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罕見的清末風俗、建築和人文景象(一)
新娘曾紀芬與新郎聶仲方結婚照。曾紀芬是晚清名臣曾國藩的季女,聶仲方是清末封疆大臣、洋務派代表人物、中國民族資本家,其家族以「三代進士,兩世翰林」著稱一時。曾紀芬的婚事,由於曾國藩的染病、去世,一直拖到光緒元年九月二十四日進行,這年曾紀芬已經二十四歲。
長城——通往蒙古的南口關口
八抬花轎——迎娶即將出嫁的新娘
明十三陵神道石像——林蔭道兩旁排列著24個石像動物,12個站立,12人跪立,象徵著通往西天的道路。
香山琉璃萬壽塔。建於乾隆四十五年。為七層密檐式實心塔,塔高約30米,塔基八角形須彌座,塔身表面八十座琉璃佛龕,檐端綴有銅鈴,微風徐來,鈴聲悅耳。塔下由八面傘型的瓦頂建築承托,內築石雕拱門,石壁上鐫雕八尊佛像及佛八寶等。1860年遭英法聯軍焚燒,木建築及石佛像均遭破壞。
天寧寺塔。是北京城區現存最古老的地上建築,塔高57.8米, 為八角十三層檐密檐式實心磚塔。據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先生考證應為遼代所建,明、清兩代曾進行過多次修葺,是北京現存著名的古塔之一。該塔年久失修,再加上自然災害,已受到嚴重破壞。1988年隨著北京市西廂工程的竣工,天寧寺塔被修葺一新,並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京城的一道亮麗風景。
玉帶橋—位於北京頤和園昆明湖長堤上,建於清乾隆年間。玉帶橋在西堤六橋中是最令人喜愛的一座。它是西堤上唯一的高拱石橋,是當年乾隆從昆明湖乘船到玉泉山的通道。橋身用漢白玉和青白石砌成。據說,乾隆皇帝每次去西山必從此橋下經過,不僅因為這座橋交通方便,還因為它造型玲瓏秀美,深得乾隆帝喜愛。
喇嘛(或藏傳佛教僧侶)和他的學生。兩人把念珠和經文捧在手中,身後的桌子上是青銅雕塑和祭祀物品,包括一個頭蓋骨杯、一個青銅佛像以及一個文殊菩薩雕像。這是北京最早的宗教人物照片之一。
京杭大運河—在整個清朝時期,水路是運輸糧食和其他商品到北京及連接華北和南方的主要運輸通道。
北京古觀象台—始建於明朝正統年間,是世界上古老的天文台之一。它以建築完整、儀器精美、歷史悠久和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的獨特地位而聞名於世。觀象台在明朝時被稱為「觀星台」,台上陳設有簡儀、渾儀和渾象等大型天文儀器,台下陳設有圭表和漏壺。從明正統初年到1929年止,古觀象台從事天文觀測近500年,是仍存的古觀象台中保持連續觀測最悠久的,它還以建築完整和儀器配套齊全,在國際上久負盛名。
長城腳下的地形地貌,由19世紀國外旅行者穿越長城時拍攝。