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有的時候,還是要「逼」孩子一把

有的時候,還是要「逼」孩子一把

有的時候,還是要「逼」孩子一把

文丨Jenny

———— / BEGIN / ————

在《嚮往的生活》的一期節目中,Angelababy和劉憲華的一段談話讓很多人有共鳴。


Angelababy:你小時候是被父母逼著學小提琴的么?劉憲華說:對,被逼著。Angelababy:那你小時候願意嗎?劉憲華:我不願意,一直到我十一二歲,就一直不想拉,後來我參加了第一個比賽,從那個時候,就開始喜歡了。Angelababy:那你現在感謝父母嗎?劉憲華:非常非常感謝。Angelababy(悵然失落):為什麼當初沒有人逼我?

「為什麼沒有人不逼我?」

Angelababy這句話,聽著多少還是有些遺憾和不甘的!

01.

不逼孩子一把,你都不知道孩子的潛能有多大?

電影《摔跤吧!爸爸》中,兩個女兒吉塔和巴比塔因為打贏了和自己同齡的鄰居男孩,而被父親馬哈維亞發現了摔跤天賦,便開始嘗試計劃以一年為期限強制女兒摔跤訓練。

為了訓練女兒的體能,馬哈維亞開始制定了嚴格的日程:凌晨5點起來跑步,不能吃咖喱等辛辣食物,將長發剪成短髮......

一開始女兒對父親的做法很不滿,好幾次都找方法(比如故意調慢鬧鐘)以逃避訓練,但父親卻以加重訓練作為懲罰,兩人只好乖乖接受,在訓練的過程中也慢慢地苦中作樂,感受到了摔跤的樂趣,特別是大女兒吉塔在多次摔跤比賽中獲得冠軍,也開始發現到了自己擅長的技能。

正是父親馬哈維亞的嚴苛和逼迫,讓大女兒吉塔從省冠軍一路走到全國冠軍,最後有機會進入國家訓練隊,得到了代表國家參加為國際的比賽的機會,最終,經過長期辛苦的訓練和學習,在國際性的比賽中拿下了金牌,成為了世界冠軍。

拿到金牌後,吉塔和父親相擁而泣:謝謝你,爸爸!

正是馬哈維亞的「逼迫」,才讓女兒發揮出了自己的潛能,也喚醒了內在的獨立人格,可以想像,在男尊女卑的印度,這是一件多麼艱難的事情。

如果沒有父親的逼迫和堅持,恐怕自己和大多數印度女性一樣:一個整日圍著鍋爐灶台,伺候丈夫,照顧孩子的家庭主婦。

如果父親馬哈維亞因為旁人的看法,因為女兒的抗議,以及中途和女兒的矛盾就放棄了對女兒的訓練,那麼就沒有女兒走上領獎台拿金牌的那一刻。

有時候,不逼子女一把,你都不知道她還可以拿世界冠軍。

有些父母自稱是佛系家長,對孩子沒有什麼要求,絕不逼迫孩子做一些他不喜歡做的事情,覺得孩子開心就好,但等孩子長大,被周圍的同齡人碾壓時,才哀嘆為時過晚,後悔自己當初的做法。

有的時候,還是要「逼」孩子一把

02.

逼孩子,和挖掘孩子的潛能是兩回事

聽到很多媽媽都說:「孩子喜歡什麼就讓她去學什麼」,「不知道她喜歡什麼,那我就讓她都去試一遍,我不會逼迫孩子的」。

可是「浪花淘盡」之後,孩子還是找不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即便對某樣事情很感興趣,但最終也在各種「放任」的態度中不了了之。

問題出在哪裡?

在於孩子的選擇太多,而自己又不具備成熟的判斷和思考能力,所以無法做出那個最優的選擇,並且在父母的這種看似自由但卻放任的教養方式中,也不知不覺形成了膚淺片面的生活態度。

真正聰明的父母,不會去逼迫孩子,而是去引導孩子,用各種方法挖掘孩子的潛能並鼓勵她堅持下去。

有個朋友和其吐槽:說自己的女兒在幼兒園和家裡完全是判若兩人,在幼兒園,女兒勇於組織其他小朋友進行活動,遇到不能解決的事情能找各種各種方法解決,(這是老師在孩子的測評報告中寫的評價),但在家裡,孩子卻很懶散,經常不收拾玩具,遇到點事也常常鬧情緒,這讓她很困惑,不知道該如何教育自己的女兒。

我問朋友:你對孩子有要求嗎?

朋友詫然:這麼小能有啥要求,我是個民主的家長,從來不逼迫孩子做他不喜歡做的事情。

問題就在這裡,學校老師對每個孩子都是有要求的,不管孩子喜歡不喜歡,他們都要去嘗試完成,也就是說,在學校,孩子的能力是在老師圈定的一個範圍內不斷鍛鍊出來的。

而在家裡,孩子沒有這個範圍,孩子也不清楚自己的能力邊界,對於一些認知以外的事情是

不碰的,父母也不會進行任何約束和引導,所以孩子是在自己的舒適區內的。

換句話說,在學校,有了老師的引導和支持,孩子的一些潛能是被挖掘了出來的,因為老師是有在「逼」孩子做一些孩子沒有接觸過或者不喜歡的事情的。

所以,如果父母不做任何引導和要求,任憑孩子呆在自己熟悉的區域,孩子便無法得到鍛煉,當然也無法找到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情。

某種程度上,我覺得那些信奉無為的父母,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因為他們並沒有考慮到孩子不具備成熟的決策能力,是無法選擇自己喜歡的事情的,這個時候的喜歡,更多的是本能和天性。

作為父母,最需要的能力是要學會挑戰、拓展孩子的能力邊界,發現孩子的潛能,幫助他成為更好的自己。

有的時候,還是要「逼」孩子一把

03.

適當的逼迫,是在培養孩子的意志力

工作後,認識一位彈鋼琴特別好的女孩,她說她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早晨起很早,談一曲再去上班,覺得一整天都神清氣爽。

我問她:你小時候練琴苦嗎?

她說:當然苦啦,我從3歲半就開始被我媽逼著天天彈曲子,那時候做夢都想把鋼琴給鋸斷,這樣就可以不練琴了。但是後來拉得越來越好,每次彈完一首完整的曲子都覺得自己特別了不起,而且練習新的曲子也沒有小時候學的時候那麼難了。能彈出好聽的曲子就感覺完全和曲子合二為一了,演奏也成了一種享受,當然自己也越來越堅韌了,遇到事情也不會輕言放棄,而是想著再堅持一下,要是我媽那時候不逼著我,我現在肯定沒有這種樂趣了。

聽完她的話,終於明白為什麼她的事業和生活都經營這麼好了,因為她既有做事的信念,又有享受當下的自足感。

人們對一項東西有興趣很容易,但變成愛好,乃至特長都是不容易的。

尤其是小孩子,對新鮮事物感興趣太容易了,但遇到困難就很容易就放棄,這個時候才需要父母適當的施加一些壓力和要求,讓孩子在興趣的基礎上,發展出強大的內驅力,堅持下去。

任何成就都不是緊靠興趣和喜歡就可以維持下去的,還需要毅力,和自我鞭策,如果在需要培養意志力的時候讓孩子不喜歡就放棄,淺嘗輒止,那麼以後長大養成的習慣也是淺嘗輒止。

有的時候,還是要「逼」孩子一把

放任給孩子帶來的快樂和鼓勵堅持克服困難後給孩子的快樂是截然不同的。

在有些事情上,作為父母,必須要「逼」孩子一把,要知道比起孩子小時候無比自由,長大後無比自卑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

——————————————————————————————————————

十分媽媽:一個有溫度的親子育兒公眾平台,在這裡,為你分享提升媽媽寶寶幸福指數的一切好文。

微信公眾號:shifenmama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分媽媽 的精彩文章:

爸爸給女兒買了個娃娃後……哈哈哈哈哈哈笑到窒息
2019年第一天,我採訪了100個出軌男人,得出一個真相

TAG:十分媽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