方法:放血。穴位繁多,靈活運用,如肩關節脫臼、骨錯位,數秒鐘即可治癒。

2、療效:治療100例,痊癒90例,其餘如脊椎關節炎,脊椎畸形諸症因與內臟有關者,留有痕迹,但肩關節脫臼、骨錯位等症經治便愈,從不留後遺症。

經絡收放療法

六、膽結石及膽囊炎

1、治療方法:

左右大陵、曲澤+食指、水分、三陰交、恥骨+天突、按左右小腹(左府舍、右歸來),拉左右中指同時捏鼻子,治療時間五分鐘。

2、療效:治癒為70%,其餘好轉。

七、各種胃病

1、治療方法:

上脘、中脘、下脘、三陰交、氣海,三陰交上頂捏鼻,治療時間約五分鐘。

2、療效:治癒率達90%,其他好轉。

八、泌尿系統各種疾病、急慢性腎炎、胃盂腎炎、腎功能衰竭、尿毒症。

1、治療方法:

氣海一關元一恥骨—天突,上頂、下按、分陰、合陽治療時間約五分鐘。

2、療效:治癒率可達85%,其他好轉。

創始人簡介

張德文(1905——1984)字宗師,自幼聰穎,過目成誦,勤奮好學。因家貧十六歲休學,隨族中長者從醫.

張德文先生對《易經》研究頗深,他著有《中天卜易八卦》、《轉世化數日月經》、《博易陰陽貫體注》、《中原理卜數經》德國著作。他在醫學方面成就尤高。他把我國醫學保庫中的陰陽五行學說、藏象學說、運氣學說、天人相應理論、天文地理知識融合貫通成一體,編著了9卷《民間經絡收放療法》,提出了「十二經絡立世全」的經絡理論,並且早於蘇聯專家40餘年提出了「生理電波」理論,他將這種理論用於自己的醫療實踐,提出「遙控治病」、「意念點穴」等療法,時年他才35歲。

從《黃帝內經》開始,中醫文獻無不對經絡有所闡述。然而,長期以來,經絡的有和無,其實質是什麼,經絡與神經、血液循環系統是什麼關係一直是千古之謎。經絡收放療法是我國中醫醫術的古老遺產,在民間盛行已久,尤對小兒麻痹、婦科、骨科的傷病療效顯著。可惜此療法在歷史上幾經淹沒,部分失傳,後經張德文老中醫加以蒐集、整理,並發揮運用五十餘年,根治了不少不治之症,才使其繼續流傳於世。此法療效極佳,按捏簡單,不打針,不吃藥,收效迅速,且無精神痛苦之憂,是我國醫學遺產中的一個獨特派別。

江山帶有奇才出。張德文先生終於破解了這個千古之謎。他把人體十二經絡與血液循環系統有機結合起來,按各經絡線上的關鍵穴位所轄的骨血、筋血、皮血範圍,結合天地陰陽八卦的原理,以五行金、木、水、火、土和五髒心、肝、脾、肺、腎進行辯證點穴,運用收血、放血、移血、正骨、舒氣、解滯等手法進行調理,不吃藥,不打針,以此達到治病目的。療效奇佳。這就張德文老先生歷經數十年潛心研討,以陰陽五行理論和天人感應學說為基礎,於三十年代初獨創的《經絡收放療法》.

張德文先生創建的「經絡收放療法」對偏癱、腦血管硬化、胃腸疾病、腎炎、肝病等數十種常見病和疑難雜症有著奇特的療效。。他曾為李宗仁將軍治過病,曾掩護賀龍元帥於家中四十餘日;曾為皮徐抗日支隊籌款捐糧。他毫不保守,一生收授門徒多達百人,無私的把絕技傳授給他們。半個多世紀以來,他用此法治癒了數不清的疑難患者,解除了多少人的疾病和痛苦群眾。他一生懸壺濟世,普濟蒼生。每天門庭若市,車水馬龍,病人哭著來,笑著走,抬著來,步行走,不用藥,不動手術,不收治療費,手到病除,患者便尊稱他為救苦救難的「活神仙」。張德文先生以其獨特精湛神奇的醫療實踐和其傑出醫療才華和絕技為後人留下寶貴的民族醫學遺產。

一生坎坷經絡夢,歷盡磨難終不悔。「經絡收放療法」是他追求醫療創新的科學發明和創造。

張氏傳人:李和符1380102164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顧建文教授醫學科普 的精彩文章:

老年朋友們:請保持這8種好習慣
禽蛋種類多~吃法有講究

TAG:顧建文教授醫學科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