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句詩揭開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真相:這就是一場有預謀的政變

三句詩揭開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真相:這就是一場有預謀的政變

宋朝之所以重文輕武,或者說偃武修文,跟開國太祖趙匡胤制定的「強幹弱枝」國策有關:寧肯花錢買平安,也決不允許任何一個邊將在軍中樹立自己的威信。但是事實證明,花錢是買不來平安的,趙匡胤和趙光義的子孫一直被西夏、遼、金吊打,最後被蒙元鐵騎踩死,亡國禍根其實在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的時候就已經埋下——從唐朝的君臣相知到宋朝的君臣相疑,人心散了,隊伍自然不好帶了。而且宋朝是唯一一個鼓勵官員貪贓枉法欺壓百姓的朝代。趙匡胤為此開了個頭:官員都站到了百姓對立面,想要擁兵自重威脅皇權,已經成了不可能:兵不知將將不識兵百姓恨官。

說宋朝鼓勵官員貪贓枉法,肯定有人跳著腳要證據,其實只要看一看趙匡胤是如何袒護強搶民女的將領就知道了,而且我們知道,「中興四將」中的張俊坐擁良田一百多萬畝,韓世忠擁有整個西湖還可以說是趙構賞給他的,那張俊「忙著打仗」,有哪有時間積累起富可敵國的財富?但是趙構信任張俊遠遠超過信任岳飛韓世忠,原因只有一個:張俊貪財不戀權,這樣的貪官沒威脅!順便說一句,清官名相包拯和寇準雖然可能不做買賣,但是他們都不窮。他們的窮只表現在影視劇里——其實後來朝代的貪官們在電視上都很清廉。

趙匡胤及其子孫之所以喜歡貪官庸官,還是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留下病根兒了。後人有三句詩可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黃袍加身的問題關鍵所在:「黃袍不是尋常物,誰信軍中偶得之」。「阿母素知兒有志,外人反道帝無心」。「千秋疑案陳橋驛,一著黃袍便罷兵」。

咱們還是來看看《宋史》是怎麼記載的吧:「七年春,北漢結契丹入寇,命出師御之。次陳橋驛,軍中知星者苗訓引門吏楚昭輔視日下復有一日,黑光摩盪者久之。夜五鼓,軍士集驛門,宣言策點檢為天子,或止之,眾不聽。遲明,逼寢所,太宗入白,太祖起。」軍中吵翻了天,中軍主帥趙匡胤居然毫無察覺,這要是敵人來偷襲,趙匡胤有十個腦袋也不夠砍的。當過檢校太傅、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的趙匡胤,那也是久經沙場的名將,睡覺都要睜著一隻眼睛,又怎麼會睡得像昏死過去一樣,非得他弟弟親自來叫才醒?

當然,也有人為趙匡胤辯護,說當天趙匡胤喝醉了。這就是為尊者諱越描越黑了:大軍出征,主帥行軍途中喝醉了。還有比這更大的玩笑嗎?這事兒瞞得了別人,瞞不了老娘,所以《宋史列傳第一》記載:太祖自陳橋還京師,人走報太后曰:「點檢已作天子。」太后曰:「吾兒素有大志,今果然。」老太太對趙匡胤黃袍加身毫不驚訝,反倒是有點擔心。杜老太太擔心什麼呢?《宋史》中也有記載:太祖拜太后於堂上,眾皆賀,太后愀然不樂。愀然不樂的杜太后提醒兒子:「如果失去了對部下的掌控,他們也來個黃袍加身,那時候你就是想當個老百姓都不行了(苟或失馭,求為匹夫不可得)!」

剛才還興高采烈的新皇帝趙匡胤被嚇出了一身冷汗,「杯酒釋兵權」的計劃在內心深處形成了:要想皇位穩,心腸必須狠。於是他連周世宗柴榮的子孫都不放過,要不是潘美(後來被抹黑成奸臣)冒著生命危險收養了一個,周世宗真就斷子絕孫了。

我們翻看歷史就會發現,在宋朝以前,大臣們上朝是坐著跟皇帝說話的,也不用說一句話就磕一次頭。就是從宋朝開始,除了皇帝太后之外,所有人都跪了下去,這一跪就是上千年,以至於很長時間都站不起來。

從宋史遮遮掩掩的片言隻字中,我們不難發現雪泥鴻爪: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早有預謀——趙匡胤稱帝,「北漢和契丹進犯的大軍」忽然就消失了。而且我們似乎可以這樣猜測:杯酒釋兵權的主意,跟杜太后也不無關係。杜太后與兒子心照不宣,對武將嚴加防範,而到了南宋末年,又一位太后站了出來,領著小皇帝交印投降。一始一終兩太后,江山自孤兒寡母手中謀得,又在孤兒寡母手中失去,趙匡胤和杜太后九泉之下有知,不知該作何感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壺老酒 的精彩文章:

秦瓊程咬金拋棄王世充驗證了一個道理:沒有官癮的人絕不肯做奴才
能改變宋江和梁山好漢命運的三場酒:可惜一次喝多了,兩次喝少了

TAG:半壺老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